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超2000元!“龙茅”暴跌 业内人士:生肖酒缺乏炒作动力 (2024-01-11)
  • 10天翻倍!长白山紧急提示风险 (2024-01-11)
  • 造纸行业旺季需求生变 业内预期四季度有望迎来上行拐点 (2022-09-08)
  • MSCI大动作!新纳入33只!“盲盒第一股”入场 富临精工、滴滴ADR遭剔除 (2022-05-13)
  • 厦门A股上市公司2021年“成绩单”出炉 63家上市厦企总营收破2万亿 (2022-05-05)
  • 密集释放利好!一大波公司发布回购、增持计划 (2022-05-05)
  • 沪市主板公司2021年实现净利润4.04万亿元 近1.48万亿元现金分红创历史新高 (2022-05-03)
  • 这21家公司净利增长翻倍 还有10家出现亏损 (2021-08-02)
  • 6月16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 (2020-06-17)
  • 639家公司预告年报业绩 预喜比例超半数 (2020-01-08)
  • 国务院宣布:219个国家级开发区建设主体可IPO上市!2.8万亿券商迎大利好 (2019-05-30)
  • 东方金钰拟卖盘脱困 中国蓝田接盘16年后回归A股 (2019-02-06)
  • 2018年97家中央企业及下属上市公司最全名单 (2018-11-20)
  • 区块链疫苗带火易联众 股票三涨停引监管关注 (2018-07-27)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中航工业集团五年内完成整体上市
    三大业务板块迎来注资高潮
    2009-09-21 07:36


    欢迎光临网络时空

     

    作者陆洲
    时间2009-09-21 01:26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一家集团旗下近20家A股公司中,超过半数的上市公司都在进行重组。这是怎样的景象,又将带来什么样的机会?

      中航工业集团资本运营部部长李平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集团资本化运作的目标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3年内实现集团公司80%的业务和资产上市;第二阶段,5年内实现集团公司整体上市。集团将以上市公司为平台实现专业化经营,通过内部整合和外部并购,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国证券报记者经多方采访获悉,飞机、发动机系统和非航空业务,这三块资产承载着中航工业集团“两融、三新、五化、万亿”的梦想,其对应的上市公司也成为最重要的发展对象。

      8家公司踏上重组路

      中国证券报记者获得的一份资料显示,根据中航集团的有关规划,在中航集团下属的21家上市公司中,中航科工(2357.HK)将成为中航集团A股外的资产整合平台;洪都航空(600316)和成飞集成(002190)分属于防务事业部的航空板块和民品板块,西飞国际(000768)属于飞机公司中运输机、支线客机业务板块;航空动力(600893)、成发科技(600391)、ST宇航(000738),分属于航空发动机的主机、传动和控制业务板块;*ST昌河(600372)、中航精机(002013)、中航光电(002179)、东安黑豹(600760)属于系统公司中航空电子、航空机电、元器件和民品业务板块;哈飞股份(600038)属于直升机板块;贵航股份(600523)、中航重机(600765)、中航三鑫(002163)分属于通用航空、重机和材料板块;深天马(000050)、飞亚达(000026)、中航地产(000043)和港股的中国航空技术国际(0232.HK)、深圳中航集团股份(0160.HK)则分属于工业投资、航空贸易、贸易物流和置业等板块;东安动力(600178)属于汽车板块。

      截至目前,除去已经完成重组的中航重机,中航工业集团麾下包括航空动力、洪都航空、贵航股份、ST昌河、ST宇航、东安黑豹、中航三鑫、中航地产等8家公司已经踏上了重组整合之路。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西飞国际的新一轮重组也有望展开。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航工业集团将是今后两年整个军工行业上市步伐最快、注入资产最频繁的板块。

      “要实现在2017年集团公司万亿目标,初步测算集团每年销售收入增长要超过22%,总资产每年递增的速度要超过16%。”李平指出,如此增幅仅依靠国家的投资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中航工业集团重组后形成几个平台,就是要通过资本运作,实现专业化发展。

      “关于中航系的上市资产情况,从目前来看,虽然不尽乐观,但反过来看,对中航工业集团而言,一面是2017年营业收入达万亿的目标,一边是三年内80%资产上市的承诺,这也表明在今后三年中,其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和资产情况或将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分析师表示。 

    飞机资产 三足鼎立

      西飞、洪都、哈飞——这三家飞机制造企业是中航工业集团最核心的资产整合平台。

      作为中航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旗下唯一一家上市公司的西飞国际,或将成为中航集团旗下民机资产整合平台。目前,中航飞机旗下的主要资产包括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西安航空制动科技有限公司、中航起落架有限责任公司、中航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等5家成员单位,而其中陕飞集团的运8和运12运输机资产最为优质。

      江南证券帅再先认为,西飞国际的民机订单将有较大提高。金融危机对干线飞机销售确实产生较大影响,但对支线飞机这个细分市场影响较小。公司新舟系列飞机现有新舟60、新舟600,主要市场是发展中国家。他估计,2009年公司民机交付可能达到25架左右。

      帅再先表示,未来西安将是我国军用运输机、支线飞机、轰炸机、预警机生产基地,西飞可以随时配合中航工业的整合计划。他预计,中航飞机旗下企业的整合将可能是一个打包式的方案。

      就洪都航空而言,海通证券龙华认为,其所在的防务公司是中航工业的核心板块,旗下拥有成飞集团、沈飞集团、洪都集团等优质军工资产,预计公司将被定位成军品资产业务的整合平台,发展空间巨大。但由于该资产较敏感,保密性较强,整合时间可能会滞后于其他板块。

      帅再先则认为,洪都航空此次增发是中航防务资本化运作迈出的第一步。2010年中航防务资本化运作有望加速,即将整合中航工业战斗机资产,公司或许更名为中航防务。未来,公司还将整合中航工业旗下导弹资产。

      另一家以飞机为主业的公司为哈飞股份,“哈飞作为中航工业直升机公司的唯一上市公司,有可能成为直升机资产的整合平台,可能注入的资产包括昌河飞机、保定惠阳航空螺旋桨厂、中国直升机研究所等。”龙华于2009年8月初发布的一份调研报告指出。

      发动机系统资产 双雄争锋

      作为我国三代发动机主要生产企业之一,有专家预测,航空动力的航空发动机业务将保持大约25%的年增长速度。其支撑点就在于,我国军机正面临大换代,估计未来10年三代发动机需求在3000台以上。当前,航空动力正在进行定向增发。帅再先认为,四大募集资金项目量产后,公司销售收入将增加25亿元,毛利增加5亿元。考虑到规模效应,管理加强,财务费用降低,预计航空动力的净利润将保持30%以上的增长。

      早在其借壳S吉生化上市时,中航工业已承诺将航空动力作为集团发动机业务的唯一整合平台,这一资产包括沈阳黎明、贵州黎明等优质发动机资产。帅再先认为,按照中航工业资本运作整体思路与大致时间节点推算,发动机业务整合应该会在公司完成定向增发之后尽快实施。

      同时,中航工业还将积极开拓国际民机转包市场,不断扩大市场份额,逐步实现由“单纯的供应商”向“风险合作伙伴”的跃升。按照航空动力的规划,公司未来转包生产将保持30%以上增长速度,2017年转包规模达到20亿美元以上。

      中航光电作为中航工业系统公司关键器件业务平台,其发展战略是“中高端、集成化、提供全面连接技术解决方案”,旨在巩固扩大军品业务的同时快速提升民品业务,使公司营业收入保持30%以上年平均增长速度。

      非航空资产 重机与专用车锦上添花

      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为实现1万亿目标,中航工业必须大力发展非航空产品。而在中航工业的重点非航空资产中,中航重机与东安黑豹承担着资产整合平台的使命。

      目前,中航重机已变身为控股型企业,旗下设有安大公司、中航力源液压股份公司、贵州永红航空机械和中航世新四家子公司,集中管理锻件、液压件、换热器及燃气轮机四大业务板块。帅再先表示,作为中航工业四大非航空品产业之一的重机产业发展平台,中航重机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故事,外延型增长空间巨大。

      按照定向增发草案,东安黑豹拟向金城集团及中航投资分别发行5509.5716万股及1684.4701万股收购专用车研制生产企业股权,建立比较完整的专用车产业链,打造中航工业专用车平台,力争2017年销售收入200亿元。

      帅再先表示,专用车产业位列四大非航空产业之一,中航工业必定极力支持其发展,在技术、市场及收购资金等方面鼎力支持。

      透明些 再透明些

      □记者 陆洲  

      尽管军工板块容易诞生“黑马”是不争的事实,但在记者接触到的部分市场人士和投资者眼中,“业绩平平、增长乏力、‘看不清楚’”,是他们对军工上市公司的普遍看法。军工企业需要掀起自己的盖头来,大方自信地在资本市场的聚光灯下亮相。

      长期以来,军工企业由于保密要求高、与外界交流展示较少等原因,投资者对其始终感觉朦胧、神秘、模糊,分析研究难以开展,预测估值无从下手——不了解行业背景、企业历史与发展方向,不清楚成本费用和收入利润的具体构成与来源,不知道军工产品的生命周期与定型列装变动,更不熟悉武器装备技术进步潮流与我国新时期军事变革动态——这就导致军工上市公司往往被各种“题材”与“概念”所环绕,业绩支撑不牢,估值基础不稳,行业地位不定,常常陷入传闻满天、炒作盛行、“黑马”频出、昙花一现的尴尬境地。

      形成这样的局面,投资者不愿看见,军工类上市公司也不愿看见。诸如此类的“信息盲区”,不仅影响到投资者对军工企业价值的判断,也不利于军工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力量发展壮大。记者认为,要获得资本市场的接受与认可,拥有广泛而坚实的投资者基础,军工企业就必须“透明些,再透明些”。

      事实上,从公司法理的规范运作角度而言,除了产品的销售渠道与应用范围不同之外,军工上市公司并不存在任何“特殊性”,军工企业与上市公司的“双重身份”之间也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强调“特殊性”,只能让军工企业的路越走越窄。记者认为,军工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应当做到:国家安全重于泰山,该保守的秘密决不披露、外泄;市场“三公”原则不可动摇,该公开的信息决不掩饰、拖延。

      我们也看到,一些军工企业已经在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和全面性上有了可喜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军工企业经营情况见诸媒体并为投资者所了解,市场各方投资军工企业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也越来越强。

      让资本市场认识军工企业,让军工企业贴近资本市场——在这个刚刚开始的互动过程中,双方的话语体系需要转换,原有的偏见与误解需要消除。一方面,军工企业需要将自身纳入到通行的游戏规则中去,按照公认的评价标准和市场逻辑来要求自己,摒弃所谓的“特殊性”和“惰性”,以阳光透明的心态和坚定不移的决心做好充分的信息披露;另一方面,资本市场也要认识到军工企业的特点,对它们抱有足够的耐心,保持一份宽容与理解。

      从某种程度而言,军工板块的研究尚不深入,有待挖掘的空白点与处女地还有很多,军工的真实价值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这既需要军工企业的主动,也需要市场各方的努力。当军工上市公司改变过去在二级市场上多以“黑马”示人的讨巧面貌而换之以“白马”形象,则军工板块的投资者基础将更加稳固,为长期、理性投资者拥趸的军工上市公司将更能代表军企的实力与内涵,并与资本市场一道健康茁壮成长。

      江南证券帅再先:

      重组是确定性事件

      利用资本市场整合与做大是中航工业“五化”战略的根本目的,中航工业旗下18家A股上市公司作为相应业务板块或者子业务板块的资本平台,它们重组是确定性事件。预计多项新航空器可以在“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期间面市,可以期待中航工业通用航空、直升机产业、航空发动机产业在未来将快速发展。另外,随着我国航空武器性能的提高,中国新航空武器在不发达国家市场将占有极高比例,看好航空工业防务产品出口。

      东海证券牛纪刚:

      L15放量成洪都增长点

      2010年后,洪都航空增长主要依靠L15的放量。L15将于2009年底前完成鉴定试飞,达到可销售状态。初期产能尚不能完全释放,预计2010年L15可销售5架以上,实现收入5亿元,增加5000万元以上净利润,摊薄后每股收益增长20%以上。2011年后,L15将逐渐放量,预计2011年可销售15架以上,利润实现50%以上的增长。保守估计2011年每股收益可达到1元以上。

      海通证券龙华:

      飞机需求保持旺盛

      我国正处于第三代战机转型阶段,未来几年内,预计我国至少需要300架第三代战机。另一方面,我国民航需要的飞机数量增长空间也较大,据预测,未来20年中国将需要3710架新飞机。

    洪都航空三季报业绩预增逾50%
    中航防务资产注入“三步走”

      □记者 陆洲  

      洪都航空(600316)21日发布业绩预增公告称,根据公司产品交付计划测算,预计今年前三季度公司业绩同比增长50%以上。业内人士普遍预计,作为中航防务分公司的资产整合平台,洪都航空正在进行的定向增发将实现洪都集团飞机业务和资产的整体上市,这也为洪都航空成为中航工业防务资产整合平台奠定了基础。

      今年5月,洪都航空曾因增发底价倒挂而终止增发。短短2个月后,洪都航空的大规模整合又重新启动。据有关人士分析,当时增发受阻,除了增发价格因素外,主要还因为中航防务公司要对旗下相关产业进行深入透彻的整合,需要注入洪都航空的资产将不仅限于洪都集团。因此,洪都航空未来的重组值得期待。

      公告显示,洪都航空本次增发是以L15为重点的再融资,也就是为L15批量生产建线投资。东海证券牛纪刚表示,L15高级教练机批量化生产应该不会太远,预计未来15年将有800架以上的销售,以每架1500万美元的售价算,即可实现80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销售,销售净利润至少可达到10%,即80亿元净利润,这样算下来,平均每年可以实现5.3亿元以上的净利润,而公司2008年的净利润只有1亿元。江南证券帅再先也认为,K8已经成为中航工业的一个优质品牌,这将为L15外销奠定基础。

      牛纪刚预计,洪都航空的资产注入将分“三步走”:首先是洪都集团飞机业务及资产的全部注入(即将完成);其次,中航防务下属企业的航空转包业务及枭龙战机整机业务及资产的全部注入(尚无时间表,预计将于2010年-2011年完成);最后,中航防务下属企业的飞机部分零部件业务及资产的注入。

      此外,由于先进的重型战机的整机结构、性能参数涉及到国家安全和利益,预计为中国空军生产的三代战机,只能是零部件制造的部分业务及资产进入上市公司,集团公司内仍将保留最重要的核心部分。

      牛纪刚在报告中指出,中航防务下属企业航空转包业务和枭龙战机业务资产注入将极大提升上市公司业绩,其中,中航防务转包业务每年有数亿美元、枭龙战机有超过10亿美元的合同(约4年完成)。

    汪亚卫:防务分公司实体化

      □记者 陆洲

      在今年3月26日挂牌后,中航工业防务分公司成为市场各方瞩目的对象。防务分公司总经理汪亚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防务板块的改革调整比预想的还要快一点。目前,防务分公司已经开始独立的经营活动,并正在加快向实体化公司的迈进。

      汪亚卫说,通过分析国内外市场情况和技术发展趋势,防务分公司理清了几条业务发展主线,并在每条业务线中确立了远、中、近相应的支撑产品。一些大的改革举措都将集中体现在这些具体产品项目发展过程中。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在未来的新产品发展中,防务分公司将改变过去一厂一所的模式,而强调将所属各厂、所按其专业特长和专业布局,以整体的形式参与产品的研制生产。防务分公司为加快新产品的研制效率,将尝试建立中国的“臭鼬工作队”(Skunk Works 即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以研发关键性突破技术闻名的创新中心),组织各厂、所力量,建立新机快速试制中心,形成专业化的新机试制基地,加快新机研制。

      汪亚卫表示,防务分公司将继续抓好现役战斗机的改进改型,加速新机研制步伐;抓好教练机的发展,突出强调高中低搭配,全力推进L15“猎鹰”高教机的研制和市场开发;将全面推进无人机研制,重点发展高端无人机;将力争导弹武器发展新的突破,为我军提供更优异的航空装备。

      在航空产品出口方面,公司将推动争取“枭龙”、L15“猎鹰”、K8等飞机以及导弹、无人机产品出口。在民用航空领域,防务分公司所属的成飞、沈飞和洪都三家公司已承担着中国商飞C919大客飞机机头、机身和尾段结构件的研制任务。防务分公司还将继续推进庞巴迪C系列民机的研制项目,努力提升民机转包能力。

      汪亚卫说,到2017年,防务分公司总产值将达到1600亿元,其中军品收入将占据总收入的70%左右,民品和非航空产品占30%左右。“为此,防务分公司总部正在努力实现从管企业、管项目到做企业的转变。我们的各个产品业务部门不再遵循过去管型号的思路,而是按照改革的思路在项目管理中体现竞争,体现改革重组。”

    军工企业成长空间巨大 

      □润晖投资 郑贤玲   

      从2008年起,军工企业来自传统装备升级的垄断性订单增长已经趋于平稳。不过,在中国经济转型和企业体制转型的大背景下,我国军工企业仍然存在巨大的成长空间。

      20年黄金发展期

      如同十年前我们判断中国机械行业即将高速发展的理由一样,产业基础、产品的差距、国内大市场等因素,决定了未来十年乃至二十年将是我国航空制造业大发展的良好时机。

      仅以航空产业为例,当前无论是通用飞机、教练机、直升机还是大型飞机,都处于从研制到生产的转折时期,国际间合作也在加强。国产三代机歼10于2005年成功试飞,现在已经在交付;洪都航空的三代教练机L15、贵航山鹰教练机和哈飞直升机直15都已经进入定型评估阶段;标配168座的国产大飞机C919计划在2014年首飞,2016年交付航线使用;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三架ARJ21-700新支线飞机2009年9月12日在上海成功首飞。预计到2012年,我国主要航空制造企业新研制型号飞机将逐步进入批量生产,航空制造业将进入业绩增长的拐点。

      来自美国兰德公司研究称,由飞机技术派生的衍生产品销售额,是航空产品本身的15倍,而航空业带动技术升级、产业延伸的效应则更大。而从需求来看,有权威机构预测到2020年,我国大约需要新增干线客机1600架,总价值为1500亿美元至1800亿美元;到2050年,我国大约还需要更新和新增干线客机3000多架,再加上各类支线客机和民用运输机,总价值应在3500亿美元至4000亿美元之间。

      我们预计,军工企业未来的改革趋势将向压缩管理层级、按照业务相关性进行资源整合、军民融合的方向发展,市场化的企业将同时追求国家订单和来自社会的订单,企业效率将逐步改善。

      选择两类企业

      从中航工业旗下西飞国际、航空动力、中航重机、贵航股份、洪都航空、昌河股份以及兵器集团旗下晋西车轴、辽通化工、中兵光电等公司的资产重组方案,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军工企业按照业务板块整合和军民融合的基本思路。而中航光电、航天电器、火箭股份等军品基础件企业则是主动在民品高端市场寻求市场发展空间。

      从投资的角度看,军工企业具有一定的周期,特别是和新型号的确立有很大的关系。我们预计,仅仅凭借航空工业和核电等产业带来的拐点,可能要到2011-2012年才能出现。

      在此之前,我们主要关注两类企业:一是主营业务是终端产品或重要部件总成,在军工体系行业地位相对比较高的公司,这类公司未来会发挥其资本整合平台的优势,不断注入集团公司相关资产,如飞机整机、飞机发动机整机、卫星终端制造商、火箭终端制造商等;另一类是管理层比较进取,其核心技术有较大的应用空间,这类企业可能在全社会产业升级中成为新能源、节能产业以及信息化领域的核心配套企业,如液压件、电子元器件、芯片、特种电机、电池、大型铸锻件等功能性基础件在未来产业升级和新能源领域中都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1,969,688, 栏目计数: 6,147,256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