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四川长虹:全流通试点还是外资并购题材? 2004-02-24 08:46
关于四川长虹选入全流通试点的传闻,由于新鸿基的有意入股而再起热潮。但是,提前热炒反而可能终结其试点之路 沉寂多年的四川长虹(600839)终于在股市中重拾了昔日的辉煌,而且,题材从开始盛传的“国有股减持试点企业”进一步发展到“外资并购概念”。 2月6日,四川长虹股价一举大涨9.98%,收盘8.82元。同一天,一份来自香港的传真件送达四川省省委书记张学忠的办公室。其中表明,新鸿基地产(0016.HK)掌门郭炳湘提出新鸿基积极关切四川省的建设与发展,并着重表达了对四川长虹改制的兴趣,请示参与长虹国有股减持方略。而同一天,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也表示,国资委将加快审批国有产权转让的速度,上市公司国有股流通的办法将适时出台。这可算是新鸿基地产向四川长虹挥动橄榄枝的最好的注解。 目前,四川长虹股价已经从去年年底的最低6.5元左右,上涨到近10元。而新鸿基地产也已经承认正在初步研究入股四川长虹的可能性。 据《证券市场周刊》得到的消息,目前新鸿基入股四川长虹一事,仍仅限于政府和新鸿基高层人士的层面,四川长虹对此事反而并不知情。而四川省方面对此事亦非常重视,正在认真研究可行性。 在2003年10月以后,沪深股市走势疲弱,管理层和一些专家都认为应启动全流通试点,解决中国股市存在的股权割裂问题,从而促进股市健康发展。此时,由于四川长虹股价仅高于其每股净资产一成,被市场认为可能成为全流通试点的企业。市场甚至传言,四川长虹将采用以净资产六七折的价格向流通股转让的“激进方式”。显然,新鸿基入股四川长虹的意愿,与当初的“试点传言”一脉相承。 但是,有关专家认为,从全流通试点方案的可行性而言,只有高于净资产的转让价格才是能够被国资部门认可,从而也是可行的方案。而“打折转让”的方案如果真的出台,难免有配合市场炒作之嫌。 随后,四川省国资委出面辟谣,而股市在去年11月中旬后反转向上。市场中关于国有股全流通的讨论逐渐被投资者获利的喜悦冲淡,而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2月初表示,随着《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的实施,国资委将加快审批国有产权转让的速度,上市公司国有股流通的办法也肯定会适时出台,但能真正流通转让的国有股数额不会太大。 目前,股市对全流通试点的预期正不断降低。但是,有关人士向《证券市场周刊》表示,全流通试点将在半个月内启动,并且一些中介机构已经在设计相关的方案。他亦表示,最终入选企业可能在5-10家,而四川长虹这样的企业由于方案中的一些致命缺陷,以及被市场提前热炒,很可能最终落选。 据了解,目前证监会和国资委在国有股全流通试点问题上,已经越走越近。而跻身全流通试点的企业,虽然可能得到市场追捧,但对企业而言,变身为“符合国际规范的企业”,将在再融资、期权制度等一系列问题上得到“优惠待遇”。(记者 朱军/证券市场周刊)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