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混合”中石化: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2014-02-20 08:49
腾讯财经[微博] 2014-02-20 08:25 [摘要]中石化昨日发布公告称,拟重组所属优质资产——油品销售业务,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实现混合所有制经营。此次混合所有制改革并非国资委布置的任务,而是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主动为之。 两桶油的改革终于有新进展了。 2月19日傍晚,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石化)发布公告,宣布董事会通过议案,同意对中国石化油品销售业务板块现有资产、负债进行审计、评估的基础上进行重组,同时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参股,实现混合所有制经营。 此次,中石化放开的部分包括旗下自有加油气站、成品油管线、储油库等油品销售业务。作为中石化四大业务板块之一的油品销售业务板块,在中国石化主营业务中,盈利能力较强。2012年度报告显示,成品油营销及分销板块当年实现经营收益427亿元,仅次于中石化的核心业务勘探及开采板块。 这意味着,中国石油系统终于开始开放油品销售业务,让民营资本、社会资本有机会分享每年超过400亿元的利润。这也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在大型央企中的一个重要突破。 中石化主动改革 据腾讯财经了解,中石化这次是主动请缨的结果。中石化知情人士透露称,这次的重组不同之处,非国资委布置的改革任务,而是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主动为之。除了能够引入社会活力外,更为重要的是还可以盘活部分资金。 相较于中石化别的板块,成品油销售业绩更为稳定。业内人士分析称,对于回报率有期望的社会和民营资本来说,成品油销售板块更具有吸引力。 该业务板块拥有完善的成品油销售网络,按照加油站数量计,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成品油供应商。截至2013年底,销售业务板块拥有自营加油(气)站30,532座,成品油管线超过1万公里,储存设施的总库容约1500万立方米。2013年境内成品油经营量持续增长至1.65亿吨、同比增长3.8%,零售量1.14亿吨。 引入社会资本和民营资本,对于中石化来说也是利好。相较于其他国企,中石化也走在了这一轮改革的前沿。早在年前的中石化集团的年会上,傅成玉就提出将从资本和资产的两个方面推进混合所有制,在专业化重组和市场化改革中,加大与社会资本和非公资本开展合作、合资力度,借以调整资产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民营资本仍有顾虑 但民营资本对于此次改革持有谨慎态度的不在少数。在成品油销售市场沉浮多年的刘铭就是其中之一。他不认为自己的生意将因中石化的一纸公告而改变,尤其是他看到“社会和民营资本持股比例不超过30%。”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作为成品油的销售者,刘铭的客户名单里没有中石化等大国企,更多是与当地的炼化企业合作。关于公告内容落实后,是否会选择与中石化合作,入股时,他觉得“只要中石化为控股方,本质上还是没有变的。”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也向腾讯财经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在他看来,此次所谓的重组对于社会民营资本来说,增加了投资的机会。此次的机会属于参股销售版块,不会出现以前民营加油站被断供的情况。一位中石化人士称,此次改革与之前曾经讨论的两桶油的业务板块拆分和打破垄断仍有很长的距离。“在混合模式里,对于绝对控股优势的中石化来说,民营和社会资本只是个小弟弟而已,终究玩不转的。” 对于混合所有制,德意志银行亚太区投资银行执行主席蔡洪平在亚布论坛时表示,首先得需要弄清楚到底是谁跟谁混,即民企进入国企还是国企进入民企。对于进入的方式,他觉得可以效仿国际做法,成立共同资金——即确定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存在感。(腾讯财经 罗飞 发自北京)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