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经济动态 >> 行业及区域经济动态
中美经贸关系面临三大利好、两大挑战 2007-05-24 22:18
来源:和讯网 作者:张国庆 □每日观察第22期 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取得切实成果后落下帷幕。 多层次对话机制的建立本身就是一大利好 与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兴奋地说"这加强了我对建立两国战略贸易关系的信心"相呼应的是,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开幕式上所做的一番回顾。 这位见证历史的老人清晰记得的是,在上世纪70年代初,当他和周恩来总理首次会面,缔造两国间的战略力量组合关系时,曾开玩笑说,美国的商人总是不停地纠缠他,梦想向中国人出售"10亿套内衣"。"哈、哈、哈",这两位战略家坐在那些松软的大椅子里发笑。真是笑话!美国向共产党中国出售东西。更可笑的是,共产党中国向美国出售东西。真是令人捧腹。事实上,在尼克松总统首次访问北京的时候,美国人与中国做生意还是违法的。 但岁月就是这样奇妙,仅仅几十年的光阴,那些昔日的"梦想"已经成为现实,中美之间业已建立起密切而富有建设性的经济伙伴关系,并双方得益。 令基辛格感慨的是,35年前他第一次到中国,那时双方几乎没有交流的渠道,双方只能通过一些特殊的渠道向对方发出信号,美国也只能通过在香港购买数亿美元的中国商品以表达诚意。那时根本不能想象今天美中两国会有如此巨大的经贸往来,而且建立了今天这样高层次的对话机制。事实上,这种多层次对话机制的建立本身,就是中美经贸关系的一大利好。 合作面在进一步拓宽 利好之二则是两国政府都有解决问题的理性态度。正如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所言,在推动更为广泛和富有成效的自由贸易过程中,一些人受到不利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大多数人可以受益。尽管仍有许多分歧存在,但推进中美经贸关系是一件双方受益的事情,却是不争的事实,也为多数人所认同。即便是主张对中国采取强硬措施的人,也不得不承认,"乘以13亿倍后,任何东西都会很多。" 吴仪此次访美率领的高层中国代表团规模之大可称史无前例,也表示了中方的诚意和解决问题的理性态度。而美国商务部副部长拉文也表示,如果两国官员认真讨论各项议题,一直酝酿对中国进行各种贸易制裁的美国国会"就不会很容易做他们想做的事情了"。 利好之三是合作面在进一步拓宽。尽管只有一天多的会程,但是双方却在能源、环保、金融服务等问题上取得了很大进展,此前,中美双方在动植物健康及食品安全领域的合作也有了较大进展。 中美经贸合作空间的拓宽有着深远意义。一方面,它使得双方的关系厚度在不知不觉中加强了,从而有助于为关系的发展"遮风挡雨";另一方面,也为双方的协调与妥协扩大了回旋余地,彼此都有可以让步的空间。 美国国会和利益集团的压力不容小视 但挑战也确实存在。而挑战之一便是耐心问题。在会议召开前夕,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就警告称,对于与中国之间经济对话的进展步伐,美国正日益失去耐心。在他看来,"美国人有许多优点--我们工作勤奋,富于创造力,但同时我们也缺乏耐心"。虽然保尔森一再强调,美国需要用"世世代代"的战略眼光看待美中关系,但来自国会和利益集团的压力却还是不容小视。 也正是基于此,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致开幕辞时作出了针锋相对的回应。吴仪表示,将贸易问题政治化只会将问题进一步复杂化,中美两国应当将视角回归到国内,从中寻找解决经济问题的方法,而不是诿过于他人。她强调,中美两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美国应更加"冷静地"处理两国间存在的经济争端。 有别于保尔森的焦虑,美国财政部一位官员则表示:"进展当然会有。一路上都有路标。但从更大意义上讲,这是一场正在进行中的对话。" 而在路上,就要多些耐心。 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为中美经贸关系增添变数 另一个重大挑战是2008年的总统选举。一方面,政客们可能会以中美经贸问题来大做文章,在加大贸易问题政治化的程度的同时,也会加重双方在一些问题上的摩擦和矛盾。另一方面,白宫"主人"的变化,也势必会为中美经贸关系增添变数。新面孔,新政策,可能就会有些新阻力或新的动力产生。 也正是考虑到这些经贸问题之外但却与经贸问题密切相关的挑战,保尔森才会很有感触地说,"我们的任务并不轻松"--吴仪也用了这个词,她表示,美中关系走到目前这一步并不轻松。在短短半年内双方能如此"豪华阵容"式的互访,并且能如此开诚布公地对话,实在是非常难得的一种局面。 来之不易,而且双方受益,没有不珍惜的道理.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国际问题专家)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