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网站
中国人民银行今天下午公布了二○○四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为报告内容全文:
二○○四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2005 年2 月22 日
目 录
内容摘要
第一部分 货币信贷概况
一、货币供应量增速回落到合理区间
二、金融机构存款稳定增长,人民币储蓄存款增速减
三、金融机构贷款增长适度,中长期贷款增加相对较多
四、基础货币增幅回落,金融机构流动性适度
五、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逐步上升,货币市场利率基本平稳
六、国际收支“双顺差”,短期外债占比上升
七、外汇储备快速增长,人民币汇率稳定
第二部分 货币政策操作
一、完善公开市场业务体系,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
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建立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
三、充分发挥利率杠杆的调控作用
四、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五、加强对商业银行“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
六、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七、积极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
第三部分 金融市场分析
一、金融市场运行分析
二、金融市场制度性建设取得新进展
第四部分 宏观经济分析
一、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及2005 年预测
二、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第五部分 货币政策趋势
一、对2005 年总体经济形势的初步分析和预测
二、2005 年货币政策趋势
内容摘要
2004 年,世界经济全面复苏,我国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发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粮价高位平稳回落;投资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抑制,消费市场稳中趋活,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居民收入、企业利润、财政收入、外汇储备大幅增加。
2004 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7 万亿元,增长9.5%;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9%。
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统一部署,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突出金融调控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适时适度调控货币信贷总量,促进商业银行落实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调控政策,加强以市场为基础的调控机制建设,加快推进金融企业改革。一是完善公开市场业务体系,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二是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建立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三是充分发挥利率杠杆的调控作用。四是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五是加强对商业银行“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六是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七是积极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
2004 年,金融运行平稳,货币供应量增幅回落,贷款适度增长,总体上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2004 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 余额25.3 万亿元,同比增长14.6%。全部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2.26万亿元,比2003 年少增4824 亿元,比2002 年多增4173 亿元。基础货币余额5.9 万亿元,同比增长12.6%。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逐步上IV升,货币市场利率基本平稳。国际收支“双顺差”,2004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为6099 亿美元,比2003 年末增加2067 亿美元,人民币汇率为1 美元兑8.2765 元人民币,继续保持基本稳定。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些不健康不稳定因素虽然得到抑制,投资增幅回落,货币信贷增长放缓,总体经济正朝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但当前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取得的成效还是阶段性的,经济金融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固定资产投资反弹的压力依然较大,通货膨胀压力尚未根本缓解,货币政策有效性面临严峻挑战,金融体系稳定运行的基础不够牢固。
2005 年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货币信贷预期目标是狭义货币供应量M1 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 均增长15%,全部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2.5 万亿元。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既要支持经济平稳发展,又要注意防止通货膨胀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一是进一步完善间接调控机制,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平稳增长。二是灵活运用利率杠杆,促进总量平衡和结构调整。三是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发挥好信贷政策在加快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四是优化信贷期限结构,提高金融机构风险防范能力。五是大力培育和发展金融市场。六是加快推进金融企业改革。
七是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第一部分 货币信贷概况
2004 年,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金融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金融运行平稳。主要金融指标在合理区间运行,货币供应量增幅回落,贷款增长适度,总体上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
一、货币供应量增速回落到合理区间2004 年,随着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措施的贯彻和落实,货币供应量增速呈逐步减缓趋势,2 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 增长19.4%,处于全年最高水平,之后逐步回落,8 月至12 月M2 增速连续5 个月处于13%-15%这一比较合理的区间,与经济增长基本相适应。
2004 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 余额25.3 万亿元,同比增长14.6%,增速比上年末回落5 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 余额9.6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比上年末回落5.1 个百分点。流通中现金M0 余额2.1 万亿元,同比增长8.7%。全年累计投放现金1722亿元,比上年少投放746 亿元。
二、金融机构存款稳定增长,人民币储蓄存款增速减缓2004 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含外资金融机构,下同)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5.3 万亿元,同比增长15.3%;余额比年初增加3.37 万亿元,同比少增3376 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4.1 万亿元,比年初增加3.33 万亿元,同比少增3871 亿元;外汇存款余额1530亿美元,比年初增加44.5 亿美元,同比多增59.8 亿美元。
2004 年末,人民币企业存款余额8.5 万亿元,同比增长16.8%;2余额比年初增加1.16 万亿元,同比少增901 亿元(但比2002 年多增2112 亿元)。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12.0 万亿元,同比增长15.4%;余额比年初增加1.59 万亿元,同比少增702 亿元。由于利率水平较低、物价水平较高,居民储蓄意愿降低,2 月至9 月储蓄存款连续同比少增加。2004 年10 月29 日中国人民银行提高存款基准利率,居民储蓄意愿回升,11 月和12 月储蓄存款同比分别多增763 亿元和555 亿元,其中主要是定期存款多增。
三、金融机构贷款增长适度,中长期贷款增加相对较多2004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8.9 万亿元,同比增长14.4%,比上年末回落7.1 个百分点;余额比年初增加2.41 万亿元,同比少增5785 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17.7 万亿元,同比增长14.5%,比上年末回落6.6 个百分点;余额比年初增加2.26 万亿元,比2003 年少增4824 亿元,比2002 年多增4173 亿元,增长适度。外汇贷款余额1354 亿美元,同比增长12.5%;余额比年初增加171.4亿美元,同比少增116.2 亿美元。
从投向看,中长期贷款增加相对较多。2004 年金融机构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增加1.37 万亿元,同比少增500 亿元,其中基建贷款增加6268 亿元,同比少增106 亿元;短期贷款增加6497 亿元,同比少增3000 亿元;票据融资增加2026 亿元,同比少增1197 亿元;消费贷款增加4327 亿元,同比少增764 亿元。
分机构看,2004 年政策性银行人民币贷款增加2712 亿元,同比多增828 亿元;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贷款增加10222 亿元,同比少增32913 亿元;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增加4690 亿元,同比少增1912 亿元;城市商业银行贷款增加1394 亿元,同比少增416 亿元;农村信用社贷款增加2532 亿元,同比少增687 亿元。
四、基础货币增幅回落,金融机构流动性适度2004 年末,基础货币余额5.9 万亿元,比年初增加6606 亿元,同比增长12.6%,增速比上年末回落4.2 个百分点。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由1 月末的4.68%下降到4 月末的3.45%,并连续8 个月保持在3%-4%之间。12 月末为满足节日增加的流动性需求,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上升到5.25%,其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3.54%,股份制商业银行为7.47%,农村信用社为10.34%。总体看,金融机构保持了合理的流动性,满足了贷款合理增长的需要。
五、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逐步上升,货币市场利率基本平稳金融机构贷款利率逐步上升。第四季度,金融机构人民币1 年期固定利率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75%,为基准利率的1.21 倍,比上季提高0.47 个百分点,比年初提高1.05 个百分点。单笔金额在3000万元以上的人民币协议存款利率略有上升,其中61 个月期协议存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47%,比年初提高0.32 个百分点;37 个月期协议存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32%,比年初提高0.17 个百分点。
受美联储连续加息、国际金融市场利率上升影响,境内外币贷款、大额存款利率水平在波动中上升。12 月,商业银行1 年期美元大额存款(300 万美元以上)加权平均利率为2.27%,比年初上升1.28 个百分点;1 年期固定利率美元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43%,浮动利率4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38%,分别比年初上升0.87 和1.19 个百分点。
2004 年大额美元存款与美元贷款月度加权平均利率表(图片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数据来源 :商业银行外币利率备案表2004 年,金融机构资金比较充裕,货币市场利率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12 月,7 天同业拆借和质押式债券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2.09%和1.87%,比上月分别回落了0.12 和0.22 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分别降低了0.15 和0.28 个百分点。
六、国际收支“双顺差”,短期外债占比上升初步预计2004 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约700 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约1120 亿美元,净误差遗漏项目约200 亿美元。
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分别比上年增加约250 亿美元和600亿美元。全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606 亿美元,增长13.3%。
二是认真贯彻国务院指示精神,协调督促各商业银行采取有效措施适度控制对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过热”行业的授信总量,同时强调,各商业银行在授信总量内对符合市场准入条件、环保和技术指标好的企业,要按照信贷原则提供正常信贷支持。
三是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中小企业、扩大消费、增加就业、助学等方面的贷款支持力度。在农业方面,要求商业银行积极做好“三农”金融服务工作;对13 个粮食主产区单独安排再贷款,用10于支持发放农户贷款;研究通过组织、机制和工具创新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方案;配合国家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规划,抓紧研究制定改善老少边穷地区农村金融服务方案。在扩大就业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加强了与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的协调,完善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管理办法,简化贷款担保和审批手续,鼓励银行对符合贷款条件、新增就业岗位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达到一定比例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加大信贷支持。在助学贷款方面,积极推动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通过招投标确定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经办银行,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范补偿机制。在发展消费信贷方面,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共同发布了《汽车贷款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汽车贷款业务管理,促进汽车贷款业务健康发展。
四是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鼓励各商业银行从非公有制经济特点出发,改进信贷管理方式,开展金融产品创新,完善金融服务。
认真分析当前日趋活跃的民间借贷对宏观经济、金融运行的影响,研究合理引导和规范民间借贷问题。
专栏 1:金融生态环境与资金流向生态指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近年来,生态学研究范畴不断扩大,不仅突破了原生物学的范畴,还出现了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结合的趋势,如社会生态学、经济生态学等。金融生态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资金与金融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果一个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好,就会有更多的资金流入这个区域;如果金融生态环境不好,资金就会流出这个区域;这是市场经济中资金流动的必然。金融生态环境包括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信用环境和金融服务水平等。
中国是一个正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大国,各个地区的金融生态环11境差异较大,在若干年前地区风险差异很大的时候,最差地区和最好地区的不良资产比率能相差10 倍。造成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差异的主要原因,一是对银行业务进行行政干预的程度不同;二是在司法和执法方面对维护债权人权益的力度不同,譬如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回收资产时需要得到司法和执法方面的支持,由于各地支持力度不同,因而各地对同一类资产的回收率就很不相同;三是商业文化不同,在关系和裙带文化盛行的地方,其不良资产比例就明显偏高;四是过去商业银行实行贷款规模管理,各行将贷款规模按省市进行分解,资金并不是充分流动的;此外过去银行监管大多强调按地方划块,存在着不利于资金流动的现象。尽管上述很多原因是历史形成的并正在逐步变化,但这些原因尚未完全消失,有的还在导致新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差异。
随着改革的深入,商业银行自身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正逐步加强,一些银行试着开始发展内部评级对风险进行评估,一些评级机构和资讯公司也在收集和公布这些内部评级结果,这无疑会形成一种压力,迫使风险较大的地区改进它们的金融生态环境。从各个方面汇总的情况看,当前商业银行内部评级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地方行政干预的程度,不良资产比率,信用环境,在处置不良资产时能否在保证处置效率的同时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地方在司法、执法方面的力度以及对债权人的实际保护情况,各地在处理企业和金融机构关闭破产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对再贷款的偿还进度等。虽然各家商业银行的评价并不完全一致,但总体而言会出现一个平均值,这个平均值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并促使商业银行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地方政府会日益重视商业银行在内部评级中对本地区的看法,因为在将来商业银行在资金调度、信贷授权、信贷最终决策方面的实际影响力可能要比某些项目更加重要。总之,随着巴塞尔资本协议和内部评级体系的执行,将会造就更好的微观经济基础,并促使地方政府努力改进本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
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将来可能会极大地影响资金的流向。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任何地区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只要有正确的发展战略和准确的产业定位,就应该能够建立自己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只要能不断改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就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入该地区。
12六、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一是加大政策调整力度,积极维护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切实加强对短期资金流入的管理,严格资本项下结汇的真实性审核,限制国内外汇贷款结汇,规范居民和非居民个人结汇行为。开拓资金合理有序流出的新渠道,允许个人合法财产向外转移。
二是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稳步推进人民币可兑换。改进进出口收付汇核销管理,提高企业经常项目外汇账户保留外汇比例,进一步放宽企业和个人服务贸易用汇限制。统一境内中外资银行外债和外汇贷款管理办法,允许中外资跨国公司开展内部资金运作。放宽境外投资外汇管理限制,积极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继续引入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截至2004 年末,共批准24 家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累计批准金额34.2 亿美元。
三是发展外汇市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扩大市场交易主体,允许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正式开展外币间买卖业务,扩大远期结售汇业务试点银行和业务范围。同时,加强反洗钱工作,整顿和规范外汇市场秩序。
专栏 2:人民币在周边地区使用情况一、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办理个人人民币业务的情况为密切两地经贸关系,便利两地居民互访和旅游消费,引导人民币有序回流,经国务院批准,2003 年11 月19 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为香港银行开办个人人民币业务提供清算安排。自2004 年2 月25 日起,香港银行开始为香港居民办理个人人民币的存款、兑换和汇款三项业务。从4 月末开始,香港银行陆续推出人民币银行卡服务。除上述四项业务外,自1 月18 日起,内地银行发行的印有银13联标识的人民币卡也可以在香港使用。截至2004 年末,香港共有43 家银行与清算行签定了清算协议,并正式启动个人人民币业务。
香港人民币业务开办一年来,整体表现平稳,人民币存款稳步增长,汇款及平盘业务发展平稳,现钞回笼有序,银行卡交易量持续上升,资金清算渠道畅通。香港各参加行均能遵守清算协议及相关规定,香港各界反应良好,基本达到了将香港居民手持人民币回笼内地、方便内地居民赴港旅游的预定政策目标。截至2004 年末,清算行在中国人民银行深圳中支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121 亿元。澳门银行自2004 年11 月3 日起开始办理人民币存款、兑换和汇款业务。到目前为止,在15 家与清算行签订了清算协议的澳门银行中,有12 家银行已开始办理相关业务。截至12 月末,清算行在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8371 万元。
二、周边国家边贸本币结算情况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对外经贸交往快速发展,人民币币值长期保持稳定,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被越来越多的经济体所接受,特别是在边民互市和边境小额贸易中被广泛用作计价、支付和结算货币, 人民币在境外的流通量不断增加。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与越南、蒙古、老挝、尼泊尔、俄罗斯、朝鲜和吉尔吉斯等国签署了关于边境贸易的结算协定,主要内容包括:1、允许人民币及对方国家货币用于两国边境贸易的结算;2、商业银行可以互相开立本币账户办理银行结算服务;3、商业银行可在边境地区设立两国货币的兑换点;4、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在海关备案后调运大额人民币现钞进行清算。上述协定的签署和实施,疏通了人民币在境外使用的银行结算渠道,促进了边境地区贸易和旅游的发展;允许周边国家的商业银行调运大额人民币现钞入境,部分解决了境外人民币现钞的回流问题;将人民币现金结算引导进入银行体系,有助于打击洗钱等非法行为,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
七、积极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2003 年12 月31 日,通过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汇金公司)对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以下简称两家试点银行)
14注资450 亿美元。正式启动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通过国家注资、处置不良资产、增加风险拨备等措施,两家试点银行较好地改善了财务状况,资本充足率达到监管标准,资产质量明显改善,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截至2004 年末,中国银行与中国建设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62%和11.95%;不良贷款比率分别为5.12%和3.70%;拨备覆盖率分别为71.7%和69.9%。
2004 年8 月26 日和9 月21 日两家试点银行相继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按照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了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框架。汇金公司代表国家对两家试点银行行使出资人权力,较好地解决了国有商业银行长期存在的产权主体虚置问题。两家试点银行按照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规范设置的股东大会、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监事会和新的管理层已按相应的规章制度开始正常运作。科学设计和完善经营管理制度和风险控制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改革组织结构,整合业务流程,实现机构扁平化和业务垂直化管理;改革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取消行政级别,推行聘任制。
2004 年,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也在完善经营机制、加大内部改革、完善风险控制和提高盈利水平等方面作出很大努力,为进一步股份制改革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交通银行亦于2004 年6 月30 日完成财务重组,8 月18 日完成引入战略投资者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的入股股权交割工作,目前交行正在积极15筹备择机上市。
(二)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进展顺利2004 年,为加快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努力促进农村信用社健康可持续发展,在总结8 个试点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决定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批准北京、天津、河北等21 个省(市、区)列入农信社改革试点地区范围。为巩固改革成果,强化正向激励机制,国家对上述地区农信社给予扶持的政策总体上仍按原试点方案的规定执行,正向激励的资金支持方案逐步落实。截至2004 年末,中国人民银行会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按照规定条件和程序严格审查考核,共批准620 个试点县(市)农村信用社分四批认购中央银行专项票据355.5 亿元。先行试点地区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包袱得到明显化解,总体经营状况有所好转;支农金融服务功能有所增强;增资扩股进度较快,资本充足率迅速提高。
专栏 3: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通胀、通缩及其治理回顾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过多次通货膨胀,分别发生在1980 年、1984-1985 年、1988-1989 年、1993-1994 年和2003-2004 年。1998-2002 年我国还出现了长达5 年的通货紧缩,价格水平一直处于0 附近。2002 年底开始,我国经济出现过热苗头,2003 年价格上涨再次抬头,2004 年达到3.9%。
1980 年的通货膨胀及其治理:1980 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达到6%。1980年12 月,国务院发出《关于严格控制物价、整顿议价的通知》,随后中央工作会议作出了继续对国民经济进行大的调整的决策。会议要求,一方面要大规模压缩基本建设投资,缩减国防费和行政管理费,减少财政开支;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快农业、轻工业的发展,增加消费品生产,开辟财源;力求实现财政收支、信贷收支的基本平衡,不再搞财政性的货币发行,把物价特别是基本生活必需品的销售16价格稳住。经过这一阶段的调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在1982 年和1983 年分别回落到1.9%和1.5%的水平上。
1984-1985 年的通货膨胀及其治理:1985 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9.3%。国务院采取紧缩信贷和紧缩财政的宏观调控措施,以抑制经济过热的势头。国家在严格控制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同时,主要运用货币、信贷手段紧缩银根,严格控制信贷总规模和现金投放,加强银行金融信贷管理工作和开展全面信贷大检查,大力组织货币回笼。在这些措施的作用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由9.3%回落到1986 年的6.5%,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由13.5%回落到1986 年的8.8%。
1988-1989 年的通货膨胀及其治理:1988 年8 月,我国出现了解放以来第一次储蓄存款的净下降,同时“抢购风”达到了高潮,1988 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达到18.8%。1988 年9 月,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用3 年左右的时间把改革和建设的重点放到“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上来,并实行财政金融“双紧”政策。这次治理整顿,很快收到了抑制通货膨胀的成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由18.8%降至1990 年的3.1%,进而维持在1991 年3.4%的水平上。
1993-1994 年的通货膨胀及其治理: 1993 年,通货膨胀突破了两位数,199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到24.1%。针对当时经济过热导致的宏观经济失衡、经济秩序紊乱的局面,1993 年6 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采取了16 条以治理通货膨胀、消除经济过热为首要任务的综合治理措施,这些措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约法三章”,坚决查处乱拆借、乱集资、乱提高利率等非法行为,堵住资金流失的“邪门”;二是适时微调,在总量从紧的原则下,改进贷款供应,保证资金重点需求,缓解企业资金困难,开好资金投放“正道”;三是灵活利用利率杠杆,及时开办保值储蓄,促进货币回笼。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坚持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到1996 年底,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收到明显成效,通货膨胀得到控制,国民经济实现“软着陆”。
1998-2002 年的通货紧缩及其治理: 1998 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首次出现负值,之后连续四年在0 附近波动。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制定扩大内需的方针,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执行稳健的货17币政策,自1996 年5 月起8 次降息,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引导贷款投向,执行金融稳定工作计划,促进商业银行深化改革,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到2000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出现了重要转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9 万亿元,增长8%;物价涨幅持续下降的趋势得到遏制,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4%。当前的宏观调控:2003 年,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了粮食供求关系趋紧,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猛,货币信贷投放过多,煤电油运供求紧张等问题。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自2003 年9 月起快速上升,12 月达到了3.2%的水平;进入2004 年后继续保持快速上涨态势,从1 月份的3.2%升至6 月份的5.0%,7、8、9 三个月均维持在5%以上的较高水平。党中央、国务院见事早,行动快,于2002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时就对出现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提出预警,2003 年,又针对经济生活中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见微知著,主动调控,陆续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2004 年,中央根据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投资膨胀加剧、物价回升加快等新情况,在“两会”以后果断提出要紧紧把握土地、信贷两个闸门,及时加大了调控力度。2004 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取得积极成效,又明确提出宏观调控仍处于关键阶段,多次强调要防止出现反弹。总的来看,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经济运行中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得到抑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1978 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走势图(图片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第三部分 金融市场分析一、金融市场运行分析2004 年,金融市场进一步规范发展,金融产品创新和制度建设取得新进展。贷款融资比重下降,国债和股票融资比重上升,融资格局有所优化。2004 年,国内非金融机构部门(包括住户、企业和政府部门)以贷款、股票(可流通上市股票的筹资部分)、国债和企业债四种方式新增融入的资金总计为2.9 万亿元(本外币合计),同比少融资6131 亿元,下降17.4%,主要是贷款融资同比下降19.6%,国债融资同比下降11.3%。国内非金融机构部门贷款、国债、企业债和股票融资的比为82.9:10.8:1.1:5.2。
2004 年国内非金融机构部门融资情况简表(图片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一)货币市场成交同比有所下降2004 年,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累计成交9.44 万亿元,同比减少2.28 万亿元,日均成交374.5 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9.8%。质押式19债券回购累计成交9.31 万亿元,同比减少2.41 万亿元;5 月20 日开始的买断式债券回购累计成交1263 亿元。交易所国债回购累计成交4.41 万亿元,下降16.8%。
2004 年,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累计成交1.46 万亿元,同比减少0.96 万亿元,日均成交57.8 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9.9 %。成交主要集中在7 天和隔夜两个短期品种上,市场份额为91.1%,同比上升4 个百分点;其中7 天品种的市场份额为71.6%,同比上升11.2 个百分点。
银行间市场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同业拆借交易月加权平均利率走势基本平稳,大体呈“回落—上升—回落”态势。1 月,受春节前金融机构资金需求较大影响,质押式债券回购和同业拆借交易月加权平均利率较高,分别为2.43%和2.38%;节后随资金大量回流和金融机构资金来源增加较多,金融机构资金头寸较宽松,利率平稳回落至3 月的1.93%和2.07%;4 月起受央行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市场利率预期上升等因素影响,出现稳步回升,6 月分别为2.41%和2.40%;7 月起再次持续平稳回落直至12 月的1.88%和2.07%。
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和本外币正利差的驱使下,境内金融机构纷纷减少国外资产运作,将资金调回境内,或增加国外短期借款。截至2004 年末,我国外债余额折合2286 亿美元,比上年末增长18.1%;其中,短期外债余额1043 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73 亿美元,占外债余额的45.6%,较上年末上升5.8 个百分点。
5七、外汇储备快速增长,人民币汇率稳定2004 年,受美元贬值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等因素影响,外汇流入进一步增加,是我国外汇储备增长最快的一年。2004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达到6099 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067 亿美元,同比多增899 亿美元。人民币汇率为1 美元兑8.2765 元人民币,继续保持基本稳定。
央行发布200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
央行网站
第二部分 货币政策操作
2004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统一部署,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突出金融调控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适时适度调控货币信贷总量,促进商业银行落实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调控政策,加强以市场为基础的调控机制建设,加快推进金融企业改革。
一、完善公开市场业务体系,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
2004 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建立健全流动性管理体系,完善公开市场业务决策制度、交易制度和一级交易商管理制度,推进公开市场操作频率、操作品种和技术支持系统等方面的创新。根据金融宏观调控的总体需要,中国人民银行针对外汇占款持续快速增长和投资、信贷增速变化情况,灵活把握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和节奏,适时适度调控银行体系流动性,引导货币市场利率,保持了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适度、结构合理、变化平缓以及货币市场利率的基本稳定。第一季度,采取适度从紧的操作取向,基本上实现了本、外币操作的全额6对冲;后三个季度,针对各项宏观调控措施逐步落实并已见成效的情况,同时为了防止投资反弹,并支持商业银行正常的支付清算和合理的贷款资金需求,采取了中性的操作取向。
2004 年,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外汇公开市场操作投放基础货币16098 亿元,通过110 次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回笼基础货币6690 亿元,投放、回笼相抵,全部公开市场业务净投放基础货币9408 亿元。
全年共发行105 期央行票据,发行总量15072 亿元,年末央行票据余额为9742 亿元。
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建立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
针对投资需求过旺、货币信贷增长偏快、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等问题,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在2003 年9 月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 个百分点之后,于2004 年4 月25 日再次提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 个百分点,以控制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长,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 年4 月25 日起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金融机构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与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状况等指标挂钩,对资本充足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融机构实行相对较高的存款准备金要求,建立起正向激励与约束机制。
三、充分发挥利率杠杆的调控作用
为控制基础货币投放,中国人民银行从2004 年3 月25 日起,将用于金融机构头寸调节和短期流动性支持的再贷款利率统一加0.63个百分点,再贴现利率加0.27 个百分点。为进一步巩固宏观调控成7果,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 年11 月29 日起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贷款利率上调0.27 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中长期存贷款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
四、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2004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继续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经历了三个重要步骤。
第一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 年1 月1 日起将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1.7 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2 倍,并放开贷款利率确定方式和结息方式。金融机构不再根据企业规模和所有制性质,而是根据企业的信誉、风险等因素确定合理的贷款利率,逐步形成了按照贷款风险成本差别定价的格局。
第二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3 月25 日起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即在国务院授权的范围内,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在再贷款(再贴现)基准利率基础上,适时确定并公布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贴现)利率加点幅度。这项制度的建立理顺了中央银行和借款人之间的资金利率关系,提高了中央银行引导市场利率的能力。
第三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0 月29 日起放开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上限,城乡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上限扩大到基准利率的2.3 倍,实行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制度。这是稳步推进利率市场8化的又一重要步骤,有利于贷款利率更好地覆盖风险溢价,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同时也为金融创新创造了条件,促进金融机构按照资本充足率加强负债管理,控制经营风险。
2004 年第四季度各利率浮动区间贷款占比表(图片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数据来源: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备案表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对全国金融机构2004 年第四季度贷款利率浮动情况的调查统计显示,2004 年第四季度金融机构发放的全部贷款中,实行下浮利率的贷款占比为23.23%,比三季度上升2.43 个百分点;实行基准利率的贷款占比为24.56%,比三季度下降4.54 个百分点;实行上浮利率的贷款占比为52.21%,比三季度上升2.11 个百分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在2004 年10 月29 日新增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内,即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的1.7 倍以上、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在(1.7,2.3 ]和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在(2,2.3 ]的区间内均有分布。其中,在基准利率2 倍以上区间内,金融机构的贷款占比为2.68%,贷款利率更好地覆盖了贷款的风险溢价。
总体来看,利率市场化是不断放松利率管制的过程。1996 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累计放开、归并或取消的本、外币利率管理种类为9118 种,目前中国人民银行仍在管理的本外币利率种类尚有30 种。
今后,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稳步推进和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的提高,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扩大金融机构的利率定价自主权,通过中央银行的间接调控,引导利率发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和调控宏观经济的作用。
五、加强对商业银行“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
2004 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认真贯彻国务院“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方针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注重总量调控的同时,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督促金融机构积极配合国家产业政策,限制对过热行业和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的信贷投放,继续加大对农业、中小企业、扩大消费、增加就业、助学等方面的贷款支持力度,积极支持非公经济发展。
按月召开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商业银行“窗口指导”和风险提示,提请商业银行既要重视和防止货币信贷过快增长,也要防止“急刹车”,合理把握贷款进度,优化资金配置。
第四部分 宏观经济分析
一、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及2005 年预测
2004 年,世界经济全面复苏,但进入三季度后,部分经济体复31苏和增长势头有所减缓。美国经济仍保持较强劲的增长势头,就业状况继续改善。欧元区缓慢复苏。日本经济增速减缓,尚未彻底摆脱通货紧缩的困扰。拉美和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保持了强劲的增长。美元持续贬值,石油价格从10 月下旬的高点回落,12 月后又有所反弹,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加剧了市场对全球失衡的担忧。
预计全球经济将继续稳步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4 年9 月预计,在2004 年平均油价为37.25 美元/桶的前提下,2004 年全球经济增长将达5.0%,是近30 年来最强劲的增长,2005 年将减缓至4.3%。2005 年世界商品和服务贸易额将增长7.2%。近期的风险仍然是石油价格和能源安全问题。
(一)主要经济体经济发展
美国经济保持了较为强劲的增长势头。2004 年,美国GDP 增长4.4%,比2003 年加快1.4 个百分点;1-4 季度各季同比分别增长5.0%、4.8%、4.0%和3.7%。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失业率已从2003 年的6.0%降低到2004 年的5.5%。通货膨胀压力加大,CPI 从2003 年的2.3%上升至2004 年的2.7%,各季同比分别上涨1.8%、2.9%、2.7%和3.3%。
经常账户赤字达到战后最高水平,2004 年第2、3 两个季度经常账户赤字占GDP 的比重达到5.6%;2004 年贸易赤字达到创记录的6177 亿美元,比2003 年上升24%。财政赤字占GDP 的比重1-3 季度一直维持在4.4%左右的水平,国会预算办公室预计2005 财年财政赤字将有所下降。
欧元区经济复苏。2004 年欧元区GDP 增长2%,比2003 年加快321.5 个百分点;1-4 季度各季同比分别增长1.4%、2.1%、1.8%和1.6%。
失业率仍处于8.9%的高水平。综合消费价格指数(HICP)为2.1%,与2003 年持平;1-4 季度各季同比分别上涨1.7%、2.3%、2.2%和2.3%;欧央行预计2005 年欧元区HICP 将降至2%以下。经常账户盈余缩小,到11 月基本接近平衡。财政状况继续恶化,欧洲委员会预测2004 年财政赤字占GDP 的比重将达2.9%,略高于2003 年,但2005 年可望降到2.5%。
日本经济复苏势头减缓,通货紧缩压力犹存。2004 年日本GDP增长2.6%,比2003 年加快1.2 个百分点;1-4 季度各季同比分别增长4.0%、3.1%、2.6%和0.6%。失业率为4.7%,比2003 年降低0.5个百分点。通货紧缩压力依然存在,CPI 从2003 年的-0.3%升至0%;1-4 季度各季同比分别上涨-0.1%、-0.3%、-0.1%和0.5%。经常项目盈余比2003 年增长17.9%,创历史最高纪录,但下半年以来出口增速因日元升值放缓。
主要发展中国家继续保持强劲增长的势头。在全球经济、贸易复苏,特别是美国和中国进口需求扩大背景下,亚洲地区主要经济体保持较快增长,拉美新兴市场经济体工业生产和进出口贸易也在快速恢复增长之中。
(二)国际金融市场发展
美元相对其他主要货币贬值。2004 年12 月31 日,1 美元兑103.85日元,比2003 年末贬值3.4%;1 美元兑0.743 欧元,比2003 年末贬值6.9%,33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上升,欧、日则略有下降。美国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004 年初最低点不足4%升至12 月的4.23%,3 个月国库券利率从2004 年初的不足1%升至12 月的2.5%。欧洲和日本长期国债收益率有所下降,同美国的收益率差距略微扩大。欧元区10 年期政府债券从2004 年1 季度的4.15%下降至4 季度的3.84%;日本10年期政府债券从2004 年3 季度的1.64%下降至4 季度的1.45%。
股票市场价格恢复性上扬。继今年前三季度股票市场振荡下跌后,2004 年10 月以来,美国、欧洲、日本主要股票市场价格总体恢复性上扬。2004 年12 月31 日,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于10748点,较上年末上涨2.8%,纳斯达克指数收于2158 点,较上年末上涨10%;英国金融时报指数收于4757 点,上涨6.3%。2004 年12 月30日,日经225 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收于11134 点(12 月31 日休市),较上年末上涨4.3%。
(三)主要央行货币政策
随着全球经济复苏,主要经济体通货膨胀压力加大,部分国家中央银行将防止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重点。英格兰银行于2004 年2月5 日、5 月6 日、6 月10 日和8 月5 日,四次分别提高官方利率0.25 个百分点,截至12 月末,官方利率为4.75%。美联储于6 月30日、8 月10 日、9 月21 日、11 月10 日和12 月14 日,五次分别提高联邦基金目标利率0.25 个百分点,截至12 月末,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为2.25%。
2003 年6 月至今,欧央行理事会各次例会决定维持利率水平不34变,主要再融资利率为2%,存款便利和贷款便利的利率分别为1%和3%。日本银行继续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结算账户的余额继续保持在2004 年1 月下旬例会确定的30-35 万亿日元左右的水平上,以确保向市场提供充足的流动性。
二、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2004 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我国国民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发展。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粮价高位平稳回落;投资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抑制,消费市场稳中趋活,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居民收入、企业利润、财政收入、外汇储备大幅增加。2004 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3.7 万亿元,增长9.5%,比上年高0.2 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3.9%,比上年高2.7 个百分点。虽然当前我国国民经济正朝着宏观调控预期目标发展,但仍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固定资产投资反弹的压力依然较大,通货膨胀压力尚未根本缓解。
(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有所减弱,国外需求增强居民收入增长较快,消费稳中趋旺。2004 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 元,实际增长7.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36元,实际增长6.8%。2004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 万亿元,增长13.3%,较上年同期加快4.2 个百分点;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2%,比上年同期加快1 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呈现新趋势,住房消费持续成为消费重点,汽车消费增长空间较大,通信、信息消费成为消费热点。2004 年继续维持着城镇居民消费增35长快于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格局,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7%,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7%。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消费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回落,但反弹的压力依然较大。2004 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 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5.8%,增速比上年回落1.9 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43%,上半年增长28.6%,1-3 季度增长27.7%,逐季平稳回落。分城乡看,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9 万亿元,增长27.6%;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1 万亿元,增长17.4%。
但目前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仍然偏大,各方面投资冲动强烈,固定资产投资存在反弹压力。
进出口保持快速增长,净出口由逆差转为顺差。2004 年全年进出口总额1.15 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7%。其中,出口5934 亿美元,增长35.4%,加快0.8 个百分点;进口5614 亿美元,增长36.0%,减缓3.9 个百分点。全年贸易顺差320 亿美元,比上年扩大65 亿美元。分月来看,1-4 月各月连续出现逆差,逆差累计达110.6 亿美元;5 月后实现当月顺差,且顺差规模不断扩大。9 月后总体贸易平衡由逆差转为顺差。
(二)第二产业增速减缓,一、三产业增速加快
2004 年,第一产业增加值2 万亿元,增长6.3%,比上年加快3.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7.2 万亿元,增长11.1%,减缓1.4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4.3 万亿元,增长8.3%,加快1 个百分点。
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农业基础有待进一步加强。2004 年,36全年粮食总产量4695 亿公斤,比上年增产388 亿公斤,增长9%,扭转了1999 年以来连续5 年下降的局面,粮食单产和当年粮食增产量均创历史最高水平。但粮食增产的基础还不稳固,仍需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企业效益继续改善。2004 年,工业增加值6.3 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长16.7%,略低于2003 年17%的增长速度,但比1995-2002 年的平均速度高5.6 个百分点。从企业经济效益指标看,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首次突破1 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8.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5312 亿元,增长42.5%。
中国人民银行5000 户工业企业财务统计和季度问卷调查显示,企业家对当前企业总体经营状况普遍持乐观态度。2004 年第四季度仅有9.54%的企业认为经营状况“不良”,是1994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三)通货膨胀压力尚未根本缓解
2004 年全年CPI 上涨3.9%,比2003 年加快2.7 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同比CPI 逐月攀升,四季度受上年四季度高基数的影响,呈现回落态势,从9 月的5.2%回落到12 月的2.4%,但以2000年为基期的CPI 在12 月仍处于5.5%的较高水平。在全年CPI 上涨3.9%中,新涨价因素平均为1.7%,翘尾因素平均为2.2%;食品类价格上涨9.9%,影响CPI 上涨3.3%,非食品类价格上涨0.8%,影响CPI 上涨0.6%。粮食价格在经历了2003 年10 月-2004 年4 月较快上? 全部国有企业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 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
37涨以后,5 月以来一直高位企稳,12 月同比上涨15.7%,全年上涨26.4%。
生产者价格(PPI)大大高于CPI。工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连续24 个月攀升,同比涨幅在10 月高达14.2%,之后略有回落。2004 年,工业企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1.4%,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1%,两者之差为5.3 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扩大2.8 个百分点,企业的盈利空间缩小。
进口价格涨幅创近三年新高。受原油、钢材、铁矿砂、氧化铝等商品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2004 年我国进口价格指数攀升较快,3季度达到15.5%,为近三年来的最高水平;出口价格指数走势相对平缓,自2003 年2 季度以来,同比涨幅一直保持在5-6%左右的水平。
国际原油价格从10 月下旬的高点回落。2004 年10 月,美国WTI 原油现货和英国Brent 原油期货价格分别达到每桶56 美元和每桶52 美元的历史高点,每桶较年初涨幅超过20 美元。11 月以后原油现货价格有所下降,但反映未来原油价格走势预期的原油期货价格降幅较小。
GDP 缩减指数(名义GDP 增长率与实际GDP 增长率之差)为6.9%。2004 年,我国名义GDP 增长率为16.4% ,实际GDP 增长率为9.5%,两者之差达到6.9%,大大高于2003 年全年2.2%的水平,通货膨胀压力较大。
居民通货膨胀预期提高。中国人民银行2004 年11 月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预期2005 年物价将上升的居民占比为41.5%,较上季38提高0.9 个百分点。只有7.1%的居民预期2005 年物价会下降。
总体来看,粮价趋稳将减少CPI 上升的压力,但影响我国未来价格上涨的因素依然存在,当前通货膨胀压力仍未根本缓解。一是包括水、电、燃料和城市交通等公共服务品调价可能继续推动CPI 上升,二是PPI 对CPI 的滞后传导效应将逐步显现,三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需求增长将对CPI 有明显拉动作用。
(四)财政收入大幅增加
2004 年,我国税收收入完成2.57 万亿元人民币(不包括关税和农业税收),比上年增长25.7%,增收5256 亿元,总收入和增收额双双实现历史性突破,是近年来增长最快、增收最多的一年。截至2004年末,金融机构财政存款余额6236 亿元,比年初增加563 亿元,同比少增加1144 亿元。
我国自1998 年以来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有效地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有力促进了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但连续多年的积极财政政策迅速扩大了政府债务规模,2003年末国债总规模已达2.1 万亿元,占GDP 的20%左右;建设国债累计发行额达到9100 亿元。根据我国现阶段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宏观调控的客观需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5 年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这标志着实施近7 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将调整取向。近期中央财政赤字规模大体保持在3000 亿元左右,随着GDP 的不断扩大,财政赤字占GDP 的比重会不断下降。2003 年财政赤字占GDP 的比重为2.9%,2004 年预计2.5%左右,2005 年可望降至2%左右。
(五)主要行业利润大幅增加
部分增长过快的行业投资明显回落,农业、能源等行业投入力度加大。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投资增长43.5%,比上年加快21.2个百分点。在39 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8 个行业利润比上年增加。
新增利润前五大行业分别是石油开采、钢铁、化工、电子通信、煤炭,占整个工业新增利润的56.4%。
1、房地产行业
目前,宏观调控已初见成效,房地产开发投资与信贷增长规模持续回落,但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需引起密切关注。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落。在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作用下,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长速度由年初的50.2%迅速回落,2004 年全国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3 万亿元,同比增长28.1%,略低于2003年29.7%的水平,但仍在高位运行。
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高于竣工面积,商品房空置面积有所下降。2004 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3.82 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3.7%;全国商品房竣工面积4.25 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1%。2004 年末,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1.2 亿平方米,比上年末下降8.3%。其中,商品住宅空置面积7405 万平方米,下降15.6%;办公楼816 万平方米,下降1.4%;商业营业用房3142 万平方米,增长5.2%。
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2004 年,土地交易价格、房屋销售价格、房屋租赁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0.1%、9.7%和1.4%。其中,土地交易价格1-4 季度各季分别上涨7.5%、11.5%、11.6%和10%;房屋销售价格40各季分别上涨7.7%、10.4%、9.9%和10.8%。分地区看,在35 个大中城市中,2004 年4 季度土地交易价格同比涨幅超过10%的城市有9 个,由高向低排序分别是上海、厦门、杭州、大连、成都、天津、沈阳、福州和宁波;房屋销售价格同比涨幅超过10%的城市也有9 个,由高向低排序分别是青岛、南京、济南、杭州、沈阳、成都、宁波、上海和重庆。
房地产信贷扩张幅度减缓。截至2004 年末,商业性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2.38 万亿元,增长28.7%,同比下降16 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商贷款增速下降尤为显著,年末贷款余额为0.78 万亿元,同比增长17.3%,增速下降31.8 个百分点;购房贷款增长相对较为稳定,年末贷款余额为1.6 万亿元,增长35.15%,增速下降7.7 个百分点。
2、农业
2004 年初,中央下发关于农业问题的“1号文件”,提出9个方面22 条实实在在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这一系列支农政策措施在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粮食增产增收,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拉动,以及有利天气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农业生产形势明显好转,粮食获得大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4695 亿公斤,比上年增产388 亿公斤,增长9.0%,扭转了1999 年以来连续5 年下降的局面。2004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36 元,比上年增加314 元,同比41增长12%,扣除价格上涨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6.8%,是1997 年以来农民收入增加最多、增幅最高的一年。
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农业优质化、区域化、产业化、标准化程度继续提高,全国优质专用小麦面积比重达到46%,比去年提高6 个百分点,优质稻种植面积超过50%,高效经济作物面积继续扩大,棉花产量大幅度增长,蔬菜、瓜果生产继续稳定发展,畜牧水产业稳定增长。
加大“两减免、三补贴”等政策实施力度。减免农业税,取消了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部分地区农民实行粮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采取的重大措施,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护和提高了粮食生产能力。
农业发展的好形势,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并没有改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消除,继续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任务十分艰巨。
专栏 6:金融支持“三农”和农村信用社改革“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途径是培育和完善农村要素市场、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保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所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依赖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和支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金融部门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业生产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的配套措施,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最近召开的2005 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进一42步强调,要抓紧研究和论证农村金融改革总体方案,继续做好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资金支持工作,改善对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的金融服务。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我国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向农村和农业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核心力量。加快推进农村信用社、乃至整个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是当前金融支持“三农”最主要的工作之一。2003 年6 月27 日,国务院决定对农村信用社进行试点改革,下发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为《方案》)。在《方案》有关支持政策的指导下,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进展顺利,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截至2004 年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已对改革试点的8 个省(市)政府分别出具了专项票据发行承诺书,共有302 个县(市)农村信用社向中国人民银行提出了首期专项票据发行申请;已会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完成了对首期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专项中央银行票据的发行审核工作,有272 个县(市)农村信用社基本具备了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发行条件,首期专项票据按预定的时间如期正式发行。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务院部署,2004 年8 月,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至北京、天津、河北等21 个省(区、市)。
从效果看,试点省市农信社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专项借款和定向发行中央银行票据两种方式,既是对试点地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资金支持,更是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一方面,农村信用社经营观念、经营状况不断改善。2004年度全国农村信用社(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下同)全行业首次实现了年度统算盈余,盈余金额达104.6 亿元,其中,有2.6 万家农村信用社实现盈余,盈余面为81%。全年共清收盘活不良贷款1370 亿元。截至2004 年12 月末,全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比上年初下降544.6 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3.1%,比年初下降6.27 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农村信用社支农意识和支农能力不断增强。截至2004 年12 月末,全国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达8490.3 亿元,比年初净增加1557.3 亿元,增长22.5%,其中,农户贷款余额6795.6 亿元,比年初增加1218.7 亿元,增长21.86%。
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还着眼于整个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发展,努力及时、加快推进相关领域配套措施的改革和落实,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一是加快研究制定农业政策性银行的改革方案,明确落实政策性金融的支农作用。二43是积极引导资金流向,加强对“三农”的配套服务。包括2003 年8 月以来对邮政储蓄转存款制度的改革,以及在2003 年农信社贷款利率浮动驱动扩大的基础上,2004 年贷款利率浮动区间进一步扩大等。三是积极探索、鼓励和推动农村信用社以外的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和非政府小额信贷机构承担一定的资金支农义务,开展社区金融服务。四是尝试建立有效的农村金融退出机制和存款保险机制,防范道德风险和系统性风险;同时鼓励农村金融的组织创新,为“三农”提供更为广泛、有效的金融服务。五是着力于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和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包括鼓励农村金融机构推出适应“三农”需要的业务品种创新,积极探索解决农户和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和抵押难等问题,加快研究和鼓励建立适应我国“三农”发展要求的农业保险体系,呼吁发展适应订单农业等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的农业保险和农产品期货市场等。
第五部分 货币政策趋势
一、对2005 年总体经济形势的初步分析和预测
2005 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经济发展良好态势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国内形势总体上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各方面加快改革发展的积极性很高,经济自主增长活力增强,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有利条件较多。但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解决,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取得的成效还是阶段性的,宏观调控仍处于关键阶段,促进经济发展、深化金融改革、维护金融稳定的任务还非常艰巨。一是投资反弹的压力依然存在。在建和新建项目过多,新的投资过热行业还在产生,投资增长与消费增长不平衡。二是物价上涨的压力仍未根本缓解。生产资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对下游产品价格上涨的传导作用已经开始显现;公用事业和服务价格调价44压力加大;国际油价和一些重要原材料价格仍将处于较高水平,也会影响国内价格。三是货币信贷总量和结构调控难度加大。国际收支持续大幅顺差,外汇占款对冲操作压力较大;信贷投放的区域结构、行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四是金融体系稳定运行的基础不够牢固。直接融资比例过低,社会投融资过多依赖银行贷款;银行体系中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的问题日益突出,潜在的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不容忽视;随着金融企业改革不断深化,金融机构历史累积的风险将逐步暴露,在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银行、证券、信托、保险业务的交叉风险和关联风险也会显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05 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4%左右。总体上,在宏观调控措施已见成效并继续发挥作用的背景下,2005 年经济金融运行将趋于平稳。2005 年货币信贷预期目标是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 均增长15%,全部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2.5万亿元。这一预期目标略高于2004 年实际执行水平。考虑到金融市场不断发展以及近年来货币供应增幅与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之和的差幅的变动趋势,这一目标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有利于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二、2005 年货币政策趋势
2005 年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既要支持经济平稳发展,又要注意防止通货膨胀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要继续加强和改善金融宏观调控,按照市场化取向继续完善间接调控机制,灵45活调整调控的方式、力度和取向,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搞好总量调控的同时,加大信贷结构调整力度,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的优化。
(一)进一步完善间接调控机制,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平稳增长不断提高对宏观经济、金融运行前瞻性的分析和把握能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更加注重运用经济手段改善金融调控方式,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流动性管理水平,进一步增强公开市场操作在应对外汇占款、财政收支和现金投放回笼等因素冲击的有效性,综合考虑货币信贷增长等变化趋势,研究运用存款准备金、差别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的合理组合,增强数量调控能力。
有效发挥公开市场操作的预调、微调作用,维护货币市场平稳运行。逐步探索利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进而引导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实现方式。完善中央银行运用价格工具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传导机制,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引导、稳定微观主体预期和行为,促进货币信贷平稳合理增长。
(二)灵活运用利率杠杆,促进总量平衡和结构调整贯彻落实已出台的利率市场化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建立和完善存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合理运用定价策略抑制高风险投资需求,防范金融风险,增加对非公经济、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促进信贷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金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引导金融机构运用存款利率差别定价,加强主动负债管理,约束资产过度膨胀。研究进一步46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措施,完善利率形成机制。
(三)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发挥好信贷政策在加快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加强和改进中央银行“窗口指导”,进一步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及时向金融机构传递宏观调控的意图,引导商业银行健全风险控制机制,进一步转变经营机制。引导金融机构更好地贯彻“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及时为有市场、有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的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严格控制中长期贷款,切实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的项目建设,加大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领域和企业产品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改进支农金融服务,形成农业信贷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切实增强农村金融体系的服务功能,促进农村金融机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努力为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金融政策环境。在信贷准入门槛、信贷审查程序、信贷审批决策、信贷责任追究等方面全面贯彻落实公平待遇的原则,从制度上、机制上消除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歧视,通过灵活运用利率浮动等措施,扩大对“三农”、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贷款支持力度,继续做好助学贷款和下岗失业人员的小额信贷工作。规范和发展消费信贷,要在有效防范信贷风险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促进农村消费信贷快速发展的有效方式。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变化,推动房地产金融健康发展。
(四)优化信贷期限结构,提高金融机构风险防范能力继续完善信贷期限结构错配监测指标体系,建立对重点行业、47重点企业、重点地区信贷集中状况以及信贷风险动态评估监测制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抓紧落实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推进资产证券化进程,改善银行资产流动性;发展长期负债工具,推动金融机构发行大额长期存单,开展对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及企业融资券等短期债务工具的研究工作,增强金融机构负债调节能力。
(五)大力培育和发展金融市场以加大金融产品创新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市场透明度建设,推动金融市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商业银行、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一般性金融债券、国际开发机构人民币债券的发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试点工作,规范引导金融衍生产品创新。完善市场法律制度体系,加强交易系统、簿记系统及信息披露系统等市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做市商制度、结算代理人制度,将更多合格的机构投资者纳入银行间市场,提高市场效率。建立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监测与管理。协调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与保险市场的发展,防范跨市场金融风险。引导民间合规融资,规范金融市场发展。
(六)加快推进金融企业改革在总结现有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按照现代金融企业的要求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内控制度,转换经营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对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制改革的监测与考评机制。加快制定其他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方案并择机出台。研究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和定位,研究促进资产管理公司改革发48展、提高不良资产回收率的政策措施。稳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扩大改革试点范围,加大对农村信用社资金的支持力度,促进农村信用社切实转换经营机制。深化邮政储蓄体制改革。
(七)进一步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为目标,进一步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推进人民币可兑换,探索建立调节国际收支的市场机制和管理体制。严格短期资本流入和结汇管理,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监控。进一步改进外汇账户限额管理和进出口核销管理,完善符合边境贸易和跨国公司经营特点的外汇管理政策,探索新的资本流动渠道,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加快外汇市场基础建设,增加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品种,试点美元做市商制度。进一步改进外汇指定银行结售汇周转头寸管理,完善现有汇价管理和监测体系。强化合规性监管,整顿和规范外汇市场秩序。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