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碳市场运行将满60天成交额4.2亿元 下一步建议从四方面发力 (2021-09-13)
  • 美国人对全球商品胃口大开,是机遇也是挑战 (2021-06-30)
  • 中国最大两栖飞机AG600成功完成转场 准备水上首飞 (2018-08-29)
  • 为基建“充值” 万亿元专项债加速发行 (2018-07-25)
  • 22家房企亮出2017年成绩单 合计销售2.92万亿元增长逾五成 (2018-01-08)
  • 水泥价格五个星期大涨21% 武汉贵州两行业协会发文要求限价 (2017-12-10)
  • 膜压板解决定制家具多个弊端 (2017-12-10)
  • 两大煤企率先降价 煤价将回归合理区间 (2017-05-04)
  • 成品油迎来年内最高涨幅 炼化企业与加油站一喜一忧 (2016-10-20)
  • 北京政府搬迁通州传闻潮涌 拆迁工作小组即将进驻 (2015-06-15)
  • 免征购置税政策落地 新能源汽车仍需政策“施肥” (2014-07-10)
  • (新三板)双杰电气年产值将突破10亿元 (2014-01-15)
  • 中国32个城市群建设路线图浮现 预计2030年建成 (2013-12-17)
  • 特斯拉中国站上线 25万可预订电动车 (2013-12-17)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商品及期货 >> 商情信息 >> 产品

    全球粮食危机“魅影”浮现
    部分农产品期货价格创两年半新高
    2011-01-14 09:29


    作者:韩万宁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11-01-14 08:35:00


        2011年1月12日,受利多的美国农业部农产品月度供需报告刺激,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玉米、大豆期货大涨至两年半来的新高。在全球粮食供需失衡且恶劣天气不断频发的大背景下,持续走高的粮价已引发了爆发新一轮全球粮食危机的担忧。

      美国库存意外下降点燃涨势

      12日,美国农业部公布了例行的月度供需报告。报告预估美国2010年玉米产量同比下降4.9%至124.47亿蒲式耳,低于市场预期的125.02亿蒲式耳均值,从而导致2010/2011销售年度的玉米期末库存量只有7.45亿蒲式耳,是近15年的最低水平。同时,农业部还将全球玉米的库存预估下调至4年新低的1.27亿吨。

      美国2010年大豆产量也被调低1.4%,至332.9亿蒲式耳,期末库存为1.4亿蒲式耳,比此前的估值下降2500万蒲式耳。

      受此报告刺激,CBOT玉米主力3月合约当日大涨24美分,收于每蒲式耳6.31美元,涨幅4%;大豆3月合约则大涨58美分,收于每蒲式耳14.15美元,涨幅4.27%。两者双双创下自2008年7月以来的新高。而受玉米、大豆带动,小麦期货也止跌反弹。

    恶劣天气推波助澜

      2010年夏天,俄罗斯的高温大旱天气导致该国粮食生产遭遇危机,普京政府宣布禁止粮食出口,直接引发了全球小麦以及其他农产品的一轮暴涨。

      进入2011年以来,目前全球各地不断爆发的恶劣天气,继续成为推高全球粮食价格的重要因素。

      在全球产粮大国澳大利亚,始于2010年末的洪水灾害仍在肆虐,并已经对其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由于洪水和潮湿的天气不利于新南威尔士州南部的谷物收割,许多小麦已经降为饲料级。而最新消息显示,昆士兰州最大的谷物运输港口布里斯班港的一处码头已被迫停止谷物出口。

      在全球第二大玉米出口和第三大大豆出口国阿根廷,拉尼娜现象导致该国天气持续炎热并引发旱情,玉米、大豆播种放缓并阻碍生长。对此,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表示,该组织对当前气候活动的不可预测性感到担忧,并称“如果阿根廷的干燥天气演化成干旱或是北半球小麦作物出现冻死,全球粮食价格可能会继续上涨。”

      极端天气的存在暗淡了市场对粮食产量的预期。美国农业部在其月度报告中,已将澳大利亚2010/2011年度的小麦产量由2550万吨下调至2500万吨,出口预估则由1500万吨下调至1350万吨。而阿根廷玉米、大豆的产量则分别由2500万吨和5200万吨下调至2350万吨和5050万吨。业内知名刊物《油世界》更是预计阿根廷的大豆产量将低至4300万吨。

    警惕粮食危机重现

      全球粮食价格不断上涨已经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世界银行13日在北京发布的最新《2011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发展中经济体目前面临食品价格攀升的危险。

      世行全球宏观经济学部负责人安德鲁·伯恩斯警告说,过去几个月主要农产品价格呈两位数上涨,给贫困国家居民造成压力。如果全球食品价格随其他主要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涨,就难以排除2008年粮食危机的情景重演。

      2008年,高油价、全球食物需求的增长以及一些地区的粮食歉收的因素综合,在较为贫困的进口国对粮食价格形成强劲的推力,并且在部分贫穷国家引起了粮食短缺甚至引发了民众暴动。

      本月初,联合国粮农组织也指出,该组织的农产品价格基准指数大幅上涨,创下名义新高,超过了2007至2008年粮食危机时的水平。

    高粮价卷土重来 中国恐难独善其身

     □柴宁

     

     近日,国际部分粮食品种价格再创新高。据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发布最新报告,粮食价格指数已经达到1990年以来的名义新高,在过去半年的时间里价格上升了32%,甚至超过了2008年粮食危机时的水平。面对全球粮价持续走高的趋势,中国恐怕也难以独善其身。

     粮食属性“金融化”

     虽然电影《2012》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是近年来人们能够明显感受到地球的异样变化,全球极端恶劣天气正明显增多。2010年,俄罗斯一场大火成了本轮农产品大牛市的导火索。虽然目前大火已熄,牛市得以降温,但是当前阿根廷旱灾、澳大利亚洪灾、北半球低温又给市场扔出了一个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这些灾害对全球粮食供应或将构成严重威胁,这种隐忧也成为推动后期粮价上涨最主要的可能性因素。

     另外。流动性泛滥正在成为一个长周期、全球性的经济现象。美联储兑现了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油价、金价等大宗商品价格均大幅上涨,输入性通胀压力达到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高点。这一年游资身影频繁现身,流动性泛滥背景下的粮食属性“金融化”成为推高粮价的最大推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随着生物能源发展的不断推进以及粮食作为商品在资本市场中的运作,粮食“金融化”的属性越来越明显和突出,与金融市场的关联度越来越紧密。粮食期货在一定时间内被大量热钱肆意炒作,不仅放大了粮食的实际价值,同时也加剧了粮食本身供求关系转变的不确定性和粮价的波动性。

     国际影响将不断冲击国内粮价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以不到全球10%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粮食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在国际粮价高企的时候,要保持中国粮食价格的稳定和供需的平衡,关键的着眼点还是在国内。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实行高度自给的粮食安全政策,但是仍有部分粮食产品依赖于国际市场,中国2010年的粮食进口量显著增加。中国海关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1月份,中国谷物进口量达到551万吨,同比增长106.3%。同时,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加剧,虽然2010年中国大部分粮价涨幅与国际市场还存在一定差距,但是如果进口量仍继续增加,则国际影响将会不断冲击国内粮价。

     由于粮价上涨很容易推动物价结构性上涨,因此中国政府将调控粮价视作是物价调控的重中之重。近来为应对通货膨胀,中国政府打出调控物价“组合拳”收效甚佳,国内粮价出现短期回落。

     但是长期来看,仍有一些推动粮价上涨的因素不容忽视。首先,国际粮价牛市热情并未真正退去,由于定价权不在自己手中,中国自然不能独善其身;其次,原油价格已突破每桶90美元大关,高油价时代粮食种植成本将维持高位;同时,国内天气仍特别值得关注,山东部分地区已多个月雨雪未见;另外,从近几年的农业政策来看,政府支持粮价稳步上涨,有利于农民增收;此外,可用耕地、可耕地之人逐渐减少,农民惜售在近几年表现得越发严重。综合来看,潜在利多因素仍在,2011年的农产品牛市或将“多飞一会儿”。(作者为中华粮网高级分析师)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0,425,572, 栏目计数: 526,732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