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超2000元!“龙茅”暴跌 业内人士:生肖酒缺乏炒作动力 (2024-01-11)
  • 10天翻倍!长白山紧急提示风险 (2024-01-11)
  • 造纸行业旺季需求生变 业内预期四季度有望迎来上行拐点 (2022-09-08)
  • MSCI大动作!新纳入33只!“盲盒第一股”入场 富临精工、滴滴ADR遭剔除 (2022-05-13)
  • 厦门A股上市公司2021年“成绩单”出炉 63家上市厦企总营收破2万亿 (2022-05-05)
  • 密集释放利好!一大波公司发布回购、增持计划 (2022-05-05)
  • 沪市主板公司2021年实现净利润4.04万亿元 近1.48万亿元现金分红创历史新高 (2022-05-03)
  • 这21家公司净利增长翻倍 还有10家出现亏损 (2021-08-02)
  • 6月16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 (2020-06-17)
  • 639家公司预告年报业绩 预喜比例超半数 (2020-01-08)
  • 国务院宣布:219个国家级开发区建设主体可IPO上市!2.8万亿券商迎大利好 (2019-05-30)
  • 东方金钰拟卖盘脱困 中国蓝田接盘16年后回归A股 (2019-02-06)
  • 2018年97家中央企业及下属上市公司最全名单 (2018-11-20)
  • 区块链疫苗带火易联众 股票三涨停引监管关注 (2018-07-27)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深宝安债务危局 阴影投向马应龙

    2004-06-08 08:06





        上市当日即遭声誉之损,马应龙股权因诉讼被冻结,祸起大股东的资金链紧张

        2004年5月17日,上市首日,武汉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993)(简称马应龙)即遭声誉之损。

        该日,大股东中国宝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0009)(简称深宝安)所持公司1680万股法人股(占总股本的32.83%),全部被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冻结(冻结期限为2004年5月17日到2005年5月17日),起诉方为深圳市丰宜实业发展公司(简称深丰宜),诉讼标的金额1422万多元。相对于净资产达到11.38亿的深宝安来说,因为一千多万元欠债,而导致控股子公司上市首日就遭此声誉之损,颜面大跌。

        深宝安2003年年报显示,该公司全年净利润仅1291万,难道深宝安没有能力避免所持马应龙新股上市首日被冻结的尴尬?而这也在中国证券市场开了先河。

        该事件被深宝安董秘娄兵女士认为是一场很正常的经济纠纷,只是赶在了上市首日的“节点”上,才引起了关注并带来不好的影响。

        马应龙董秘处副主任夏中章表示,公司上市后第一份公告就是大股东冻结股权,公司颇感遗憾。不过,此事对马应龙的生产经营没有一点影响,最起码是目前没有影响,而且大股东承诺在一年内不转让其股份,因此这一年内股权都只是被冻结,对公司不会带来实质性伤害。

        夏中章透露,马应龙管理层对深宝安的做法是有意见的,如果深宝安方面在债务纠纷中能够协调的好一些,这样的事情就能避免。他说,目前深宝安正在积极做一些战略调整,希望事态能有所改观。

        棋子马应龙?

        那么,在马应龙上市当日杀出的深丰宜,为何要给大股东深宝安制造如此的难堪?  

        深宝安,一个曾经在证券市场无比风光的上市公司——组建了新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发行新中国第一张股票、发行新中国第一张可转换债券、发行新中国第一张中长期认股权证,成功策划武汉商场成为深交所第一家异地上市公司,首次通过二级市场收购上市公司延中实业(600601,现方正科技),开办新中国第一个财务顾问公司安信财务,协助川盐化、甘长风等20多家国企上市。在其最风光的1992至1994年,深宝安连续3年跻身深圳市综合实力十强企业行列。

        就是这样一个擅长资本运作、熟谙证券市场的财技高手,却在旗下控股子公司马应龙上市首日被深丰宜狠掴了一下!深宝安资金拮据暴露在市场关注之下事大。

        在深宝安众多的资产中,深丰宜却只抓住马应龙当做一个讨债的棋子,值得玩味。  

        也许深丰宜在深宝安的资产中挑来拣去后,看中马应龙相对较单纯、干净,没有过多的抵押和担保。难道深丰宜暗含其觊觎马应龙股权之心?

        且马应龙在深宝安的资金链中又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应耐人寻味。

        从深宝安2004年第一季度季报看,马应龙贡献的主营业务收入达8642万元,占总收入的44.29%;而原来的第一主业房地产才贡献7203万元,占总收入的37.70%。

        再从深宝安2003年年报看,马应龙净利润为3978万元,而合并报表后的深宝安净利润才1291万元,马应龙无疑是深宝安手中的聚宝盆。在深宝安如今的产业布局中,马应龙的地位不是一枚棋子,而是中流砥柱。

        “深宝安岂能容忍别人觊觎马应龙的控股权,绝不会因为债务纠纷被冻结就拱手相让,而且深宝安所持马应龙的股份价值,显然高于深丰宜的债权,我们会尽快还债,不可能让壳于人”,对于深丰宜是否有意图趁火打劫马应龙控制权,深宝安的证券事务代表孔东亮这样回应市场疑问。

        其实,从深宝安对马应龙历经8载的资本运作和苦心经营来看,深宝安岂能轻易罢手!

        据深宝安网站披露可知,从1995年深宝安控股马应龙至2003年,马应龙净资产从1146万元,经过以存引贷、定向扩股、发行企业债、配股、合作购并等资本手段,净资产迅猛增加到2.05亿元,在2004年5月17日运作马应龙上市发行1800万A股后,马应龙净资产又急速扩张到4.8亿元,深宝安可谓用功深厚。

        深宝安目前还不具备直接从资本市场融资资格,因此马应龙上市是深宝安在证券市场落寞多年后,首次杀回直接融资市场。显然,在深宝安资本运作链条中,马应龙的地位不言而喻,既贡献了主要收益,又可从证券市场直接舀来现金。

        杠杆马应龙?

        深宝安的债务连环和担保死结,证券市场早已熟知。数数近年来深宝安的临时公告可知,公司因债务和担保纠纷引起的诉讼,一桩接一桩,败多胜少。

        2003年10月21日至27日,中国证监会深圳证管办对深宝安发出巡检报告,严厉指责了其系列违犯监管规则之处。报告指出,深宝安近些年每年因债务和担保纠纷涉及的诉讼,总标的额都在亿元之上,但或不披露信息,或延迟披露,违规及漠视股东知晓权与表决权的重大事项屡屡发生。  

        深宝安2003年年报显示,公司总负债达31.23亿元,约占其总资产42.41亿元的74%。据年报知,这些债务普遍逾期,而且几乎都是以抵押、担保和信用的形式从银行告贷形成。  

        这对深宝安来说,相当于一个个债务诉讼的地雷面临引爆。

        深宝安近年来通过一系列的资产转让和债务重组,降低了负债率,增加了现金流量,优化了财务结构,并自1999年开始走出低谷。原来一度形成的“九大总部,九大行业”的扩张格局,已经收缩为房地产和生物医药两大主导产业,原来旗下一百多家企业已被整合掉很多。截至2003年12月31日,深宝安仍直接间接控股36家企业,不过真正形成有效投资收益的企业屈指可数,一是位于武汉的马应龙,二是位于武汉的房地产。武汉,成了支撑深宝安收益的一块宝地。

        解析深宝安控股和参股子公司或孙公司,难能一眼识透,他们互相之间权益错综纠葛,互相牵制,潜伏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系统性风险。在外界看来,这是一个编织得密不透风的庞大深宝安系。

        对于深宝安的债务困境和担保死结,证券事务代表孔东亮认为,基本上都是历史遗留问题,现在做的都是“擦屁股”的事情。他说,上世纪90年代,由于政策和市场原因,房地产步入低潮,深宝安业绩下滑甚至出现亏损,以至于从1996年至今,公司一直未能从证券市场上融资,而同期的万科(000002)却从证券市场上融到几十个亿的资金,深宝安因资金瓶颈发展增值受阻。

        孔东亮尤其指出,前几年由于深圳本地上市公司之间的互保死结,使深宝安为此付出了巨额代价,典型如*ST石化(000013)等。

        如此深宝安,适时推出马应龙上市,是不是一个用来撬开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杠杆?

        警惕大股东

        1995年,深宝安运用资本手腕捕食马应龙后,历时八载,使其扩张壮大又推上市。资本运作春风得意之时,不想却被深丰宜当面啄了一口。有舆论认为债权人意图逼宫,先下手造声势,再收获马应龙上市的果实!即使不成,也增加了要债的筹码和力度。

        截至发稿时,记者没能联系到深丰宜,没能获悉其要求以马应龙股权实现资产保全的真实意图。  

        本刊记者前往马应龙生产工厂,发现大股东遭“债主逼宫”并未影响到马应龙正常的经营和生产。

        位于武汉市武昌区郊区的武汉马应龙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地处偏僻之处。2004年5月26日,记者前往马应龙采访之时,厂区内还到处挂满了“庆贺马应龙在上证所成功上市”的横幅,洋溢着一片喜庆。

        厂区很平静,生产经营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很多职工都不知道马应龙发生股权被冻结的事情。对记者问及此事的影响,受访职工都感到很茫然,不少人对深圳宝安集团是马应龙的“大老板”没有多少概念,因此也没有什么体会。

        深宝安的第二大流通股股东是博时裕富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陈亮告诉记者,深宝安所持马应龙股上市首日被冻结事件,无论对于深宝安还是马应龙,都有不可挽回的影响,至少揭示了他们的财务窘况和裙带关系,引起了不利自身的市场关注。而他所管理的基金之所以持有深宝安,是与该基金投资指数股的特性有关。

        作为深宝安的控股子公司,马应龙管理层是否应从此例事件上,反省与大股东深宝安错综复杂的关系,及隐藏的可预期的危险,从而规避那些能颠覆上市公司发展的危险因素,是当务之急。

        一位分析师就提出担忧,深宝安现金流枯竭的困境会否导致其利用大股东的地位,侵占马应龙的利益?或让马应龙为其或其子公司贷款进行巨额担保?

        据马应龙招股说明书看,其控股、参股子公司已达9家,管理范围和管理幅度扩大较快。而在这些子公司中,2003年度赢利的只有武汉马应龙制药有限公司和吉林马应龙制药公司,他们的净利润分别是68万元和288万元,其余的7家子公司共净亏损564万元,其中一家已经停止营运,清产核资。

        如果亏损,才应该是马应龙真正应防的事情!(实习记者杨光润 冉慧敏/证券市场周刊)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1,969,121, 栏目计数: 6,146,831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