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五年内打造千亿级医药销售航母 2011-05-06 08:37
作者:王颖春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11-05-06 07:39:00 5月5日,我国药品流通行业“十二五”规划纲要终于应声落地。商务部描绘“五年千亿”的蓝图,必然意味着拥有1.3万多家企业的药品流通行业整合大幕即将拉开,上海医药(601607)、九州通(600998)等药品流通上市公司拥有资金优势,可能在这场大潮中占得先机,有机会成为中国的“麦卡森”。 政策催生中国“麦卡森” 纲要指出,到2015年要形成1-3家年销售额过千亿元的全国性大型医药商业集团,20家年销售额过百亿元的区域性药品流通企业,药品批发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批发总额85%以上,并且鼓励药品流通企业通过收购、控股等方式做强做大。 该政策是在国内医药流通市场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出台的。根据商务部提供的数据,截至2009年,全国共有药品批发企业1.3万多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2149家,全国药品流通行业从业人员约400万人,全国药品批发企业销售总额达到5684亿元,10年间年均增长15%;零售企业销售总额1487亿元,年均增长20%。未来伴随我国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升,人口老龄化及新医改进程加速,医药流通行业增长前景广阔。 尽管如此,但制约行业发展的问题仍然突出。可以对比的是,截至2009年底,美国药品销售额占世界药品市场份额的40%以上,但批发企业总共只有70家;德国目前仅保留了10个大型药品批发企业,其中前3家占国内市场份额达60%。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药业批发前三强仅占全国销售总额的20%,零售前三强仅占全国的5.6%。行业集中度和流通效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举例说明,全国最大的国有医药流通企业国药股份(600511)2010年营业收入为591亿元,全国最大的民营医药流通企业九州通(600998)的这一数据为213亿元,而美国最大的医药流通企业麦卡森,2010年的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美元,前后相差10余倍。 早在今年两会期间,商务部相关官员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就表示,出台该纲要的核心要义即是调整行业结构,提高药品流通行业集中度,加快企业兼并重组。 事实上,药品流通行业的兼并重组已经在去年有所显现。先有华润医药、新上药等医药商业公司在全国重点区域开始酝酿跑马圈地,随后国资委宣布中国出国人员服务总公司整体并入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五年医药流通行业即将迎来大规模兼并重组浪潮。原因有二:一是医药流通行业的低毛利率特征必然要求企业实现规模化效应,目前医药流通行业的平均毛利率仅为5%-6%之间。二是随着医改的逐步深入,越来越透明的行业已经使中小医药流通企业渐失生存土壤。这背后,孕育的将是巨大的投资机会。 该趋势已有数据支撑。据相关统计,从2003年至2008年排名前三的医药商业企业市场份额不断上升,从12.7%上升到20.1%,而第四至第十的企业市场份额增长并不明显,第十一至二十的企业市场份额还出现了小幅下降。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