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多部委密集发声 2024年稳增长思路明晰 (2024-01-11)
  • 上海发布促进股权投资高质量发展“32条” 大力推动S基金发展 (2024-01-11)
  • 证监会研究明确外资适用特定短线交易制度 便利外资投资A股市场 (2022-10-16)
  • 信息量很大!商务部回应美方通过《通胀削减法案》!外国投资者持续看好中国市场 (2022-09-23)
  • 再提经济大省挑大梁!国常会明确: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四季度货车过路费减免10% (2022-09-23)
  • 国务院常务会议最新部署!五大措施促就业创业 促消费有新举措 (2022-09-09)
  • 国务院减税支持创新:研发费用税前扣除提至100% 企业购置设备可加倍计扣 (2022-09-09)
  • 深改委会议要求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 (2022-09-07)
  • 5家中国企业启动自美退市 证监会:上市退市属资本市场常态 不影响继续融资发展 (2022-08-14)
  • 个人首套房商贷利率下限调整 (2022-05-16)
  • 中财办、发改委、央行、商务部齐发声!力争上半年落地已确定政策 全面加强基建! (2022-05-13)
  • 国务院最新部署 再向中央发电企业拨付500亿元可再生能源补贴 (2022-05-12)
  • 重磅!一行两会同日发声 涉及货币政策、房地产、平台经济等 (2022-05-05)
  • 《关于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出台 (2022-05-01)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经济动态 >> 行业及区域经济动态

    由托管走向新生

    2004-09-08 09:09



        

        ——业内人士期盼券商合并重组

        记者 朱茵

        券商创新试点渐行渐近,但一些问题券商的顽疾仍在陆续暴露中,近日又有四家券商被托管,券商行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方案,如何采用市场化手段,化解证券公司逐年累积的风险,成为当前“扶优限劣”行业大背景之下一个不可回避的大问题。

        托管方式逐步演变

        近几年对一些违规券商的处理,一般是先通过托管的形式进行过渡,最终有可能采取关停并转等风险处置手段。托管的名义之下,券商的解决方案各有不同。

        第一阶段是通过托管达到“辞旧迎新”的目的。从港澳证券到珠海证券,再到云南证券,从对券商的处理方式不难发现,问题券商“死亡”之后,有新的公司成立并承接其牌照。这些新的出资者解决问题证券公司个人账户窟窿,接管其证券营业部,获得证券牌照,成立新证券公司;原证券公司则转为实业公司,其他债权债务关系一并转移,原名称消失,实业公司作为承债主体继续存在。例如中银国际早在设立之初,曾出资将港澳信托下属的20家证券营业部收入囊中。此后,太平洋证券托管云南证券所属证券营业部及相关经纪业务部门。第一创业证券接收珠海证券等等多起案例与此情形类似。

        第二种方式是借托管分解老券商,由实力券商承接其证券业务。2002年起,证券公司经营业绩不断恶化,鞍山证券、富友证券、新华证券等陆续被托管后“自然死亡”。鞍山证券因违规被撤消后,其下属的证券交易营业部由中国民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实施托管,并继续经营。新华证券在去年12月份被撤消,其证券业务及所属证券营业部由东北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托管,并且在短暂的托管期后,迅速翻牌,营业部改属东北证券。这一类的托管方,由于是行政指定,受托管理的券商并不承担所托管券商的债务问题,只是收取一定的托管费。

        第三种方式是政府出面的行政接管。今年年初,积重难返的南方证券则被行政托管。据了解,南方证券的重组方案尚未最终落实,不过据内部人士透露:将通过资产剥离办法,将新南方的证券类业务重整,而老南方可能面临破产的结局。

        除了上述几种托管的行进路线,日前有四家问题券商被托管给两家资产管理公司,表明在经营规范的券商以及政府行政接管以外,出现了新的受托方——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和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今后这几家券商的出路尚未明确。

        外资进入前奏响起

        业内人士认为,托管仅为一种暂时的解决方案,属于清查问题阶段的权宜之计,有可能引进新资金进行公司再造,这是一种新生;也有可能将其证券类资产转手他人经营,原公司宣布死亡;还有一类“坏孩子”,为使其社会影响相对较小,需要政府贴钱后交由好的管理者进行改造。时值今日,在风险暴露的情况下,被托管的券商如何稳妥解决后事,正不断呈现出新思路。

        国际知名投行高盛方面近日已经证实,正通过注资海南证券进入中国证券市场。据悉,高盛意图借道国内投资银行,前后运作至今已长达三年。自从湘财证券与里昂证券于2003年4月合资成立华欧国际证券公司以后,中外合资证券公司目前为两家。这些公司的外资的持股比例均未超过1/3。高盛的方案设计之所以为中外券商所注目,在于其目标是综合类券商,而不只局限于投行业务,并且在未来对外资放开的时候,可以收购合资公司管理层手中的股权。

        被高盛公司相中的海南证券,也是处于关闭边缘的中小型证券公司之一,由于国债回购纠纷和挪用保证金问题,处于业务停滞状态。早在几年前,海南证券所属八家证券营业部已被同属海南的金元证券公司托管。

        据知情人士透露,地处上海的爱建证券目前也正在积极寻求可能的出路,而引入外资也被作为重点考虑的方向。

        合并再生模式受关注

        深感行业危机的业内人士,对于券商未来的发展也颇多思考。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晓蕾评论高盛的合资模式时指出:“我们关心的是虽然“前无古人”,但是否“后有来者”,她认为要化解证券公司的风险,政府又不能印钞票来埋单,证券市场迟早要开放,克隆高盛的模式——‘买门票’未尝不是两全齐美之计。”

        光大证券总裁解植春在谈到券商的生存危机与出路问题时,曾建议:在证券公司层面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他认为,2002年证监会发布的《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和《外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规则》正式施行后,证券公司单个业务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的行动很快,如基金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等都已经开展了引进外资的工作。第一家中外合资基金公司、合资证券公司(单一业务)都已经在2002年成立。但是在整个证券公司层面、能同时经营多项不同业务的合资还未放开。因此他建议主管部门选择一些治理结构完善、经营业绩较好的证券公司先行试点,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迅速提升国内证券经营机构的国际竞争力。

        地处江浙一带的一家中等规模的券商老总则提出:不妨整合当地的资源,把这五六家券商的资源整合起来,然后招标海外知名投行进行管理,并可以溢价出售部分股权。他表示,由于区域内的单个券商规模太小,但这些券商大多资产质量较好,没有太大的包袱,即使不向海外招标出售,其所具有的市场竞争力也将大大增强。这位曾在证监会任职的券商老总表示,目前依靠单个券商的自然积累,发展速度十分缓慢,如果能够通过合并重组的市场化做法,无疑将大大缩短这一进程,对于即将面临的外资竞争局面也比较有利。(中证网)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0,437,170, 栏目计数: 6,191,155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