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鞍钢本钢合并紧锣密鼓 具体实施方案尚未出台 2003-10-06 17:55
证券时报财经周刊/马智 宋晨光 辽宁省钢铁企业管辖关系复杂,既有中央企业,又有省属、市属企业,给资产重组造成了巨大障碍,如果处理不好有关各方的利益关系,重组很难成功。 辽宁省从2000年底开始酝酿的钢铁业重组,在今年初抚顺特钢集团与大连钢铁集团公司共组建的新特钢集团成立后,鞍钢 、本钢的合并重组工作在8月终于开始启动,尽管具体的实施方案尚未出台,但我们已看到了鞍钢 、本钢即将开启的合并大幕。 各部门忙调研 一年前,就传出了鞍钢、本钢酝酿重组,组建集团的消息。近几个月,辽宁省省长薄熙来在香港、在江西、在大连和沈阳,数次在公开的场合里提及鞍钢、本钢要组建大集团。上个月,鞍钢集团总经理刘玠也透露,为把辽宁的钢铁企业做大做强,鞍钢和本钢这两家辽宁最大的钢铁企业,正在酝酿重组。 9月15日,记者在辽宁省经贸委冶金工业办公室看到了《关于组建鞍本钢集团的筹备工作方案》,在这份4页的筹建工作方案里,对组建鞍本钢集团总体方案的框架、组织领导及工作的进度做了较为详尽的安排。方案中提到,具体牵头负责此次经贸委工作的是辽宁省经贸委,而组建方案则由辽宁省经贸委汇同辽宁省财政、劳动、国资、国土、计划、民政、税务和工商等部门共同提出。从方案中可以看出,辽宁省政府对组建鞍本钢集团极为重视,时间进度的要求也相当急迫。 对于组建鞍本钢集团的必要性、组建方式以及若干问题将如何处理?辽宁省经贸委的有关人员没有正面回答记者的提问,该人士强调说,下一步怎么走,还没有具体的时间表,还是个未知数。 鞍山市经贸委王安革告诉记者,与这次中央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做为国策不谋而合的是,鞍山市在今年上半年就提出了营造“鞍钢经济圈”的思路,即举全市之力支持鞍钢建设1500万吨钢基地,进一步做大做强主业,实现迈入世界先进钢铁企业行列的目标。支持鞍钢对56户全资子公司和直属企业主辅分离;对二级集体企业392户,职工16.3万人走向市场,发展非钢产业。地方企业积极主动接受鞍钢产品的辐射,拓展精深加工领域,拉长钢铁产业链,力争在建筑型钢、镀涂薄板、工程焊管等钢材深加工产业链上有大的作为。”显然,鞍山市的这一做法,对下一步的组建鞍本钢集团大有裨益。 辽宁省经贸委有关人士十分肯定地说,无论调研结果如何,组建鞍本钢集团是一定要做下去的,因为只有重组才能使辽宁省由钢铁大省变为钢铁强省。同时该人士承认,重组工作是十分复杂的过程,国家要出台相应政策予以支持,否则困难极大。 做大辽宁钢铁业 辽宁素有“钢铁大省”之称,2002年钢产量2000万吨,位居全国第二。省内有鞍钢、本钢、抚钢、大钢、沈钢、凌钢等国内知名钢铁大厂,中小钢厂更是遍地开花。对此,业内人士早就颇有微辞::一个辽宁省为什么要搞这么多的钢铁企业?如果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这些企业早就联合了。辽宁省重组钢铁企业的基本目标是整合现有的资源,达到最优配置,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借鉴国外钢铁业发展史,合并重组是辽宁省钢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辽宁省经贸委冶金工业办公室的一位人士如是说。 整合辽宁省的国有钢铁工业,使之做大、做强是辽宁省政府长久以来的愿望。 2000年底,辽宁省曾提出重组钢铁企业,建钢铁强省。当时的设想是成立以本钢为核心,包括凌钢和新抚钢的辽宁普钢集团公司以及成立以抚钢、大钢、本钢特钢为核心的辽宁特钢集团公司,这一计划把中央企业鞍钢排除了在外,但这一计划并未实施。2001年3月,辽宁省省长薄熙来提出辽宁省国企改革要“扶强做大”,尤其强调要充分发挥辽宁省在钢铁等传统产业方面的优势。5月,他表示,计划将省内的鞍钢、本钢、大联钢铁及抚顺特殊钢四大钢铁公司,以鞍钢为核心重组成一个大型钢铁集团,重组后的钢铁集团年产钢量将达1000万吨,规模仅次于宝钢集团。但由于体制上、人员安置上及协调各方利益关系上等各种原因,这一重组计划在2001年10月陷入了困境,最终搁浅。 正如一位钢铁业权威人士所说,辽宁省钢铁企业管辖关系复杂,既有中央企业,又有省属、市属企业,给资产重组造成了巨大障碍,如果处理不好有关各方的利益关系,重组很难成功。 现实的结果正好被这位人士言中,导致此次钢铁业重组搁浅的原因正是由于无法平衡的各方利益关系。本钢集团一高层人士向记者透露:鞍钢与本钢在地方的位置可谓举足轻重,是地方财政收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钢铁企业缴纳的增值税1/4归地方,3/4归中央。如果重组成一个更大的企业,税款怎么交,涉及到中央和地方的利益问题。鞍钢是中央直属企业,所得税交给财政部,本钢是辽宁省的市辖企业,所得税交各自所在市。但如果鞍钢本钢完成合并,新的钢铁集团毫无疑问将变成中央企业。这就意味着本溪等市会失去相当大的一笔财政收入。这个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地方政府肯定不会将自己的钢铁企业拱手相让。 有分析人士认为, 辽宁省的钢铁业重组由政府主导,并不是企业的自发行为,被兼并企业管理层对重组一事并不热心,相反还有抵触情绪。道理很简单,一旦被兼并,现在的管理层肯定会有较大变动,这是重组工作的另一方面阻碍。 在中央的支持下,辽宁省钢铁业重组开始了破冰之旅。2002年初,辽宁钢铁业重组格局终于确定:一是实施鞍钢与本钢的合并,从而将诞生一个和宝钢并驾齐驱的超级钢铁集团;二是由抚顺特钢集团与大连钢铁集团公司共同组建辽宁特钢集团,成为国内特种钢的霸主。 今年1月15日,经过一年多的酝酿筹备,抚顺特钢集团与大连钢铁集团公司的重组终于瓜熟蒂落,正式挂牌成立辽宁特钢集团,真正实现了强强联合。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鉴于辽宁特钢集团的组建方式是由大连钢铁集团公司的全部资产和抚顺特钢集团的主要优良资产重组而成,这次组见鞍本钢集团也许会采用这种方式,即以鞍钢的全部资产和本钢的部分优良资产共同组建新的集团。 辽宁省经贸委有关人士告诉记者,钢铁业的合并重组最难的是人员的安置,资产重组相对容易。从抚顺特钢集团与大连钢铁集团公司的重组看,人员的安置还是成功的,没有引起震荡,现在企业人员从最初的2万人减到了7000人,真正做到了减员增效,重组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了。 据悉,鞍钢目前已实现人均产钢250吨以上,本钢目前人均170-180吨左右,这一数字距国外先进的钢铁企业还有距离,因此,合并后的鞍本钢集团还要在减员增效上下工夫。“尽管这与政府正在实施的再就业工程相矛盾,但这是鞍本钢集团能跻身世界先进钢铁企业的必要条件,也最终能保证重组目标的实现。”辽宁省经贸委一位人士说。 抚顺特钢集团与大连钢铁集团公司的重组的成功给辽宁省钢铁业的下一步重组开了个好头,因此,鞍钢、本钢的重组也就势在必行。鞍钢是中国第二大钢铁企业,而本钢的钢产量中国排名在第五位。两家公司的合并后,新公司钢产量达1600万吨,将与上海宝钢相匹敌;销售收入将达到700亿元,将比肩宝钢。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