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超2000元!“龙茅”暴跌 业内人士:生肖酒缺乏炒作动力 (2024-01-11)
  • 10天翻倍!长白山紧急提示风险 (2024-01-11)
  • 造纸行业旺季需求生变 业内预期四季度有望迎来上行拐点 (2022-09-08)
  • MSCI大动作!新纳入33只!“盲盒第一股”入场 富临精工、滴滴ADR遭剔除 (2022-05-13)
  • 厦门A股上市公司2021年“成绩单”出炉 63家上市厦企总营收破2万亿 (2022-05-05)
  • 密集释放利好!一大波公司发布回购、增持计划 (2022-05-05)
  • 沪市主板公司2021年实现净利润4.04万亿元 近1.48万亿元现金分红创历史新高 (2022-05-03)
  • 这21家公司净利增长翻倍 还有10家出现亏损 (2021-08-02)
  • 6月16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 (2020-06-17)
  • 639家公司预告年报业绩 预喜比例超半数 (2020-01-08)
  • 国务院宣布:219个国家级开发区建设主体可IPO上市!2.8万亿券商迎大利好 (2019-05-30)
  • 东方金钰拟卖盘脱困 中国蓝田接盘16年后回归A股 (2019-02-06)
  • 2018年97家中央企业及下属上市公司最全名单 (2018-11-20)
  • 区块链疫苗带火易联众 股票三涨停引监管关注 (2018-07-27)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上市公司重组风暗流涌动

    2004-02-25 08:43





      上周,沪深两市有近1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澄清公告,澄清内容均与公司重组或股权变动有关。虽然大多数公司对市场流言予以否认,但这一现象表明,目前市场中一股重组的暗流正在涌动之中。

      澄清公告眼花缭乱

      伴随着二级市场重组概念的不断升温,有关上市公司的重组传言也就越来越多。自上周二开始,先后有TCL集团(000100)、中国凤凰(000520)、陕西金叶(000812)、ST长岭(000561)、中科健A(000035)、春晖股份(000976)、深国商(000056)、南方航空(600029)、东方航空(600115)近10家上市公司受困于重组传闻,并相继发布了澄清公告。
      漫天飞舞的澄清公告不仅令投资者找不到方向,就连资深分析人士一时之间也难辨真伪。无论如何,在资金开闸放水的大好形势下,上市公司各显神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和手段,实现公司的重组转型、业绩“增长”、规模扩张,从而促使股价从低到高直至翻番却是事实。

      深市公司成目标焦点

      记者注意到,此次被传出有重组意向的大都为深市的上市公司,而类似信息已经提前在二级市场有所体现。春节后,深圳本地股就开始异军突起,不可阻挡。深万山、TCL、一致药业等个股的大幅拉升让投资者应接不暇。为了配合上市公司重组工作,深圳市政府还专门成立了深圳上市公司重组领导小组,以此来推进相关重组方案的实施。在此基础上,此番重组的焦点基本都集中在以TCL集团和中科健为首的深市几家上市公司身上。
      2月15日,一篇关于南京合纵将中科健3361.4万股股权(占中科健股权29.01%)以低于1亿元的价格转让给华南一知名家电企业的文章将中科健推向焦点的前端。随后在2月16日,中科健发布澄清公告,强调南京合纵收购中科健第一大股东深圳科健集团有限公司产权事宜目前尚未完成,中科健股权性质尚未变更。为此,市场猜测才告一段落。
      另外一家树大招风的就算是TCL集团了。刚刚在1月底实现整体上市,就传出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的第一大股东———惠州市政府将要减持TCL国有股的消息,以及TCL有意入主香港上市家电企业华凌,并收购其空调、冰箱生产线的传闻足以让TCL集团头晕目眩。
      对于这两件事,TCL都出面给予否认。但北京证券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市场上关于诸多上市公司的重组传闻有一定的可能性。例如TCL集团,从政策面考虑,国有股逐步从上市公司当中退出已迫在眉睫。因此,此番TCL第一大股东减持公司国有股也并非没有可能,只是受限于相关问题的制约,在没有兑现之前无法公布于众。如《公司法》中规定,惠州市政府作为发起人在TCL集团成立起3年内不能转让其股权。

      重组工作此起彼伏

      “根据以往无风不起浪的经验,前期的大多数传言最终都得到了证实。”多数行业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这么认为。
      其实,从公开的信息中可以看出,深圳上市公司今年要进行大刀阔斧的重组工作已经成为事实。按照既定计划,今年会有36家深圳本地上市公司启动战略重组计划。可以预计,2004年的深圳本地上市公司重组将形成一种此起彼伏、高潮迭起的局面。这一局面在二级市场上也早有体现,以春节前后一段时间的统计为依据,深圳市场新增资金为上海市场的两倍,增量资金多以深圳作为入场突破口。
      而据深交所相关人士透露,与以往深圳本地股在重组上的小打小闹相比,今年深圳本地股的重组运作将主要以整体置换、确立主业的资产重组为主要模式。此外,公司资产重组目标也不像以往那样仅仅满足于摆脱扭亏或提高业绩等方面,重组最终目的在于对公司整体资源的重新整合,以此把企业做大做强。由此看来,像TCL、中科健等绩优股以及ST长岭等亏损股同时传出重组信息也就不足为奇。(记者敖晓波/京华时报)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2,088,313, 栏目计数: 6,161,772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