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超2000元!“龙茅”暴跌 业内人士:生肖酒缺乏炒作动力 (2024-01-11)
  • 10天翻倍!长白山紧急提示风险 (2024-01-11)
  • 造纸行业旺季需求生变 业内预期四季度有望迎来上行拐点 (2022-09-08)
  • MSCI大动作!新纳入33只!“盲盒第一股”入场 富临精工、滴滴ADR遭剔除 (2022-05-13)
  • 厦门A股上市公司2021年“成绩单”出炉 63家上市厦企总营收破2万亿 (2022-05-05)
  • 密集释放利好!一大波公司发布回购、增持计划 (2022-05-05)
  • 沪市主板公司2021年实现净利润4.04万亿元 近1.48万亿元现金分红创历史新高 (2022-05-03)
  • 这21家公司净利增长翻倍 还有10家出现亏损 (2021-08-02)
  • 6月16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 (2020-06-17)
  • 639家公司预告年报业绩 预喜比例超半数 (2020-01-08)
  • 国务院宣布:219个国家级开发区建设主体可IPO上市!2.8万亿券商迎大利好 (2019-05-30)
  • 东方金钰拟卖盘脱困 中国蓝田接盘16年后回归A股 (2019-02-06)
  • 2018年97家中央企业及下属上市公司最全名单 (2018-11-20)
  • 区块链疫苗带火易联众 股票三涨停引监管关注 (2018-07-27)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重组大幕再开启 推动三家集团整体上市

    2011-01-13 09:52


    作者:黄淑慧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11-01-12 22:54:00
     

     

      进入2011年不到两周,上海国资系统就有两家上市公司发布了重组进展公告。1月11日,广电信息(600637)公告,东方传媒集团将成为其新的控股股东,并将旗下百视通等新媒体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就在同一天,上海家化(600315)也公告宣布了其控股股东上海家化集团的改制方案已报上级有关部门审定。

      新一轮的上海国资国企重组大幕再次开启,速度丝毫不亚于前几年。在12日召开的2011年上海市国资国企工作会议上,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在2010年已实现30.5%证券化率的基础上,2011年上海将进一步按照“市场化、证券化、透明化”的发展思路,全力推动企业集团实现整体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将经营性国资资本证券化率提高到35%左右,推动3家企业集团整体上市。

      五年打造45家行业龙头

      上海历来是国资重镇,根据国务院国资委统计,在全国各省、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国资委出资企业国资总量和营业收入中,上海分别占1/8左右,利润总额占1/7左右。截至2010年12月31日,上海71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为13225亿元。

      新的五年开局,上海为国资国企发展描绘的蓝图是:90%以上的产业集团实现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产业集团90%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来自主业,净资产收益率稳定在6%以上。打造一批核心主业突出、技术领先、核心竞争力明显的龙头企业,其中包括5家左右在全国布局、跨国运营的企业集团,10家左右在全国布局、综合实力领先国内同行业的企业集团,30家左右主业竞争力居全国同行业前列的蓝筹上市公司。

      为实现这一目标,上海市国资委主任杨国雄在阐述“十二五”国资国企指导思想时表示,未来五年将以市场化为目标,以调整布局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将“更加注重通过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更加注重上市发展和透明运作,更加注重企业开放性市场化重组联合,更加注重依托法人治理结构优化国资监管,更加注重企业社会责任和公共利益诉求”,“使上海国有企业成为市场化程度、创新能力强的公众公司,使上海国资成为证券化程度高、盈利能力强的优质资产,使上海国资监管形成透明化程度高、监管能力强的出资人体制”。

     今年完成三宗集团整体上市

      在近年来的上海国资国企改革进程中,一条贯穿始终的路径即是资产证券化。自2008年《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以来,上海国有企业就掀起了一轮整体上市、兼并重组的热潮。

      根据统计,2008年以来,上海国有企业共完成现金融资893亿元,685亿元国资实现证券化,资产证券化率从17.6%提升到了30.5%,其中2010年有上海建工、锦江股份等10家企业基本完成整体和核心资产上市,资产注入169亿元,证券化率提高了5.1个百分点。

      与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近日“鼓励中央企业进行不留存续资产的整体上市,主业资产已经整体上市的,要通过多种途径实施集团层面的整体上市”的表态相呼应,上海新的一年也明确,要进一步确立“加快整体上市、理顺管理体制、国资有序流动”的发展思路,全力推动企业集团实现整体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打造有竞争力的公众公司。

      事实上,上海市主要领导在多个场合强调“国企改革的核心是推动企业整体上市,促进企业重组联合”,分管国资工作的上海市副市长艾宝俊也在12日的会议上再一次强调,资产证券化的目的是“使治理机制更加完善,企业经营更加公开透明,离市场更近,离市长更远”。 

      此前,上海早就拟定了“十二五”期内资产证券化率要达到40%的目标。而对于“十二五”开局之年的2011年,上海制定的目标是35%。

      由于上海经营性资产中涉及大量路桥类资产,具备上市潜力的资产主要集中在一些产业类集团,上海也因此制定了90%以上的产业集团要在“十二五”期末实现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的目标。

      对于核心资产上市,杨国雄解释说,这要实现“4个80%”,即80%以上的资产、人员、营收、利润要集中到上市公司。他进一步透露,2011年上海国资委计划完成3起集团与上市公司的“二合一”工作,但具体是否由国资委直接持股,还要进一步研究。

      根据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在几家较大的产业类集团中,除了上港集团、上汽集团、上海电气、上海建工、锦江集团等已经完成主业资产整体上市的集团外,光明食品集团、百联集团、华谊集团、地产集团等集团都还有未上市的资产。

      95%国资将集中到关键领域

      除了积极推动优质资产上市之外,同步进行的将是国资从非主业和一般竞争性领域的退出。在未来5年中,国资行业收缩以及层级控制,依然会成为上海国资改革发展的重要一环。

      上海国资委计划用5年时间,将市国资委出资企业的行业跨度从70个收缩到50个,基本完成非主业资产的调整和有序退出,力争到 “十二五”末,95%的国有资产集中到关系国家战略、国计民生、城市安全、基础资源领域,以及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

      而2011年,上海国资计划退出塑料制品等5个行业,行业布局从70个收缩到65个,退出不符合上海产业发展规划的、四级及以下的、与一级企业主业无关的以及连续三年亏损的等类企业,有效管理层级控制在三级以内的企业集团从11家增加到15家;同时,调整清理300户包括壳体企业在内的非主业企业。

            5家公司已拟订激励方案

      2011年上海国资国企工作会议同时明确,整体上市公司将优先实行股权激励。董事会规范运作的企业,授权董事会在完成战略规划和考核目标的前提下,对经理人员和骨干实施中长期激励。

      据透露,继上海家化(600315)、光明乳业(600597)实施股权激励之后,另有5家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企业形成了相关方案,正待合适的时机推出。杨国雄还表示,对于激励方案,国资委正在研究具体操作方法。

      新的一年,上海市国资委进一步明确,要继续推进企业规范董事会建设试点,理顺国资委与董事会,董事会与经理层、党委会、监事会的关系,使董事会成为企业的“治理中心、决策中枢和责任主体”。同时,要求董事会试点企业建立和完善对经营者的业绩考核办法,使经营者的薪酬充分反映企业规模差异、效益好坏和经营者能力高低、贡献大小,全面实施以绩效为导向的考核评价。

      截至2010年底,已有11家产业类企业集团实行了董事会建设试点、监事会团队化管理,上海市国资委向这些企业共委派了35名外部董事,6名外派监事。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2,173,095, 栏目计数: 6,179,674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