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多部委密集发声 2024年稳增长思路明晰 (2024-01-11)
  • 上海发布促进股权投资高质量发展“32条” 大力推动S基金发展 (2024-01-11)
  • 证监会研究明确外资适用特定短线交易制度 便利外资投资A股市场 (2022-10-16)
  • 信息量很大!商务部回应美方通过《通胀削减法案》!外国投资者持续看好中国市场 (2022-09-23)
  • 再提经济大省挑大梁!国常会明确: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四季度货车过路费减免10% (2022-09-23)
  • 国务院常务会议最新部署!五大措施促就业创业 促消费有新举措 (2022-09-09)
  • 国务院减税支持创新:研发费用税前扣除提至100% 企业购置设备可加倍计扣 (2022-09-09)
  • 深改委会议要求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 (2022-09-07)
  • 5家中国企业启动自美退市 证监会:上市退市属资本市场常态 不影响继续融资发展 (2022-08-14)
  • 个人首套房商贷利率下限调整 (2022-05-16)
  • 中财办、发改委、央行、商务部齐发声!力争上半年落地已确定政策 全面加强基建! (2022-05-13)
  • 国务院最新部署 再向中央发电企业拨付500亿元可再生能源补贴 (2022-05-12)
  • 重磅!一行两会同日发声 涉及货币政策、房地产、平台经济等 (2022-05-05)
  • 《关于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出台 (2022-05-01)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经济动态 >> 行业及区域经济动态

    MBO“烂尾工程” 推倒重建是正路

    2004-07-16 08:06





        记者 黄俊峰  上海报道

        经过四个月的耐心等待,康缘药业(600557)董事长肖伟和另外45位公司管理层人士,终于在火热的夏季,盼来了激动人心的好消息:国务院国资委批准公司国有控股股东转让全部股权的方案。这是自去年3月财政部紧急发文叫停MBO后,首家通过主管部门认可放行的上市公司MBO案例,这意味着康缘药业渐进式MBO基本上大功告成,现在公司的管理层已成为其实际控制人。

        康缘药业“MBO工程”建成,自然引来不少羡慕的目光。

        面对康缘药业的功德圆满,一家早在去年就上报了MBO方案,但至今仍在苦苦等待国资委核准的公司老总不由得感慨系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发出一声叹息,“我们的MBO就像一座烂尾楼,开了工才发现很难搞下去。”

        就像这位老总所言,在“十六大”确立国有资产分级所有和管理的国资改革大背景下,近两年来在上市公司中掀起一股MBO热潮,但最终十之八九没有下文。如今MBO再现柳暗花明之路,那些风风火火开局、潦潦草草收场的 MBO“烂尾工程”的命运,愈加引人关注。

        MBO多“烂尾”

        在MBO烂尾工程中,与上市公司有关的最典型的有四家:鄂尔多斯(600295)、深圳华强(000062)、安徽水利(600502)和全兴股份(600779)。

        上海荣正投资公司董事长郑培敏是国内首家MBO案例——恒源祥管理层收购的方案设计者,深谙国内MBO的实务和现状。他在解释一些公司管理层收购停滞不前的原因时说,大多数MBO计划的最初方案明显违反国家的政策法规,注定不会有好结果。其中的致命“硬伤”是,管理层以明显低于净资产的价格购买国有股权,面对这种典型的国有资产流失,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己任的国资委当然不会漠然视之,证监会亦不会贸然核准。

        前面提到的四家公司,前三家主要想在其母公司层面实施MBO,以达到间接控制上市公司之目的,没有通过审批的主要原因是国有股权被打折出售。鄂尔多斯高管们欲用9亿元购买32亿国有净资产,深圳华强母公司国有股权欲9折出售,而安徽水利国有大股东拟将所持上市公司国有股权打2.5折,卖给专门为MBO新成立的收购主体。

        根据《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中的相关规定,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转让价格在不低于每股净资产的基础上,参考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市场表现合理定价。“可见不低于每股净资产,是国有股转让的铁底,如果MBO打破这个底线,首先过不了国资委这道关。”国资委政策法规处有关专家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康缘药业之所以能够过关,关键一点在于其国有股价格相对净资产溢价了16%。

        此外,管理层收购资金来源不明、以及收购主体设立时间短且对外投资往往超过净资产50%等,都是MBO过程中颇受外界质疑的地方。

        “烂尾”风险凸现

        伊利股份(600887)独董风波曝出3亿资金悄悄购买国债家丑,而国债资金流向至今仍疑云密布。有市场人士揣测,那数千万元的国债资金可能与公司的管理层收购有关联。

        尽管双方一再否认,但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金信信托入主伊利股份属于“高度疑似MBO”。他们认为,伊利国债事件至少从一个侧面凸现了管理层在MBO资金偿付上的风险,而这样的风险在MBO烂尾工程中可能将进一步放大。一方面高管们千方百计地从不同渠道融来巨额资金,另一方面他们的MBO最终能否水到渠成还不得而知。骑虎难下之势由此造成,可借来的真金白银必须要还本付息。

        全兴集团的高管们便陷入了这样的尴尬境地。全兴股份去年11月5日公告称,公司将暂停与第一大股东全兴集团的资产重组事宜,并取消了原定于当月20日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由此也宣告了公司控股股东全兴集团的MBO计划就此搁置。

        但是全兴经营管理团队18位高管通过信托方式融到的2.7亿元MBO资金,已经到了偿还首笔本金和利息的时间,而股份转让仍悬而未决,其高管们的无奈与压力可想而知。全兴有关人士对记者有关还款情况的问讯不置可否:“现在就这样了,顺其自然吧。”

        一些涉及上市公司的MBO烂尾工程久拖不决,对二级市场的投资者而言也是一大不容忽视的潜在风险。郑培敏指出,不少中小投资者对MBO知之甚少,误以为MBO就是重组,简单地以为其中必然蕴含投资机会,而不能深刻认识到其中风险比一般公司可能还要大。

        一位券商研究员提醒说,有的MBO计划表面看停顿不前,事实上已经“生米做成了熟饭”,只差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为了早日拿到“准生证”,这些高管极有可能“挟公众风险逼宫主管部门”。
        
        合规就放行

        真正的烂尾楼通常因缺钱而停工,但现在的MBO烂尾工程并不仅仅是资金短缺造成。造成这一状况另一主要原因在于:地方政府大肆出售国有资产的冲动,引起中央政府对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担忧,不得不果断扣动政策调整的“扳机”。

        国资委有关专家不无忧虑地指出,很多问题恰恰出在地方政府的过分热心,不少MBO根本就是地方长官意志在起关键作用,这也是造成有的MBO计划半途而废的一个不可轻视的因素。

        当初,全兴集团的MBO计划在地方政府的全力推动下,以属于地方办理的事项高速推进:在迅速签订国有股权转让协议之后,当地工商部门也为其变更了营业执照。同样,在安徽水利的MBO过程中,地方政府非常慷慨,所有优惠政策最后折抵下来,近亿元的国有净资产,安徽水利管理层用不到3000万元便可买到手。

        有关专家认为,“十六大”确立了国有资产分级所有和管理的格局,这让很多地方政府产生了认识误区,以为属于自己管辖范围内的国有资产,地方就说了算。但实际上根据我国的法律法规,上市公司及其母公司国有产权转让的决定权,当前仍然牢牢控制在中央国资委手中。与地方政府相比,中央国资委立场很坚定,必须“防止一些当事人利用新的交易形式谋取不当利益。”

        郑培敏曾受邀为不少地方和企业的管理层收购出谋划策,但令他吃惊的是,“很多企业领导和地方官员对MBO的实质,以及相关的国家法规一无所知,一些地方的法规政策跟国家的法规政策相互抵触,很多地方政府的干预也非常厉害。”

        “我和国资委领导探讨过,他们明确表示从不反对MBO,如果程序合规、价格合理,该批的还是会批。”他透露,康缘药业MBO获得“准生证”,就是国资委这种态度的具体体现,下半年国资委还会放行几家比较规范的MBO计划。

        他告诫那些MBO“烂尾工程”的制造者好好学习相关法规,老老实实按照有关规定,重新设计合规的MBO方案。(中证网)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39,756,838, 栏目计数: 6,010,065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