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超2000元!“龙茅”暴跌 业内人士:生肖酒缺乏炒作动力 (2024-01-11)
  • 10天翻倍!长白山紧急提示风险 (2024-01-11)
  • 造纸行业旺季需求生变 业内预期四季度有望迎来上行拐点 (2022-09-08)
  • MSCI大动作!新纳入33只!“盲盒第一股”入场 富临精工、滴滴ADR遭剔除 (2022-05-13)
  • 厦门A股上市公司2021年“成绩单”出炉 63家上市厦企总营收破2万亿 (2022-05-05)
  • 密集释放利好!一大波公司发布回购、增持计划 (2022-05-05)
  • 沪市主板公司2021年实现净利润4.04万亿元 近1.48万亿元现金分红创历史新高 (2022-05-03)
  • 这21家公司净利增长翻倍 还有10家出现亏损 (2021-08-02)
  • 6月16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 (2020-06-17)
  • 639家公司预告年报业绩 预喜比例超半数 (2020-01-08)
  • 国务院宣布:219个国家级开发区建设主体可IPO上市!2.8万亿券商迎大利好 (2019-05-30)
  • 东方金钰拟卖盘脱困 中国蓝田接盘16年后回归A股 (2019-02-06)
  • 2018年97家中央企业及下属上市公司最全名单 (2018-11-20)
  • 区块链疫苗带火易联众 股票三涨停引监管关注 (2018-07-27)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不死鸟传奇延续 ST板块成年内明星

    2011-09-03 15:08



    作者:邓飞   来源:证券时报  2011-09-03 08:53:00



      8月A股市场暗流涌动,上证指数重心进一步下移,全月收跌近5%。然而,在国海证券(000750)(原名SST集琦)、ST兰光(000981)(原名*ST兰光)、象屿股份(600057)(原名*ST夏新)、ST鲁北(600727)等接连4只暂停上市个股的恢复上市后的大幅上涨,以及*ST盛润A(000030)等重组成功个股的惊艳表演,ST板块的炒作再度风生水起。统计显示,在今年以来的震荡行情中,ST板块整体涨幅达到12.72%,荣登各板块涨幅榜的榜首,成为弱市一颗耀眼的明星。

      8月9日,国海证券成功借壳SST集琦上市,成为第16家上市的券商股,耗时逾4年半的国海证券借壳上市计划终获成功。投资者们也在上市首日迎来了近200%的涨幅,率先打响8月不死鸟复活赛第一枪。

      无独有偶。暂停上市长达27个月的*ST夏新一次性摘星、摘帽,并更名为象屿股份于8月29日恢复上市。当日不设涨跌幅的象屿股份大涨99.5%,换手率31%,成交金额6.2亿元,最终收于7.94元,但股价次日未能延续首日强势,收盘逼近跌停,近期维持在7元附近震荡。

      而在此期间,ST兰光、ST鲁北等“不死鸟”的相继回归,同样引发市场的高度关注。此外,8月10日,*ST盛润A经历了两年的破产重整,近一年的重组顺利回归,*ST盛润通过换股吸收合并富奥公司成功转型为以汽车零部件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复牌首日即一字板涨停,随后连续14个交易日涨停轻松翻番。

      而股改加重组题材的股票更是这一明星队伍的主角。除上述4只不死鸟复活后基本实现翻番外,8月18日,停牌仅两月的*ST光明(000587)实施股改对价并复牌,当日该股以高达129%的涨幅收盘。随后连续三天涨停气势如虹,本周四更是创出15.63元的复权后反弹新高。算上该股6月中旬的5个涨停板,该股较股改启动前的股价已上涨了220%之多。而停牌超过5年的S*ST圣方,也在今年7月完成了“凤凰涅槃”。在新华联(000620)成功借壳之时,该股首日的涨幅则达到了惊人的799.15%。

      值得注意的是,在令人膛目结舌的ST盛宴背后,隐现的是超级牛散们赚得盆满钵满。

      名气最大的当属潜伏*ST夏新的“ST专业户”吴鸣霄,其持有*ST夏新450.58万股,而其进入的时机也把握得极为精准——于2008年四季度进入*ST夏新。在此期间,*ST夏新的价格在1.09元至2元之间,处于历史的低位。以*ST夏新(现更名为象屿股份)复牌首日收盘价7.94元计算,吴鸣霄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投资回报约4至7倍。

      2008年四季度杀入ST兰光的张亚萍同样效率很高。其40.5万股的买入均价仅为3.462元。随后2009年一季度其继续加仓ST兰光21.22万股,均价每股约4.59元,一举跃居为第二大流通股股东。其通过股改又获得19万余股,持股量升至80.236万股。时至今日,这部分股票市值高达1042.27万元。而张亚萍的持股成本仅200余万元,豪赚4倍。

      赚得最狠的牛散当属尹作慧。其是*ST光明今年一季报中的第二大流通股股东,持股167.4万股。因该股今年6月中旬的一次复牌连续涨停,因此,推断其继续持股的可能性极大。若以停牌前的股价计算,尹作慧投入约为2000万元。而至本周五收盘,*ST光明复权后的股价上涨了近220%。也就是说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尹作慧净赚了4400万元。

      分析人士指出,超级牛散们对重组股的独具慧眼及入股时机的精准把握,与其错综复杂的信息网不无关系,加上多年资本市场的运作早已深谙此道。至于是否涉及内幕交易,则说法不一。

      就半年报的整体业绩来看,ST板块的163家上市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18.12亿元,同比增幅达到185.96%,业绩普遍出现明显好转,这也为下半年ST股的另一大戏——摘帽摘星创造了条件。有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有35位超级牛散换股新进ST股,其中包括老牌牛散邹瀚枢、赵建平,还包括新生牛散江南、顾洁、谷苍的最新加入。阳光私募也紧随其后,二季度共现身10只ST股的前十大流通股名单。

      与此同时,素有“重组王”之称的明星公募基金经理王亚伟也显示出其对ST股票的精准把控能力。根据华夏基金近期披露的基金半年报,在*ST太化(600281)和*ST松辽(600715)暴跌之前,王亚伟就已进行了大幅减仓。另一方面,对于提前埋伏并获取巨额收益的中航电子(600372)(原名ST昌河)和山西焦化(600740)(原名*ST山焦),王亚伟也进行了清仓,获利颇丰。有趣的是,去年四季度华夏系众基金在王亚伟的带领下大举杀入的ST张家界(000430),也如期在一季度完成资产重组,华夏系因持股高达1743万余股而获利丰厚。

      有投资者不禁质疑,为何牛散和机构们屡屡在ST股上获得超额收益?虽然其有强大的投研团队做支撑,但是其背后所反映的信息不对称也一直为投资者所诟病。利益人士往往能提前得知相关利好,精准把握时机,普通投资者显然做不到,只能选择跟风。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对内幕交易监控机制的不健全也让相关人士有机可趁。

      有迹象显示,退市机制的不健全正是ST股炒作的护身符。有市场人士指出,在A股这个只进不出的神奇市场,ST股永远不会OUT。一些上市公司深谙此道,戴帽戴星不可怕,只要不连续三年亏损,哪怕永远保持微利都可以,就算不幸暂停交易了,壳资源对很多企业来讲依然诱人,浴火重生并不是什么难事。牛散和机构们正是抓住了这个特点,不断创造着财富暴涨的神话。二级市场不断失血的同时,ST板块成为投机者的天堂,只看价格不看价值,有题材有资金即可狂欢到底。

      值得一提的是,证监会并购重组新规已于今年9月1日正式实施,新规对借壳上市做出了新规定,抬高了门槛,目的就是遏制ST股凭借壳资源在资本市场上兴风作浪。不过,新规的出台后效果到底如何?否能HOLD住疯狂的ST炒作?还需拭目以待。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1,958,305, 栏目计数: 6,141,804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