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多部委密集发声 2024年稳增长思路明晰 (2024-01-11)
  • 上海发布促进股权投资高质量发展“32条” 大力推动S基金发展 (2024-01-11)
  • 证监会研究明确外资适用特定短线交易制度 便利外资投资A股市场 (2022-10-16)
  • 信息量很大!商务部回应美方通过《通胀削减法案》!外国投资者持续看好中国市场 (2022-09-23)
  • 再提经济大省挑大梁!国常会明确: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四季度货车过路费减免10% (2022-09-23)
  • 国务院常务会议最新部署!五大措施促就业创业 促消费有新举措 (2022-09-09)
  • 国务院减税支持创新:研发费用税前扣除提至100% 企业购置设备可加倍计扣 (2022-09-09)
  • 深改委会议要求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 (2022-09-07)
  • 5家中国企业启动自美退市 证监会:上市退市属资本市场常态 不影响继续融资发展 (2022-08-14)
  • 个人首套房商贷利率下限调整 (2022-05-16)
  • 中财办、发改委、央行、商务部齐发声!力争上半年落地已确定政策 全面加强基建! (2022-05-13)
  • 国务院最新部署 再向中央发电企业拨付500亿元可再生能源补贴 (2022-05-12)
  • 重磅!一行两会同日发声 涉及货币政策、房地产、平台经济等 (2022-05-05)
  • 《关于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出台 (2022-05-01)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经济动态 >> 行业及区域经济动态

    发审委境外投行代表:大部分QFII资金不是热钱

    2005-01-25 09:17


    第一财经日报/韩圣海 邹华  




      发审委首位境外投行代表——瑞银袁淑琴:

      我相信绝大部分QFII资金都不是热钱

      昨日(24日),瑞银投资银行副主席布里坦爵士在上海参加瑞银大中华区研讨会时透露,瑞银近日已与中

    国国家开发投资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将收购中国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注册在深圳的全资附属公司——中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49%的股份,以此在中国内地扩大资产管理、证券包销等金融服务品种。瑞银证券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中国证券部主管袁淑琴也在参加该研讨会时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的专访。她表示,虽然中国股市近况低迷,但是瑞银依旧看好中国股市的未来,同时针对中国证券市场下一步发展,袁淑琴也给出了建议。

      《第一财经日报》:瑞银目前已经是内地获批额度最多的QFII,有没有意向进一步增加投资额度?

      袁淑琴:我们当然有这个意向,目前瑞银总共获得8亿美元投资额度,几乎已经全部进入中国内地市场。但我们仍想进一步申请新的额度,海外的投资者对于中国证券市场很感兴趣。我们的态度是监管机构给多少,我们就要多少,希望能够继续获得2亿~3亿美元的投资额度。众多QFII两年来在中国证券市场上表现都是比较稳定的,我们希望监管机构能够看到QFII良好表现,增加QFII整体的额度以鼓励QFII和中国证券市场共同增长。

      《第一财经日报》:根据我们了解,有些QFII根本没有投资中国A股,而只是放在银行里,或者买一些可转债,它们真实的目的是通过QFII的渠道来押宝人民币升值,这样的话,不就是和热钱没什么区别了吗?

      袁淑琴: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某些QFII利用投资额度来押宝人民币升值的可能性,如果真是如此,监管当局应该给予违规者一定的惩戒,但是我相信绝大部分QFII资金都不是热钱,他们对中国市场的策略是长期的。就瑞银来说,近两年来我们投资的品种绝大多数都是A股,我们也稳定而持续地参与市场交易。目前,瑞银总共8亿美元投资额度中约50%投资于A股,20%左右投资于可转债,其余30%投资于基金、国债等。2004年半年报显示,瑞银已经成为中国22家上市公司A股和可转债的前十大流通股东。

      《第一财经日报》:目前中国产生了占汇压力,这会不会对进一步批准QFII额度产生影响?

      袁淑琴:中国外汇储备的压力确实会对监管机构进一步增加QFII投资额度有影响,我们去年获准增加2亿美元QFII投资额度用了近9个月时间。不过我想,其实QFII的投资额度和中国的外汇储备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是这部分资金却对中国市场起到了稳定市场的示范效应。

      《第一财经日报》:作为获批额度最大的QFII,你是否觉得中国证券市场投资渠道的局限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你们的发展?

      袁淑琴:目前中国证券市场的品种确实很有限,尤其是缺乏对冲风险的手段,这让境外投资者整体参与存在很大的制约。因此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我希望监管机构可以以市场为主导,研究开发与股票、债券相关的新的投资产品,为QFII、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社保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提供更宽的投资渠道、更丰富的投资品种。

      《第一财经日报》:你是内地第一位进入A股发审委的境外投资银行代表,最近又入选了新一期的发审委委员,对去年的“王小石事件”你有什么看法,你怎样看待目前A股的发行现状?

      袁淑琴:“王小石事件”所反映的问题是我进发审委以前的,我不是很了解。但是,目前的发审委经过重组后已经有很大变化了,我想类似的问题很难会再发生。

      由于长时间停发新股,目前很多内地企业都倾向于海外上市。我想监管机构在加强A股监控的同时应该鼓励更多有实力的上市公司在A股市场上市,尤其应该让一些管理素质和业绩增长性俱佳的大企业留在A股上市,给投资者信心,不要给投资者优质公司都去海外上市的印象。

      《第一财经日报》:在你看来,内地证券市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袁淑琴:目前股权分置已经成为中国股市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解决股权分置不能一蹴而就,但是应该尽量想办法解决,可以采取试点的方法,在上市公司中先选取一些优良的上市公司进行全流通试验,取得成功后再逐步推广。

      内地证券市场另外一个挑战是能否成为一个诚信的市场,这是证券市场进行各项改革和发展的前提,也是所有国际投资者着眼的最重要的一点,希望监管机构能够逐渐建立规范的市场机制,培养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的诚信责任。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0,933,907, 栏目计数: 6,317,071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