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多部委密集发声 2024年稳增长思路明晰 (2024-01-11)
  • 上海发布促进股权投资高质量发展“32条” 大力推动S基金发展 (2024-01-11)
  • 证监会研究明确外资适用特定短线交易制度 便利外资投资A股市场 (2022-10-16)
  • 信息量很大!商务部回应美方通过《通胀削减法案》!外国投资者持续看好中国市场 (2022-09-23)
  • 再提经济大省挑大梁!国常会明确: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四季度货车过路费减免10% (2022-09-23)
  • 国务院常务会议最新部署!五大措施促就业创业 促消费有新举措 (2022-09-09)
  • 国务院减税支持创新:研发费用税前扣除提至100% 企业购置设备可加倍计扣 (2022-09-09)
  • 深改委会议要求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 (2022-09-07)
  • 5家中国企业启动自美退市 证监会:上市退市属资本市场常态 不影响继续融资发展 (2022-08-14)
  • 个人首套房商贷利率下限调整 (2022-05-16)
  • 中财办、发改委、央行、商务部齐发声!力争上半年落地已确定政策 全面加强基建! (2022-05-13)
  • 国务院最新部署 再向中央发电企业拨付500亿元可再生能源补贴 (2022-05-12)
  • 重磅!一行两会同日发声 涉及货币政策、房地产、平台经济等 (2022-05-05)
  • 《关于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出台 (2022-05-01)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经济动态 >> 行业及区域经济动态

    明年中国经济调控与改革并进

    2004-12-13 09:06





         记者 上官卫国

        2004年,我国经济在宏观调控的作用下正在向健康、平稳增长的方向前行。要保持当前经济运行的良好态势,从而顺利实现“十五”发展与“十一五”规划的衔接,2005年更需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并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

        无论是回顾2004年的经济形势,还是预测2005年的经济增长,都不能不站在2002年下半年的起点上。正是从那时起,我国经济步入了新一轮景气周期。然而,从2003年起,经济运行中开始出现不健康的苗头。这一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5%,与1992年25.3%的投资增幅十分接近。进入2004年,投资更是超速增长。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一季度全社会投资实际增长33%,高于1993年投资实际增长27.8%的水平。同时,投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更加突出,过分投向重工业和高耗能工业,而农业和第三产业投资相对不足。

        于是,政府出台了更为严厉的以 “管住土地、管紧信贷”为主要内容的调控措施,有效遏制了投资过快增长。以城镇投资为例,今年前10个月,投资增长29.5%,比一季度的增幅回落18.3个百分点。同期,农业投资增幅提高到23%,过热的一些工业行业投资增幅明显回落,投资结构有所优化。据权威部门预测,随着投资增幅继续回落,今年全社会投资增幅将在20%左右,全社会消费实际增长约9%,全年GDP增幅将达到或略高于9%。

        展望2005年,大多数专家认为,宏观调控的重点仍是投资。既要调控总量,又要优化结构。

        城市化步伐加快、消费结构升级、国际产业资本向我国转移等推动投资总量扩张的因素并无变化,因而需警惕与之相关的钢铁、水泥、房地产、电解铝、铁合金等行业投资出现反弹。专家指出,在连续三年投资高速增长的带动下,我国生产资料价格指数(PPI)已连续两年大幅上涨,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涨幅大约达3.9%。如果明年不能有效控制投资总量扩张,在国际市场原油和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的背景下,我国PPI的持续上涨势必向CPI传导,甚至演化为通货膨胀。也有专家认为,调控总量应适度。因为投资毕竟带动就业,若投资增幅“大落”,无疑将使压力不小的就业“雪上加霜”。综合专家们的观点,平衡主要经济变量,2005年全社会投资以增长16%左右为宜。

        至于优化结构,专家们建议,政府投资的重点应保证在建国债项目按期完成,发挥效益;要落实“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重大水利项目建设,支持粮食生产。同时,加大对义务教育、公共卫生体系、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等建设项目的投入。当然还包括支持西部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中部崛起的重点项目。

        一些专家认为,土地、资金、劳动力和资源、公用事业等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程度较低,价格被严重低估,是投资过热的诱因之一。因而生产要素的市场化将逐步成为改革的着力点。“重中之重”是加快建立长效的土地配置机制。这一机制的要点有:尽快编制国土资源规划,根据国土资源状况和工业化、城市化的要求,对城市布局、产业布局和土地开发利用进行科学的总体规划;制定可行的土地补偿标准,严格依法进行土地开发;规范土地批租活动,全面推行公开招投标,以真实反映土地的市场价格;批租收入列入预算管理。

        有迹象表明,土地管理方式改革、资金市场化、劳动力保护和资源市场化已经或者正在被纳入下一步的改革重点。

        在投资体制改革方面,专家建议,要明确各类投资主体的权利和责任,合理划分政府和企业的投资范围;建立政府投资责任追究制度,及时出台具体的政府投资责任追究法规。

        此间观察家认为,根据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投资活动的特点,对投资规模、结构和速度进行适时调控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但只要2005年投资增幅明显回落、结构继续优化,在消费稳定增长并进一步活跃的情况下,我国GDP仍有望以略高于8%的速度增长,从而为“十一五”的开局奠定良好的基础。(中证网)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39,755,399, 栏目计数: 6,008,638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