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超2000元!“龙茅”暴跌 业内人士:生肖酒缺乏炒作动力 (2024-01-11)
  • 10天翻倍!长白山紧急提示风险 (2024-01-11)
  • 造纸行业旺季需求生变 业内预期四季度有望迎来上行拐点 (2022-09-08)
  • MSCI大动作!新纳入33只!“盲盒第一股”入场 富临精工、滴滴ADR遭剔除 (2022-05-13)
  • 厦门A股上市公司2021年“成绩单”出炉 63家上市厦企总营收破2万亿 (2022-05-05)
  • 密集释放利好!一大波公司发布回购、增持计划 (2022-05-05)
  • 沪市主板公司2021年实现净利润4.04万亿元 近1.48万亿元现金分红创历史新高 (2022-05-03)
  • 这21家公司净利增长翻倍 还有10家出现亏损 (2021-08-02)
  • 6月16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 (2020-06-17)
  • 639家公司预告年报业绩 预喜比例超半数 (2020-01-08)
  • 国务院宣布:219个国家级开发区建设主体可IPO上市!2.8万亿券商迎大利好 (2019-05-30)
  • 东方金钰拟卖盘脱困 中国蓝田接盘16年后回归A股 (2019-02-06)
  • 2018年97家中央企业及下属上市公司最全名单 (2018-11-20)
  • 区块链疫苗带火易联众 股票三涨停引监管关注 (2018-07-27)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多地筹划"泛自贸"游资炒作恐虎头蛇尾

    2013-10-10 16:31



    2013-10-10 07:34作者:王小伟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上海自贸区点燃了多地暗战“泛自贸”概念的热情。据不完全统计,近期有10余个省市传出积极筹划“泛自贸”改革试点方案的消息:天津东疆保税港区有意向自由贸易区转型、青岛申报创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泛自贸”概念一时间炙手可热。
      业内人士认为,上海自贸区着眼于先行先试,在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之前,其他城市不太可能都以自贸区的方式跟进。A股市场上,近期参与“泛自贸”概念炒作的资金具有明显的游资性质,相关概念股炒作很可能会“虎头蛇尾”。
      自贸杠杆撬动整体发展
      虽然多个城市都在为“自贸”而战,但其所筹备的“泛自贸区”概念与上海自贸区大不相同。上海自贸区是国际性的,开放和改革的力度空前;而天津、青岛、重庆等地所申报的“自贸区方案”均为区域性,主要是为了发挥区位优势,带动当地经济的整体发展。
      各地在争抢“泛自贸”概念的过程中,也不忘树立更大的目标。以青岛为例,《青岛市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建设纲要》首次提出,全面启动创建青岛自由贸易试验区,争取试办自由港、探索推进具有青岛特色贸易投资便利化体制创新试点等若干重要内容。目前,试点建立青岛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申请已经呈报国务院,商务部赴青调研也已经完成。
      针对自由贸易区试点,《纲要》提出推动西海岸海关特殊监管区向自由贸易试验区转型。制定青岛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工作总体方案,积极争取国家先行先试政策试点。推进青岛前湾保税港区以货物贸易海关监管模式便利化政策为方向转型建设自由贸易园区,争取自由港政策。适时调整扩大保税港区三期封关区域范围,加快建设董家口港区保税功能政策拓展区,以发展国际中转业务带动发展国际转口贸易。推进青岛出口加工区向综合保税区转型,保税港区在青岛北部郊区设立B区。研究西海岸出口加工区面向日韩试办进出口加工区的可行性。
      但申报创建青岛自由贸易试验区,只是当前青岛加快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城市的一环。根据《纲要》,青岛市将基本形成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相互融合、市场开放度与贸易便利化标准化程度较高、贸易要素集聚、贸易主体活跃、贸易设施完备、服务体系发达、法制环境完善、诚信体系健全的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功能体系。同时《纲要》明确提出打造国际“六大中心”的定位,即基本形成东北亚国际贸易口岸集散中心、国际航运综合枢纽和物流中心、国际采购与交易中心、国际转口贸易中心、国际商务服务中心、国际商业购物中心等功能架构。
      重庆“二合一”的自贸区方案则把北面的两江新区和位处南部的巴南区统筹规划,以促进市内区域平衡发展。重庆在成立两江新区之后,重庆内陆开放的门户效应已经初步显现。重庆市社科院经济所所长田丰伦分析认为,申报设立自贸园区能通过更大的开放和更深入的改革来推动重庆持续发展。自由贸易园区如若获批,重庆将取得内陆开放又一个重大战略平台及政策红利,掌握更强大的开放“杠杆”,更好地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新动力。同时重庆本地基建、港口、航运、物流等企业都会受益良多。
      多地暗战“泛自贸”概念
      上海自贸区9月29日挂牌,不仅设立了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新“模板”,也使得沿海城市跃跃欲试进军“泛自贸”概念。以中日韩自贸区为例,天津、大连、青岛、威海等多个城市都在争夺先机。
      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日前表示,上海自贸区落地对于中日韩自贸区谈判有间接的积极影响。目前,中韩自贸区模式阶段谈判结束,中韩双方同意,最终实现自由化的产品应该占全部商品税目的90%,中韩自贸区正从设想一步步变为现实。
      从区位上来说,中韩自贸区如果实质落地,中国东北部港口城市将有较大发展机会。谁能够获得中韩自贸区项目先行先试,谁就可以比其他城市获得优先发展的机遇。天津、大连、青岛等城市都在争夺中韩自贸区的先行机遇。
      以天津为例,知情人士透露,早在2007年天津东疆保税港区一期封关后,天津就将自由贸易港区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天津市副市长崔津渡近期曾表示,天津已经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东疆保税港区进一步推进融资租赁业”的方案,未来东疆将在会计核算、加速折旧、税收政策、外汇、外债以及跨境人民币使用方面有新的改革。有分析认为这或是在为天津备战中韩自贸区作准备。
      青岛市商务局近日表示,《青岛市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建设纲要》已正式发布。明确指出,实现中日韩自贸区服务贸易开放政策试点工程跨越发展。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力争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中所涉及的金融、保险、证券、物流等服务贸易领域开放试点政策在青岛先行先试。重点推动金融创新与合作,积极引进日韩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加快韩元挂牌交易试点城市建设、扩大汇兑业务规模,积极争取日元挂牌交易试点,扩大人民币和韩元、日元贸易结算范围,建设区域性韩元和日元结算中心。
      除了中日韩自贸区外,多省市也在暗战其他“自贸概念”。据报道,厦门自贸区方案正在策划中,名称暂拟为“厦门对台自由贸易园区”,该区在行政、投资、贸易、金融及法制等方面的规划,将会全面参考上海自贸区模式,包括园区内利率市场化及资本账户自由化等。
      重庆市政府日前表示,正在积极进行重庆自贸园区方案的论证和完善。由于重庆市的经济格局北热南冷,此前曾经存在两个不同的分别涉及两江新区和巴南区的“自贸区”版本。目前重庆市已基本确定采取“二合一”打捆申报的方式,以两江新区为主,巴南区配合,两地都会有部分区域进入筹划的自贸园区申报范围。

      警惕游资炒作虎头蛇尾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各地纷纷加入“战团”,但各地“自贸区”的优势产业不尽相同。例如,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的优势在于矿产和原油贸易,青岛发布的《纲要》则强调电子商务、发展环境优化工程。由于“泛自贸区”有利于撬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整体而言,区内几乎所有公司均有望受益。
      然而,区内公司受益的直接程度有所不同。以青岛为例,鉴于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设立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实验区已经被提上日程,业内预计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内的上市公司(如澳柯玛、青岛金王等)将率先“中彩”,青岛啤酒等公司或随着临港等优势逐步发挥而带来业绩提升。
      当然,上市公司是否真正受益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与对上海自贸区的看法不同,相关人士对“泛自贸化”的看法已经出现分歧,重庆、天津等申报城市态度较乐观,而“场外”分析人士多保持谨慎。有重庆学界人士认为,虽然国内有不少城市在申报设立“自贸区”,但从国家区域均衡发展战略考虑,以及重庆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一个直辖市的有利条件而言,重庆很可能成为第二个获批的城市。
      与此同时,一位不愿具名的政府人士表示,上海自贸区是新一届政府力推的,着眼于先行先试,实践经验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摸索,在没有完全成功之前,很难进一步推广。其他城市和省份的相关改革也将推进,但应该不会以自贸区的方式进行。
      上海一私募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日前参与天津板块等“泛自贸”概念炒作的资金带有明显的游资性质,对概念股的炒作很可能会“虎头蛇尾”。市场一旦出现新热点,而各地申报自贸区工作没有实质进展,相关公司股票可能会出现较大幅度回调。

        广东积极筹划 香港期望参与
        粤港澳自贸区推进思路初露端倪
      □记者 张莉
      
      伴随上海自贸区建设升温,珠三角地区有关筹划自贸区方案的消息也成为市场关注焦点。香港方面多次明确表态,希望能够加速与内地合作,争取共建区域性的粤港澳自贸区。
      实际上,广东省各级地方政府未明确提出围绕“海沙琴”三大战略平台建设自贸区的方案,但据消息人士透露,相关部门已就粤港澳自贸区建设的问题进行前期调研。业内人士表示,广东联合香港的确有申请建立自贸区的优势,但具体方案恐怕要等到上海自贸区总结出相关经验后才能确定。
      香港渴望融入珠三角
      区域性自贸区建设正在成为粤港澳合作平台新的重要议题。10月7日,香港与内地经贸合作咨询委员会正式成立,就加强香港与内地在经济贸易及相关范畴所需要的政策提供专业建议。咨委会主席苏泽光表示,委员会将就支持业界进一步拓展内地市场,并全面落实贸易自由化与投资便利化进行深入探讨,其中包括前海、南沙、横琴等地与香港共同发展的机制和模式等自贸区平台建设内容。
      针对珠三角区域建设自贸区的方案已经被广东省、香港特区政府高层证实处于筹划阶段。广东省省长朱小丹9月16日在粤港联席合作会议第十六次会议结束后表示,未来粤港合作的重点之一就是双方将进一步推进南沙、前海、横琴这三大粤港澳合作平台的建设,考虑设立融三大平台为一体的区域性的粤港澳自由贸易区。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也表示,香港与内地的经贸合作中,粤港合作范围最广、优势最明显,对于粤港澳自贸区的建设,香港将积极参与、共同谋划,争取实现互惠互利。
      据介绍,规划中的粤港澳自贸区将充分发挥港澳在国际经济中的突出地位和优势,实施各项自贸区政策,推动更多高端资源向自贸区集中,让香港高端服务业发展获得新空间和新平台,以此带动珠三角乃至华南地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质量的战略性提升。朱小丹强调,仍在筹划的粤港澳自贸区是一个区域性的自贸区,与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国际性定位不同。
      对于上海自贸区的启动及对香港的影响,不少港媒、香港业内专家建议,需要加速与珠三角的合作步伐,提升自身的区域优势与竞争实力。据接近深圳前海管理局的相关人士透露,近期深港官员就前海金融政策和香港战略部署展开多次研讨,双方在金融领域的合作明显提速,前海平台有望吸引更多来自香港区域的国际金融机构入驻。据统计,目前已有137家港资企业入驻前海,注册资本达185亿元。
      广东有望紧跟上海步伐
      尽管具体的申报方案并未被官方明确披露,但坊间已经盛传广东三大战略平台“一园三区”的初步方案,包括共同筹建粤港澳自贸区的范畴划定、定位及功能等相关内容。有媒体报道援引消息人士指出,广东版的自贸区初步方案除了包括“海沙琴”三大平台之外,广州白云空港也被纳入其中。上述土地面积已经远超上海自贸区的28.78平方公里。根据初步方案,广东版自贸区仍锁定粤港澳合作,其中前海主要涉及金融业合作领域,横琴则主要在服务贸易领域,南沙在货物贸易领域发挥优势,而白云空港则作为重要的航空枢纽。
      在业内人士看来,广东有能力接棒上海,成为下一个自由贸易区试验区域。据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林江分析,广东在探索珠三角综合改革领域方面力度较大,同时借助与港澳合作的传统优势,建设珠三角区域的自由贸易区有一定优势。粤港澳自由贸易区建设关键要实行差异化分工,形成三大平台各具特色的自由贸易区域。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指出,从地理优势来看,广东毗邻香港全球最大自由贸易港,若形成自贸区也将定位面向港澳,有利于推动金融领域的进一步开放。
      尽管有关粤港澳自贸区筹建的消息频出,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三大平台以及粤港澳三方共同筹划一个区域性的自由贸易区建设仍有较大难度。一方面,广东、香港、澳门涉及三地,不少地方规则和政策需要协调,也存在较多法律细节上的突破;另一方面,包括广东三大战略平台在内,各类政策和利益的协调难度也非常大,同时广东还需要处理好与港澳之间的关系,自贸区筹划的进度可能会受拖累。更普遍的说法是,自贸区试验并不会马上遍地开花,珠三角区域自贸区方案能否获批仍需视上海自贸区运行成效而定。

        东疆保税港区紧盯上海经验
        飞机租赁业务或迎发展机遇
      □实习记者 苏文龙
      
      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主任张爱国9日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自贸区成立目的之一是要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后期发展将参考上海自贸区做法。
      然而,天津当地企业对开展自贸区试点较为乐观。据报道,近日天津港董事长于汝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天津成为第二个被批的自贸区可能性比较大。他认为,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已经形成了比较好的基础。另外,天津如成立自贸区不仅利好京津两城,也将惠及更大范围内的环渤海经济圈。
      2006年8月31日国务院批复设立天津东疆保税港区,作为国内面积最大的保税港区,东疆保税港区发展迅速。2011年5月,国务院批复《关于天津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方案》,明确东疆保税港区可在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国际航运税收政策、航运金融和租赁业务创新四方面开展试点以及在建立自由贸易港区进行探索的定位。
      在保税港区产业发展方向上,业内最看好飞机租赁业务。相关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依托天津港和空港经济区的优势,东疆保税港区大力发展飞机租赁业务既是发挥自身优势,也是与上海自贸区错位发展。
      上个月在天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航空金融发展(东疆)国际论坛上,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忠东表示,截至2013年9月26日,在东疆保税港区注册的租赁企业达505家,其中飞机租赁企业达346家,飞机租赁企业三年间年均增长超过100%。天津市常务副市长崔津渡也认为,未来航空金融业将呈现爆炸式增长。东疆保税港区的飞机租赁业务或迎来更大发展机遇。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1,958,106, 栏目计数: 6,141,736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