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经济动态 >> 行业及区域经济动态
深圳继续扮演改革实验田 面向香港走可持续发展 2005-08-12 09:04
第一财经日报/章正义 蒋飞 有关官员表示,深圳要在向香港学习、与香港合作、为香港服务中获得可持续发展 本报记者 章正义 蒋飞 发自深圳 “深圳经济特区的定位不会变,她将继续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 探索新的科学发展模式。”昨天,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南岭在“深圳特区25周年情况说明会”上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他同时表示,除了经济特区的定位,深圳的定位还在于“和谐发展的大城市”以及“服务香港、发展深圳”。 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将迎来她25周岁的生日。昨天,深圳市政府专门召开了“深圳经济特区建立25周年情况介绍会”,向媒体回顾了深圳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 截至去年,深圳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3400亿元,位居全国第四位。然而走过了25年的辉煌之后,深圳当以什么样的角色来继续未来的征程,一直是深圳乃至国内广为关注的问题。 2002年底,一篇《深圳,你将被谁抛弃》的网文引发人们对深圳自身定位的重新思考。2003年7月28日,中央筹划为深圳重新定位的国务院七人调研小组抵达深圳。 “深圳市已经提出,特区的‘特’应该体现在‘特别能改革、特别能开放、特别能创新’。如果过去25年深圳为全国的贡献是探索了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改革之路,那么未来,以科学发展观走出新的发展模式将是深圳作为经济特区的主要功能。”南岭对记者表示。 深圳社会科学院院长乐正在总结深圳成功的主要原因时认为,与其他几个特区相比,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造就了深圳的腾飞。 据了解,深圳利用外资的60%来自香港,香港制造业转移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深圳,而香港发达的金融和贸易服务体系则加速了深圳制造业特别是出口型企业的发展。深港关系的未来走向也将直接影响深圳的发展。 南岭对记者表示,深圳与香港相比无论是在经济总量、集约发展程度以及社会文明程度上都有较大差距。“深圳要在向香港学习、与香港合作、为香港服务中获得可持续发展。”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罗力教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香港本身就是国际金融中心,深圳则拥有全国两个证券交易所之一,深港应进一步加强金融资本市场的合作。 在深港进一步合作上,李罗力还建议在深港边界建立制造业基地,带动香港制造业的发展。“既利用了香港的资金优势,又利用了深圳低成本劳动力的优势,还利用了CEPA香港原产地的政策优势,还可以带动深港两地制造业的升级转型。”李罗力说。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