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回复投资者询问金凤科技(002202)和轻纺城(600790) (2008-05-17)
  • 回复咨询600460 (2006-05-08)
  • 回复zjgzh (2006-05-05)
  • 回复zlpzb (2006-05-05)
  • 回复张东成咨询580000、600328和000718三个股? (2006-05-05)
  • 回复caihua咨询之个股 (2006-04-22)
  • zhuan shi来信 (2006-04-22)
  • 答复nick咨询000930 (2006-04-20)
  • 再度回复bz600555询问580995 (2006-04-20)
  • 答复bz600555询问600970 (2006-04-19)
  • 新一代手机技术完全解读:什么是3G (2005-11-01)
  • 成功的捷径是成熟完善自己 (2005-10-11)
  • 技术过硬心理才能过关 (2005-08-12)
  • 权证的基本知识 (2005-08-10)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读者来信 >> 公开信

    油高价时代来临 中国中长期规划将面世

    2004-06-14 09:01



      作者:darkroad  整理人:darkroad  

    《财经时报》

      一份“实践性较强,理论性较弱”的中国石油业中长期规划第一稿完成,正在征求意见,并提交给中央高层

      记者 李文科

      国际原油价格过山车式的狂飚行情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财经时报》近日在采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国家发改委能源所的专家时,得到的答案几近一致:国际高油价时代已经来临,这会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解决中国石油安全的根本是建立国内外石油供应体系和战略石油储备。

      他们透露,尽管中国还没有形成完整的长期石油战略,一份实践性较强的中长期石油发展规划将在近期出台。参与起草这一规划的专家接受《财经时报》专访时指出,规划第一稿已完成,正在征求意见中,并已提交给中央高层。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夏义善教授接受专访时认为,高油价时代已经来到。欧佩克此前预估世界经济将下滑,这使得他们在去年9月和今年2月两次决定削减原油日产限额共计190万桶,推动了国际市场油价大幅上扬;目前中东态势极不稳定,美国的反恐战争几乎没有成效,反恐战争仍将继续。这些不稳定因素造成的恐慌心理,加大了购买原油的欲望。

      当前国际游资的介入也是导致原油价格高涨的重要原因。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张有生博士认为,每当美国股市暴跌,或不够稳定时,游资就可能大规模集中到原油市场。据夏义善估计,国际游资目前占石油市场资产的2/3。

      对中国有负面影响

      夏义善认为,原油价格上涨与西方国家没有采取积极措施也有一定关系。他强调要客观看待当前的高油价,“市场看待油价上涨都是以美元来计价,如果扣除美元的贬值幅度,或以欧元、其他币值来计算,原油价格上涨的幅度并不大”;“不要认为高油价是包袱,通过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油价保持在合理的水平是可能的”。

      多数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油价短期内不会大幅回落。夏义善分析,油价上涨是“双刃剑”,对石油进口国和出口国都不利。从这个角度看,油价肯定会下落。但影响油价上升的因素在今后很长时间内会存在。比如,中东形势不稳定、反恐行动短期内不会结束等,因此,油价虽然能得到控制,但不会大幅下降到原来的水平。

      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副所长韩文科认为,高油价对中国经济有负面影响,但不会影响经济发展的势头。

      夏义善认为高油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中国从1993年开始就是石油净进口国,现在每月要进口约1000万吨,油价上涨意味着每年要多支出10亿~20亿美元。“但从整体上来讲,中国能够承受原油价格高涨的压力”。

      他列举了一组数据:如果以2002年为基数,石油进口用汇占全部进口用汇的5%,2003年增加了10%,但进口量则增加了30%。虽然进口量不断增加,价格上涨,但也不会超过外汇总量的5%。

      在韩文科看来,由于现在国内油品市场竞争不充分,高油价对农业、石油化工、炼油业以及交通运输业的影响会高一些,这些行业的盈利空间将缩小。

      一个行动纲要

      和发达国家一样,中国已经采取一些宏观调控措施。夏义善告诉记者,一般来说,如果国际油价高涨幅度大,就可根据油品用户的不同承受能力,采取“不同品种、增幅不等”的措施减弱压力。比如,国家从需求方面进行调控,通过减税、补贴等方法支持承受能力弱的群体。

      “油价波动只是影响石油安全的一个方面。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保证中国石油的充分供应。”夏义善介绍,去年6月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召开能源方面的会议,提出要制订中国石油行业的中长期规划。

      参与规划起草的夏义善介绍说,这一中长期规划的特点是实践性比较强,理论性比较弱。这一文件由国家发改委负责起草,目前第一稿已经完成,正在征求意见,并提交给中央高层。

      他告诉《财经时报》,这一规划的内容大体包括:中国应当怎样立足国内并积极向国外开拓;如何采取全方位政策考虑,以及一些具体的地区性对策等。但规划只是一个行动纲要,操作性很强,并不具备石油战略的要素。在夏看来,能源战略应当是一个国家对能源的总体规划,包括方向、具体政策和目标等,必须具备理论性、前瞻性、操作性的特点。

      值得一提的是,能源战略和能源外交在当前越来越受重视,近期中央高层出访都将能源问题当作一项重要任务。即将于6月16日召开的中国与独联体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能源问题也将是其主要的议题。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1,960,185, 栏目计数: 816,564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