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海南航空整合大戏开锣 多管齐下抗行业严冬 集团航空资产3-5年内将悉数纳入上市公司麾下 2013-10-31 09:13
2013-10-23 09:00 作者:汪珺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航空业“钱”景黯淡,海南航空的表现却可谓一抹亮色。今年上半年,海南航空的业绩增速居四大航之首,6.45亿元的净利润额不仅是南航的两倍之多,且颇具赶超东航之势。在不少航空业内人士看来,海南航空虽然盘子小,但管理高效、成本控制能力强,能在行业严冬之中保持业绩增长,确有可圈可点之处。 海南航空在下一盘大棋。上市公司着力打造“五星级航空公司”品牌,集团旗下的其他航空公司则另辟蹊径,尝试在低成本航空、支线航空等领域开创一番天地。根据规划,未来三至五年内这些航空资产都将悉数整合到上市公司麾下。 整合之路是否平坦?海南航空的业绩增长能持续多久?未来四大航的格局会否生变?面对行业严冬,海南航空的整合大戏才刚刚开锣,后续演绎值得关注。 “挑战”三大航 “尽管三大航拥有很多先天性优势,但不得不承认,海南航空的经营管理以及全方位服务要优于三大航,这两年的业绩表现也优于行业平均水平。”一位航空业分析师的话一定程度点出了海南航空在三大航“重压”之下所取得的成绩。 今年上半年,在航空业整体低迷的情况下,海南航空依然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29.28%,在四大航中增速居首。其6.45亿元的净利润比南航3.02亿元的两倍还要多,距离东航7.63亿元的净利润也仅差1.18亿元。 不仅如此,2012年尽管四大航业绩均现下滑,但海南航空“抗压”能力最强。当年,国航、南航、东航的全年净利润分别下滑了33.82%、48.22%、29.81%,而海航则只下滑26.74%。此外,其基本每股收益超过南航和东航,与国航仅差0.01元。 “主要原因是我们的飞机日利用率高,摊薄了单位成本。此外,航线结构调整得比较好。”海南航空相关负责人这样解释公司业绩跑赢行业的原因。他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上半年公司的飞机日利用率达到10.14小时,高于三大航(国航最高为9.45小时)。同时,公司积极调整航线结构,在冬春季节增加三亚、海口、广深等南部航线的运力投放(这相对于三大航而言是淡季),夏秋季节则增加北部航线如北京、西安、乌鲁木齐等的运力投放。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海南航空实现旅客运输量1246万人,同比增长13.38%。平均客座率为84.60%,较去年提高0.87个百分点,机队规模则由去年同期的109架增至120架。值得注意的是,按照每架飞机盈利能力粗略计算,海航的单机盈利能力最高,达到537.5万元,是国航238.1万元的两倍还要多。 “三大航由于体制问题,全年的航线结构一旦排好了就很难变动。而海航的航线管理集中在一个市场部门,调整起来相对容易。”上述负责人称。 此外,海航的国际航线收入占总体收入比重较小,仅12%,而三大航普遍在30%以上。“今年以来,除欧美航线外,东南亚、澳洲等航线经营情况并不好,所以四大航国际航线整体是亏损的。由于海航国际航线占比较小,受影响程度也较小。”上述负责人进一步补充道,“此外,海航本身的票价水平相比三大航要低,因此,在价格战中票价缩水的空间较小,受价格战影响的程度也较低。” 他还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优异业绩的背后其实也掺杂了不少“辛苦钱”:对于三大航而言,飞多、飞少差别没那么大;而对于海航来说,满足考核标准后,多飞就是利润,因此,很多晚班航班都是海航的。“主要看航空公司愿不愿意多飞一段、多挣那个辛苦钱吧,就像小马拉快车一样。”该人士笑言。 “归根结底,一是体制优势,干一件事有人从头到尾盯到底;二是多元化优势,当航空业本身遇到剧烈波动时,我们有其他产业来平抑航空业自身的波动。”该负责人总结称。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