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周边市场 >> 汇金·国债·基金·港台 >> 公开信息
中国基金市场最需要什么? 2003-11-30 21:20
短短几年时间里,我们的基金市场几乎一下子就拥有了国外基金市场几十年才逐渐成熟的产品 这几年,基金产品的创新一直被各基金公司所推崇。 从最开始清一色的股票基金,到后来的债券基金、指数基金和保本基金,以及被设计成各种不同基金组合套餐的伞型基金,再加上交易所交易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花样翻新,多得让人眼花缭乱。 一个市场要完善、要发展,光靠产品创新还远远不够,制度规范才是根本。 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基金市场如同一个游戏场,没有一套严格的游戏规则,没有严格的防范风险的制度和措施,结果只能是玩的花样越多,参与游戏的人就越危险。 已被搁置一年之久的交易所交易基金话题,近日又被提出。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刘啸东透露,上证所正在努力开发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产品,且该产品很快就会推出。 刘啸东的话音刚落,又有消息传来,前一段时间被炒得沸沸扬扬、大有呼之欲出之势的货币市场基金,由于有难以逾越的监管障碍,发行受阻。 ■货币市场基金: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定期的收益,活期的便利”———类似于储蓄的货币市场基金,由于既能保证资金安全便捷,同时又能获取较高收益,因此一直被广大投资者所期待。 货币市场基金是投资于国债、金融债、央行票据等安全性极高的短期金融品种的投资基金,这些投资领域由于牵涉到国家金融市场的稳定,一直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操作,普通百姓是没有办法进入的,它与我们的存款利息是有利息差的。 在国际上,货币市场基金最初于1971年出现在美国,之后资产规模便一路膨胀。数据显示,美国货币市场基金已经从初时的17亿美元扩张到2002年底的22720亿美元,占整个基金市场份额的36%,成为基金中的主力。 另外,货币市场基金在现代基金产业中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成本极低,没有认购申购和赎回费用,而管理费、托管费等总计年费率不到6‰,而且基金分红不收所得税,是各类基金产品中投资成本最低的品种。 现在通过货币市场基金这个投资工具,百姓就可以进入这个利息较高的市场,拿到较高的收益。这么好的投资品种,难怪基金公司和商业银行谁都不愿意让肥水流到别人的地头。 ■交易所交易基金: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推出交易所交易基金的呼声比货币市场基金开始得要早。一年前,深圳证券交易所就表示,筹划多时的上市型开放式基金(LOF)已经进入筹备的最后阶段,且深交所和首批候选管理公司的相关申请方案均已送达中国证监会候批,并称如无意外,有望很快获得批准。谁知时间已过了一年,该产品还未与投资者见面。 虽然近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刘啸东称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将会很快推出,但仍然没有透露具体的时间表。 交易所交易基金,英文简称为ETF,是一种在交易所买卖的有价证券,代表一揽子股票的所有权,通常基于某一指数进行完全被动式管理,兼具股票和指数基金的特色,所以也被称为指数股票或指数参与单位。 专家分析认为,交易所交易基金具有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都没有的优势。 首先,投资者购买一个基金单位,等于购买了所追踪指数的所有股票,并且每只股票与指数的成分股权重相同,每一个基金单位的投资,都实现了多样化的投资,从而降低了风险。 其次,因为交易所交易基金具有高透明度,它的价格很容易追踪基金的净资产值,其价格会在净资产值上下浮动,不会像封闭式基金那样有大幅的溢价或折价的情况发生。另外,交易所交易基金像股票一样挂牌上市,也像股票一样全天交易,大大提高了交易的灵活性,交易成本也像股票交易一样仅付佣金。 最后,交易所交易基金把基金证券化、股票化。对于投资者来说,多了一个风险小、收益稳定的股票,也提高了市场证券化的程度。 ■新的基金品种:为何频频搁浅 新基金产品的推出为什么频频搁浅?记者采访了业内的有关专家。 该人士认为,交易所交易基金,虽然也是基金产品创新的一种,但能给股票市场带来的只是增加交易量。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由于资金量大,交易成本低,是很受欢迎的品种。然而,投资者要在银行买,交易价格是当天或者第二天的净值,费率比较高。这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收益与成本支出是很不划算的。 而货币市场基金的搁浅,本身并不是产品自身技术设计问题,而是该产品的出现导致行业之间出现了利益分配的问题。货币市场的份额庞大,谁都不愿意放弃这3%的管理费,这就使商业银行和基金公司产生了利益的冲突。 货币市场基金的业务是商业银行业务的一部分,其客户资源又大部分是银行本身的客户,如果由商业银行来作为该基金的发行主体,那么谁能保证投资者的利益不会被输送掉;如果出现了关联交易和暗箱操作,监管层又将如何监管?这仅依靠银行的自律是远远不够的。 ■中国基金市场:最需要的是什么 目前,我国基金市场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基金产品的创新一直被各基金公司所推崇。从最开始清一色的股票基金,到后来的债券基金、指数基金和保本基金,以及被设计成各种不同基金组合套餐的伞型基金,再加上交易所交易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一个接着一个,多得让人眼花缭乱。 短短几年时间里,我们的基金市场似乎一下子就拥有了国外基金市场几十年才逐渐成熟的产品。 基金产品的不断创新,确实会给投资者带来更多的金融投资渠道。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众多的基金公司不是去专心经营自己的基金,而是拼命变换花样地推出新的基金产品,来抢占市场份额。 有关专家指出,我国基金市场的发展才5年多时间,要一下把国外基金市场几十年才逐渐成熟的产品全部照搬过来,是不太现实的。就像一个只有几岁的孩子,刚刚学会走路就让他快步飞跑,只会让他摔跟头。 国外好的经验我们无疑要借鉴吸收,但要有一个消化的过程,只有把现有的基金品种管好、经营好才能再谈创新。从国际经验来看,一种新行业的出现需要经历很长时间的磨合。一般经过五年时间,这个行业中70%的公司会被淘汰,只有30%会被留下,而这30%才是真正经营好的企业。 身处金融领域的基金公司更是这样。一家基金公司经营的优劣,只有经过几年的运作之后才能知晓。投资者需要的不仅仅是花样繁多的创新产品,更需要能给他们带来切实收益。 现在不少基金公司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不去苦练内功而急功近利地推出所谓的创新产品,这不仅是对广大投资者不负责任,也给自己以及整个基金行业都埋下了潜在的风险。 近期,已经历了79年发展历程的美国共同基金被频频曝光黑幕。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基金市场,尚且还出现违规、侵害投资人利益的现象,我们才仅仅发展5年,各方面都还很不成熟,更应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防患于未然。 一个市场要完善、要发展,光靠产品创新还远远不够,制度规范才是根本。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基金市场如同一个游戏场,没有一套严格的游戏规则,没有严格的防范风险的制度和措施,结果只能是玩的花样越多,参与游戏的人就越危险。 (刘志刚/北京青年报)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