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ST华源:“名城”印象 2009-11-05 07:39
作者孔维纯 时间2009-11-05 00:45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在连年亏损、暂停上市近一年半之后,随着10月13日*ST华源董事会决议公告的发布,公司重组方案正式亮相。*ST华源在10月13日公告中表示,董事会确定以2.23元/股的价格,向重组方福州东福实业及其一致行动人发行近10亿股A股,以购买其合计持有的评估值23亿多元的名城地产70%股权。 东福实业及旗下的名城地产闪亮登场之时,中国证券报记者也踏上了南下寻访之旅。 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福建,近年来在国家海峡西岸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取得了长足发展,电子信息、服装纺织、房地产开发等产业逐步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而作为全国知名侨乡的福州,近年来地区经济取得跨越式增长,从而也为当地的房地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仅在福州市,目前当地的华侨就有300万之多。从某种意义上说,归国华侨的财力水平,为本地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注入了较其他地域所不同的活力。 作为*ST华源新任大股东名城地产企业集团主席的俞培俤,自上世纪90年代归国以来,先后在机电产品贸易、房地产开发中累积了财富,同样赢得了当地人的尊敬。至今,俞培俤在当地仍然顶着诸多光环:亚太华商联合会常务副会长、香港福建社团联会荣誉会长、福建省政协委员、福州市政协常委……而且,在多年前曾一次性拿出6000万元慈善款项的俞培俤,至今还是福州市慈善总会的荣誉会长。 在近年来海峡西岸建设的热潮中,名城地产也逐渐打造出其在福建的强势品牌,不仅开发出“大名城”、“时代名城”、“名城港湾”等数个当地著名的住宅项目,并且在2000年于业内首创了“滚动开发”的地产开发模式。凭借着“产品优化”的经营理念,近年来由名城地产开发的楼盘,其每平方米均价往往比同区域其他住宅高出1000到2000元,但销售反而却更为火暴。而较高的毛利水平,也使得名城近年来在赢利上取得飞速增长。2008年,名城地产净利润2.86亿元,在福州楼市销售十强榜中排名第二;而在今年上半年,名城就已赢利2.35亿元。初步估算,2009年名城基本就可以确立其在福州龙头开发商的地位。 关于公司的竞争力,俞培俤表示,名城自创始以来,其主要经营策略就是以细节和品质取胜。据了解,作为一家近年来每年纳税额在4亿元以上的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名城在楼盘的建设上并没有过于追求“成本控制”,木质防盗门、宽电梯订做、房型数十遍设计等一些为业主考虑的建筑细节,都是名城在当地率先倡导,并逐步成为当地物业的高端标准。 几年前的福州,东江滨还是一片荒芜之地,是城乡接合部,唯一珍贵的也许就是周边的环境资源。当时,福州众多开发商看过这块地,但都匆匆而过。就是这样一块不被人看好的地方,名城地产独具慧眼地发现了东江滨这样一块值得雕刻的“璞玉”。在业内都不认可的时候,名城埋头苦干,历经三年,打磨出了东方名城这一在福建省内极具影响力的模范楼盘。 在日前对名城地产的实地调研中,中国证券报记者参观了即将竣工的“东方名城”项目。这里不仅有着“北靠鼓山、南濒闽江、西临建设中的海峡金融街、东依马尾良港”的优越地理位置,而且规划中的福州城市行政中心也即将迁往与“东方名城”一岸之隔的对岸。作为闽江东滨的第一大盘,名城地产在这里打造了一个“世界第九大港湾”级别的优越居所。 据售楼人员介绍,凭借着优异的房型设计,公司2009年推出的3500多套房源,目前已售出超过3000套。而在建筑的细节把握上,“东方名城”经过前后39遍房型设计,由俞培俤亲自操刀进行优改、打磨,使得楼盘内大部分房型都能够相望闽江。而作为一个总套数在7000套以上、面积在1400亩的超级住宅项目,这样的超级大盘,在国内一线、二线的城市中,也极为少见。 不过,福州当地一些地产业内人士则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尽管名城在当地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未来的发展仍面临一些不确定性。在经过对福州本地市场的“深耕”之后,未来名城在福州本地的市场空间已经相对较为有限。另一方面,能否成功地在福建以外的其他地域将经营模式复制,仍是名城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俞培俤坦言,入主*ST华源之后,名城要继续为投资者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在未来房价上升空间已经不大的判断下,名城未来的发展战略就是凭借多年积累下的成功经验和资金实力向全国拓展。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目前,名城在安徽合肥已成功开发了“元一·名城”项目,在当地市场逐步站稳脚跟。同时,名城还有意进军上海、山西太原的住宅建设领域。随着*ST华源重组工作的顺利进行,俞培俤本人也将上海确定为公司未来发展的一大立脚点。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