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两只三无概念股重组命悬K线 业内称早已被盯上 2013-10-18 08:37
www.eastmoney.com2013年10月18日 07:47 手机免费访问 9月23日起停牌的申华控股至10月17日终止重组复牌,期间停了13个交易日;梅雁吉祥 9月27日起停牌到今日宣布重组终止复牌,期间停了10个交易日,申华控股、梅雁股份停牌当天的涨幅均达到涨停或直逼涨停。如果暂且不去琢磨这些理由本身是否存在值得考察的地方,记者注意到,巧的是申华控股和梅雁股份都属于“三无概念股”,其特点是,股份全流通、没有一个绝对的大股东并且盘子较大。 今天是梅雁股份,昨天是申华控股 ,再之前是申科股份……最近,终止重大资产重组的案例接踵而至。 对于终止原因,虽然各家公司都有说明,但市场似乎并不完全信服。有专业人士分析称,尽管不排除有其他因素的存在,但随着监管层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相关股票异常交易的监管日趋严厉,上市公司重组的成败,也有了“命悬K线”的可能。 停牌当天交易将重点核查 根据《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及相关各方行为的通知》,剔除大盘因素和同行业板块因素影响,上市公司股价在重大信息公布前20个交易日内累计涨跌幅超过20%的,交易所要对股票交易是否存在异常行为进行核查。而据参与过此类业务的专业人士透露:“一般达到这个”红线“,意味着该次重组基本上就不能进行了。”而且,该人士表示,停牌当天的交易会重点核查。 与之对照,申科股份、申华控股、梅雁股份停牌当天的涨幅均达到涨停或直逼涨停。尤其是,申科股份在紧急停牌前,出现了在公司预计2013年前三季度亏损将比原来预计的扩大至少一倍的背景下,公司股价依然大涨的情形,令市场当时就质疑公司重组消息是否遭提前泄露。 而去年交易所发布的《关于加强与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相关股票异常交易监管的通知》,则公开了交易所对因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停牌的上市公司进行核查的程序。据了解,监管层核查的时间少则3、4个交易日,长则不定。 查阅资料,申科股份是9月26日中午紧急停牌的,至公司10月16日宣布终止重大重组复牌,期间仅有8个交易日;9月23日起停牌的申华控股至10月17日终止重组复牌,期间停了13个交易日;梅雁吉祥(行情 股吧 买卖点) 9月27日起停牌到今日宣布重组终止复牌,期间停了10个交易日。因此,从时间上判断,申科股份因异常交易重组撤单的嫌疑最大;而申华控股和梅雁吉祥则不排除这种可能。 三无概念股的“沦陷” 根据梅雁吉祥今日披露的公司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原因,系由于重组合作方深圳市垚锦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未完成向第一大股东支付相应股权对价款等协议所约定的先决条件,导致本次重组无法按原定方案推进。而10月17日,申华控股给出的终止理由是:鉴于本次重组方案涉及的事项较多,公司与重组方未能就合作协议的相关条款形成一致意见,目前重组条件尚不成熟。 如果暂且不去琢磨这些理由本身是否存在值得考察的地方,记者注意到,巧的是申华控股和梅雁股份都属于“三无概念股”,其特点是,股份全流通、没有一个绝对的大股东并且盘子较大。 “这似乎在暗示这类公司的重组在如今的市场条件下将更难操作。”专业人士认为,因为对于其潜在的重组方来说,需要从二级市场上获取更多的筹码才能保证控股权,显然,这样做加大了其“触红线”的风险。 曾经的“香饽饽”如今却成为重组“老大难”,此类重组或需更多智慧。 多家重组公司退出配套融资 擦边球不好打 管理层对并购重组方案构成借壳上市的方案,其配套融资审核会趋严。当然,对于取消了配套融资的并购方案,可能会在审核进程上有所“加快”,“这是有先例的,比如新海宜(行情 股吧 买卖点)。”有上市公司称,并表示能够加快审核进程,也是公司选择放弃配套融资方案的原因之一。 并购重组配套融资,近来表现得有点“围城效应”。 继西藏珠峰董事会7月26日将原计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配套融资的方案调整为只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取消配套融资之后,10月15日,又有两家公司长信科技和荣之联宣布,调整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方案,而调整的结果都是:取消配套募集资金方案。 与此同时,仍有不少公司在赶赴并购重组配套融资的路上。10月15日和16日,东方日升、招商地产分别披露了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报告书(草案);而四环药业昨起停牌等待证监会就公司并购重组配套融资案的审核结果。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配套融资的“围城效应”,开始显现。 取消配套融资会越来越多? 记者粗略查阅了一下,自今年以来,先后有新海宜、西藏珠峰、长信科技、荣之联等公司选择了取消并购重组中的配套融资方案,结果是:今年5月29日,新海宜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方案完成交易并上市;西藏珠峰的方案8月30日被否;荣之联10月16日起停牌等待上会。可见,在取消了配套融资方案后,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案既有成功者,也有失意人。 但记者在采访中却获悉:“自证监会7月份发布关于并购重组配套融资问题的问答之后,据我们所知,有很多公司都有这样(即取消配套募集资金方案)的考虑。”昨日,有上市公司表示。 记者注意到,在长信科技公开披露的信息中,有这样的表述:“因环境发生变化,长信科技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方案的议案》,对本次重组方案进行调整,取消了配套融资。” 市场人士分析认为,长信科技在此表述的“因环境发生变化”,应该就是指证监会7月份的那份“问答”。在该“问答”中,证监会明确,募集配套资金的用途限于:本次并购重组交易中现金对价的支付;本次并购交易税费、人员安置费用等并购整合费用的支付;本次并购重组所涉及标的资产在建项目建设、运营资金安排;补充上市公司流动资金等。有投行人士将此理解为“管理层意在严控股东套现行为”。 同时,该“问答”还明确了不得以补充流动资金的理由募集配套资金的情况: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明显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效果明显未达到已公开披露的计划进度或预期收益;并购重组方案仅限于收购上市公司已控股子公司的少数股东权益;并购重组方案构成借壳上市。 对照此要求,昨日有的公司表示,公司负债率比较低;有的表示公司配套募集的资金本来就不多,考虑到证监会审核的时候可能会对配套募资的必要性有疑义,因此,主动放弃了配套融资方案。 为再融资而玩“财务游戏”将被卡 不过,记者发现,新海宜的案例发生在7月份证监会发布“问答”之前。 对此,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海宜选择取消配套融资方案,一是因为公司当初提出的配套融资额不多,只有5000万元;二是显露出在IPO没有开闸的情况下,管理层对融资行为严格控制的意图。 这得到了券商投行圈内人士的认同。有投行表示,当时讨论出台配套融资的时候,初衷是为了能够充分利用配套解决资金占用等等,不是像现在这样成为另一种融资渠道。并由此认为,在此类方案的审核中,今后将会注重对配套融资做更详细的论证,纯粹的补充流动资金将很难解释,名为并购实为再融资的“财务游戏”将行不通了。 据悉,在IPO停摆的情况下,券商投行纷纷转向以并购业务求生存,但一般单纯的并购业务的收入大大低于IPO,因此,在做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方案时,券商一般都设计有配套融资,以保证自身的收益。“这样做券商的收费可以达到‘小IPO’的水平。”有投行透露。 此外,据悉,管理层对并购重组方案构成借壳上市的方案,其配套融资审核会趋严。当然,另一方面,对于取消了配套融资的并购方案,可能会在审核进程上有所“加快”,“这是有先例的,比如新海宜。”昨日有上市公司称,并表示能够加快审核进程,也是公司选择放弃配套融资方案的原因之一。(上海证券报) 排名之争异常激烈 私募在转型与重组中寻找机会 今年创业板的暴涨行情成就了不少私募的业绩,在分化加大的背景下,私募排名之争也异常激烈。而对于四季度的机会,私募们已经整装待发。 私募排名之争异常激烈 前三季度,以传统蓝筹为代表的沪深300指数出现,而代表着新经济方向的创业板指数上演翻倍行情,不断创出新高,市场热点层出不穷,也造就了私募基金整体业绩的不俗表现。 私募拍拍网数据显示,股票策略私募前三季度表现相对出色,整体取得12.41%的收益,跑赢大盘,但大幅跑输创业板,79.37%私募产品取得正收益。其中,个股的精彩造就了高收益私募大量涌现,19只私募产品收益超50%,其中两只更是取得翻倍的惊人收益,61只产品收益超40%,收益超30%的私募产品更是达到129只。 受益于创业板优质个股的上涨,如乐视网(行情 股吧 买卖点)和掌趣科技(行情 股吧 买卖点)的暴涨,以及重仓的价值重估股出现翻倍行情,“粤财信托-创势翔1号”今年以来一直扮演着领头羊的角色,早早就确立了大幅的领先优势领跑排行榜。目前,该产品前三季度收益率已经高达107.2%,仍暂居榜首位置,净值已经高达1.6837。另外,在行情不好的情况下,灵活的短线操作也贡献不少净值。 从前三季度股票策略对冲基金收益排行榜来看,两私募产品以翻倍收益拉开冠军之战帷幕,“创势翔1号”仍以107.2%收益暂居榜首,“金河新价值成长一期”经过9月暴涨后以100.67%收益紧随其后。杨玉山、吴险峰、石波和徐翔等老牌私募表现出色,张云逸、杨振邦、刘强等异军突起挺进十强,私募冠军之争风云突起。 “中融信托-金河新价值成长一期”以86.19%的超高收益率毫无悬念地摘下9月股票策略私募冠军,前三季度的收益率一下飙升至100.67%,来势汹汹占据了亚军的位置,对冠军的宝座虎视眈眈。但该产品9月18日最新累计净值为0.9602,仍位于单位净值之下。其坚守多年的重仓品种银润投资自8月底开始的大爆发,接连斩获11个涨停板。 排名第三的是鸿逸投资旗下的“长安信托-鸿逸1号”,近几个月表现强劲,前三季度的收益率高达73.89%,表现同样非常出色,但该产品最新净值也低于单位净值,为0.8543. 恒复投资刘强管理的山西信托-恒复趋势1号净值大幅飙升也出现在近几个月,前三季度收益率也高达68.5%,排名第四。 今年同样异军突起的是泽龙投资旗下的“厦门信托-聚富二号”,今年以来收益率为60.62%,9月30日最新净值已经高达1.5757,排名第八。管理人杨振邦表示高收益主要是对一些有确定性成长的公司组合长期持股,重仓持有。在操作层面上有三句话:一是对好公司的股票极度乐观;二是对股市特别是中国股市极度悲观;三是对买和卖极度审慎。 老牌私募表现一样亮眼,理成资产杨玉山管理的“华润信托-理成风景2号”,今年以来取得66.38%收益暂时排名第五。龙腾资产吴险峰管理的“长安信托-龙腾9期”以61.19%收益排第七名,另外,龙腾旗下三期产品分别以52.41%、51.77%和51.33%收益排第十三、十四和十七名,整体表现出色。 明星私募尚雅投资和泽熙投资表现不俗,旗下产品挺进前十,石波和常昊共同管理的“北京信托-尚雅13期”以58.1%收益排第九名;徐翔管理的“山东信托-泽熙3期”以54.82%收益暂居第十名。 前三季度私募产品净值分化十分严重,最高收益高达107.2%,而最低收益则为-49.41%,首尾相差高达156.61%。 在转型与重组中寻找机会 不少私募基金认为,四季度虽然股指不大可能大涨,但机会仍然不少,一些面临转型或业绩拐点的传统行业存在估值修复的机会,而并购重组将贯穿整个转型期。 瑞天投资总经理李鹏表示,今年经济处于弱复苏中,资金面较为宽松,因此整体看好股市四季度上升空间,有几点需要关注的因素:第一,政策较为偏利好。今年以来已经感觉到管理层的决心,接下来只是一种如何循序渐进的过程,这种信心会反映到股市上来。受益于改革的个股仍会保持活跃;第二,新股发行(IPO)能否恢复。IPO开闸会对创业板涨幅较大、估值较高的股票产生影响,场内的资金可能会转换到其他低估值行业中,不过一些真正具有高成长性的股票仍值得关注;第三,外围经济体的影响。整体来看,外围环境在短期不会对国内股市造成较大负面影响。 针对四季度投资机会,李鹏认为,一是上海自贸区概念的进一步发酵而带来的机会,特别是可以分享自贸区红利的国企,如何进行资产注入和企业整合等,未来会慢慢明晰;二是新兴行业例如可穿戴设备领域,技术革新还在继续推动过程中,在二级市场还没有到爆发点,包括移动互联领域等改变原有生活方式的一些领域,都会形成新的产业链机会。 展博投资研究总监罗四新认为,从估值和市场表现来看,创业板股票面临调整压力,但一些面临转型机会或业绩拐点的传统行业,目前估值较低,也存在较好的投资机会。此外,节能环保股票涨幅落后,但业绩并没有严重低于预期,而且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的方向。汽车行业销量也不错,但估值整体仍然处于合理水平,这些传统产业都面临一定的投资机会。 神农投资总经理陈宇则表示,并购机会可能会伴随整个经济转型期,而并购重组比起之前已经出现了新的趋势,ST股炒作的时代过去了。现在的重组并购有两种:一种是新兴行业的爆炸性扩张行为。蓝色光标(行情 股吧 买卖点)、掌趣科技、华谊兄弟(行情 股吧 买卖点)等都是典型的代表。它们的共同点是都处于超级繁荣、快速发展的行业中,因而这些上市公司被市场赋予了很高的溢价,使得它们有条件进行并购扩张。而这种快速收购反过来又能使上市公司取得快速的扩张和发展,是一种代表性的模式。第二种会在明年变得更为时髦或同样时髦的模式是传统行业的并购。目前传统行业的转型或多或少会遇到困难。在行业萧条期,传统行业的毛利率水平就会下降,很多竞争力差的企业关闭几率就会增加。在这个时点上,传统行业中的龙头企业会利用行业寒冬来进行扩张和并购,从而提高市场占有率。 这两种重组是未来的主旋律。而这种重组显然是非常符合目前经济转轨的需求,助力于新型经济取代传统经济,和传统经济中的高效率企业淘汰低效率企业的大趋势。重组势头今年才刚刚开始,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它会贯穿整个经济转型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典型。 (大众证券报)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