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经济动态 >> 行业及区域经济动态
浦东站到改革最前沿 服务型政府体制与国际接轨 2005-06-23 10:35
第一财经日报/杨楠 国务院批准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公共服务型政府体制将率先与国际接轨 这将是浦东新区发展的第二个春天。15年历史的浦东新区将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再次“先行先试”,走在全国前列。 据新华社报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上海浦东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会议认为,我国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在继续做好有关专项改革试点的同时,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进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提供相关经验,对于实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要求,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要着力转变政府职能,着力转变经济运行方式,着力改变二元经济与社会结构。 在去年底上海市发改委、浦东新区政府报送国家发改委的《上海浦东综合改革试验区框架方案》中,上海市建议由国家发改委牵头、上海市成立具体实施机构,从国家层面指导浦东进行“探索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体制和机制”、“加快发展各类要素市场,积极推动金融创新”、“加快社会领域改革探索,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率先消除城乡二元化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增强微观经济主体活力”、“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增强创新能力”、“扩大对外开放,形成与国际惯例靠拢的市场运行环境”等7方面改革试点。 浦东新区申报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消息,最早是今年2月底浦东新区区长张学兵向媒体透露的。 张学兵当时表示,相关方案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并正在审定过程中,国家有关部委也将到浦东进行实地调研、考察。 2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浦东新区要把改革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把解决本地实际问题与攻克面上共性难题结合起来,把实现重点突破与整体创新结合起来,把经济体制改革与其他方面改革结合起来,率先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推动全国改革起示范作用。 在报送国家发改委的方案中,上海市曾建议参照国际惯例,把国家确定的对外开放和制度创新方面的重大举措,放在浦东先行先试;按照国家改革开放总战略,把国际惯例空白领域的制度设计,放在浦东先行探索。 今年是浦东开发开放15周年。15年来,浦东已基本奠定了在长三角乃至全国的经济龙头地位。根据浦东新区的统计数据,浦东GDP从1990年的60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1790亿元。2004年,浦东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800亿美元,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400亿元。 但浦东的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开发开放之初所享受的国家优惠政策效应即将全面到期,浦东下一步如何发展至关重要。 上海社科院部门经济所所长、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杨建文教授昨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浦东新区原有的政策效应在递减,土地、劳动力等成本却在上升,这就促使浦东把下一轮发展的重心放在制度创新之上。 在纪念浦东开发开放15周年“中外记者浦东行”活动上,张学兵也曾表示,上世纪90年代,中央确实给了浦东一些政策,这些政策分为两大类:一是浦东享受经济特区的部分政策,二是浦东享受经济开发区的全部政策。现在,全国各地都已进入体制创新、制度创新阶段,浦东将争取国家对外开放和制度创新方面的重大举措放在浦东“先行先试”,积极稳妥地推进综合性制度创新。 杨建文表示,国务院批准上海浦东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对上海以及浦东来说是重大利好,势必带动整个上海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上海“十一五”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其意义就不仅单纯表现在政策的优势上,而是有望率先建立一套与国际接轨的现代政策体系,在此引导和影响下,浦东经济、政治、社会甚至文化都将发生深刻的转变。”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司长范恒山昨晚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也表示,浦东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这件事具有很大的价值。“试点总是有推动作用的。” 事实上,在此之前,国务院已批准浦东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港区在全国首家实施“区港联动”试点,设立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而上海市有关部门和浦东新区亦着力推行一些政策的“先行先试”,如企业年检引入社会诚信体系,企业通过登记、备案的方法实行联合年检等。 “综合改革实验区将会助推浦东更高更快地发展。”张学兵曾这样向记者表示。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