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匡志勇
时间2010-07-22 09:30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据一家独立咨询公司完成的统计报告显示,在创业板领域,东部省份上市公司占据绝对优势,而西部省份所占比例只有10%左右。
北京美信志成咨询有限公司统计了截至今年5月底创业板发审委过会的106家公司数据。这106家公司遍及经济发展较为活跃的各大省市。基于创业板上市企业的独特要求,这些公司行业类别也主要集中于高新行业以及政策促进的行业方向,比如信息技术、新能源、现代农业等,符合国家经济结构转型的方向。
西部省份上市资源匮乏
在106家成功过会企业中,按所在省份划分,排在前五位的省份全是东部省份。广东成功过会企业最多,达到21家。此外北京20家过会,浙江、上海、江苏过会数分别为10家、7家、6家。在全部106家过会企业中,东部省份的有79家。而西部省份中,最多的是四川有5家过会,甘肃和山西各有2家过会,另外内蒙古和重庆各1家。偌大的西部区域只有11家创业板公司过会,占全部106家过会企业的10.37%。北京在创业板公司中所占比重远远超过中小板所占比重,这被投行业内认为中关村为北京贡献了大批创业板上市资源。
长期关注创业板公司的世纪证券研究员吕丽华称,在创业板首批28家公司中,曾经有5家西部企业上榜,仅成都市就有3家企业入选。当时大家还认为西部区域借助创业板出台,能够在资本市场分享更大的蛋糕。没想到西部区域后继乏力,市场份额会这么快地下滑。
西部创业板公司数量过少是不是因为在发审会上被否率过高而导致的呢?事实绝非如此。统计显示,在今年5月底前,在135家创业板发审委“上会”企业中,有106家过会,而西部企业11家企业过会率为100%。西部创业板公司数量少显然是由于申报数量少,上市资源匮乏引起的。迄今为止,诸多西部省份如西藏、新疆、青海、宁夏等在创业板上市申报上是“打白板”。创业板过会率较低的省份主要有上海、安徽、山东等;上海有13家上会企业中却只有7家顺利过会,通过率只有54%。上会企业数分别为6家和5家的安徽省和山东省,各有两家企业被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