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超2000元!“龙茅”暴跌 业内人士:生肖酒缺乏炒作动力 (2024-01-11)
  • 10天翻倍!长白山紧急提示风险 (2024-01-11)
  • 造纸行业旺季需求生变 业内预期四季度有望迎来上行拐点 (2022-09-08)
  • MSCI大动作!新纳入33只!“盲盒第一股”入场 富临精工、滴滴ADR遭剔除 (2022-05-13)
  • 厦门A股上市公司2021年“成绩单”出炉 63家上市厦企总营收破2万亿 (2022-05-05)
  • 密集释放利好!一大波公司发布回购、增持计划 (2022-05-05)
  • 沪市主板公司2021年实现净利润4.04万亿元 近1.48万亿元现金分红创历史新高 (2022-05-03)
  • 这21家公司净利增长翻倍 还有10家出现亏损 (2021-08-02)
  • 6月16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 (2020-06-17)
  • 639家公司预告年报业绩 预喜比例超半数 (2020-01-08)
  • 国务院宣布:219个国家级开发区建设主体可IPO上市!2.8万亿券商迎大利好 (2019-05-30)
  • 东方金钰拟卖盘脱困 中国蓝田接盘16年后回归A股 (2019-02-06)
  • 2018年97家中央企业及下属上市公司最全名单 (2018-11-20)
  • 区块链疫苗带火易联众 股票三涨停引监管关注 (2018-07-27)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国资委欲打造精品央企 重组攻坚战打响

    2010-11-05 09:58


    作者:许洁
    来源:证券日报  2010-11-05 08:47:00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李保民曾表示,“十二五”期间,中央企业的数量将减少至30-50家。

      但这一被媒体争相报道的消息却被当事人认为是误读,李保民说,他的本意是中国要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打造30-50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大公司”,而不是“减少至30-50家”。 而按照国资委计划,2010年中央企业的数量将缩减至80-100家。

      李保民也提出这些央企需要具备三个要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成为国际知名品牌、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重组主要采取两种方式

      关于央企重组的讨论已经持续了很多年,早在2006年,国资委就明确提出中央企业必须做到行业前三名,达不到要求的就要强制重组,2007年12月5日国资委发布《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拉开了央企资产注入、整体上市的序幕。

      此次央企重组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种即通过“合并同类项”,对产业链相关的企业进行整合,如科研院所并入相关企业集团,“一对一”式的重组等;另外一种方式是打包装入“中投二号”,即国新公司。

      据国资委相关人士介绍,此次央企重组在具体操作时,实力与业绩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实力较弱,业绩排名靠后的央企被重组的可能性最大。虽然目前尚无法弄清具体的企业名单,但是可以大致确定的是,有些央企将不在此次“淘汰”范畴。

      首先,资产规模超过千亿的53家大型骨干央企将可能直接晋级,进入整合后的100家以内中央企业行列,这些企业不仅实力雄厚,而且很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如军工、石油石化、电信、电力、钢铁类企业。

      其次,有些央企虽然资产规模没有超过千亿,但是实力也比较强,业绩也很不错,如新兴铸管集团有限公司、华侨城集团、中国中材集团以及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也可能将直接晋级。中国航空油料集团有关负责人士近日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该集团也将直接晋级。

      另外,权威国资专家分析,像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总公司、中国林业集团公司这样的央企,整个行业就一家,被重组的可能性不大。国资委内部人士称,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虽然业绩排名靠后,但性质特殊,也可能暂时保留。

      央企重组面临难题

      虽然方式已经确定,但是操作起来似乎又遇到了难题。

      此前业界传闻,“中投二号”将在国庆节前后正式挂牌,但截至目前仍未见动作。“中投二号”挂牌同时,将涉及一二十家排名靠后央企资产分类打包。然而这些排名靠后的企业并不太愿意整体重组。而国资委一位内部人士表示,“中投二号”一旦挂牌,其战略任务将贯穿整个“十二五”。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指出,由于123家央企中存在绩效差或主业边缘化的企业,所以重组这些央企是必然的。

      确实,从行业分布来看,国有经济布局仍过于分散。在396个国民经济行业类中,国有经济涉足380个行业,行业分布面达96%。现在,仍有约40%的国有资本分布在一般生产加工、商贸服务及其他行业。特别是商业性房地产开发领域,竟有80多家央企涉足。

      另外,123家央企的平均资产回报率 (利润总额/资产总额)并不高,为3.9%,比全部国企2.9%的均值高出1%;收入利润率(利润总额/营业收入)为6.5%,与国企平均水平持平。最后,一旦剔除垄断型和寡头型企业,央企的效益水平与其他企业的差距更大。2009年,规模最大的三家企业(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国家电网)营业收入占全部央企的30%、资产总额占1/4;最盈利的三家央企(中国移动、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为全部央企贡献了44%的利润,占全部国有企业利润总额的1/5以上。如扣除利润总额最高的前三家,剩余央企的资产回报率和收入利润率只有2.5%和5.8%,均低于全部国企平均水平。

      根据国资委相关文件,“十二五”期间包括央企在内的国有资本将加速从非战略性行业中退出,而“中投二号”将发挥主导作用。“十二五”期间,央企的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将全部完成,国有资本的分布显著收缩。另一个硬性指标是,绝大部分央企业实现股权多元化或法人整体上市,并建立完备的董事会制度。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0,946,263, 栏目计数: 6,010,182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