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超2000元!“龙茅”暴跌 业内人士:生肖酒缺乏炒作动力 (2024-01-11)
  • 10天翻倍!长白山紧急提示风险 (2024-01-11)
  • 造纸行业旺季需求生变 业内预期四季度有望迎来上行拐点 (2022-09-08)
  • MSCI大动作!新纳入33只!“盲盒第一股”入场 富临精工、滴滴ADR遭剔除 (2022-05-13)
  • 厦门A股上市公司2021年“成绩单”出炉 63家上市厦企总营收破2万亿 (2022-05-05)
  • 密集释放利好!一大波公司发布回购、增持计划 (2022-05-05)
  • 沪市主板公司2021年实现净利润4.04万亿元 近1.48万亿元现金分红创历史新高 (2022-05-03)
  • 这21家公司净利增长翻倍 还有10家出现亏损 (2021-08-02)
  • 6月16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 (2020-06-17)
  • 639家公司预告年报业绩 预喜比例超半数 (2020-01-08)
  • 国务院宣布:219个国家级开发区建设主体可IPO上市!2.8万亿券商迎大利好 (2019-05-30)
  • 东方金钰拟卖盘脱困 中国蓝田接盘16年后回归A股 (2019-02-06)
  • 2018年97家中央企业及下属上市公司最全名单 (2018-11-20)
  • 区块链疫苗带火易联众 股票三涨停引监管关注 (2018-07-27)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中国中冶工程承包主业稳定增长

    2009-09-07 08:46



    借力“三驾马车”

    作者济川
    时间2009-09-07 02:10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冶金工程业务的平稳增长,非冶金工程业务的节节攀升,加上海外工程业务的异军突起,让居于中国中冶四大业务板块之首的工程承包业务平稳度过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并获得稳定增长。行业分析师认为,中国中冶工程承包业务的多元化为公司今年实现营收超1900亿元,净利润达到50亿元定下基调,并为公司未来业务的持续增长夯实基础。

      冶金工程的新机会

      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中冶上游主要客户国内钢铁行业、有色金属行业遭遇“寒流”,这也让投资者担心冶金工程业务会不会拖累中国中冶的业绩。

      毕竟,在中国中冶营业收入中(2009年上半年最新数据),工程承包收入占比达到86.4%,营业利润占比达84.4%。而工程承包业务中,冶金工程承包业务(包括钢铁冶金工程、有色冶金工程承包等)营收占比达到65.5%。公司利润增长与冶金行业景气状况有较高的相关性。  

      “中国中冶上半年工程承包收入已达到2008年全年的51.01%,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

      中国中冶一位高管的话打消了记者的疑虑,他作出解释,金融危机对中国中冶业务肯定会有影响,特别是工程承包业务。但要看到,国务院通过的《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有色金属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实际上也给了公司一次发展的机遇。像淘汰落后、钢铁产业布局的调整、技术升级以及节能减排等都给公司冶金工程业务带来新机会。

      在近期的中国中冶预路演中,公司高层也透露,今年上半年,公司新签的工程承包合同额已经接近800亿元,这个数字已经与去年同期水平相差不大。而2009年中期,公司工程承包结转合同额上升至1802亿元,超过去年全年1702亿元。

      国内一位知名行业分析师也向中国证券报表示,作为我国冶金工程建设行业的领导者,中国中冶能够为冶金企业“全生命周期”提供包括科研、规划、咨询、勘察、设计、采购、施工、安装、调试、协力检修等全方位工程承包服务。

      因此,在钢铁、有色金属行业产业调整与振兴的大背景下,公司还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

      非冶金工程比重节节攀升

      国信证券分析师邱波认为,中国中冶非冶金工程承包业务的快速发展极大地平抑了公司业绩波动风险。

      公开资料显示,2008年全年,中国中冶非冶金工程新签合同额543亿元,而今年上半年合同额已经达到446亿元,已经完成去年全年合同额82%。

      中国中冶高层表示,从新签合同来看,公司工程承包收入出现多元化的格局。2009年上半年新签合同额中,冶金工程占44%,非冶金工程占56%。而去年的新签合同额中,非冶金工程只占31.5%。

      记者注意到,凭借自身技术优势与设计施工能力,中国中冶业务范围不断延伸至房屋建筑、交通、市政、矿山、环保等广泛的行业领域。

      像北京英蓝国际金融中心、重庆国际会展中心,上海南浦大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上海世博会主场馆、美国馆,这些大型工程项目背后都有中国中冶的身影。   

      海外工程承包异军突起

      今年中国中冶工程承包收入保持平稳增长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海外工程业务节节攀升。 

      国都证券分析师认为,中国中冶是我国最大的海外工程承包商之一,按照中国企业2008年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额及完成营业额计算,公司分别排名第14位和第21位。公司曾向巴基斯坦、印度、日本、加拿大、巴西、德国、南非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工程承包服务。  

      中国中冶海外工程业务的发展引起不少投资者的兴趣,公司在海外开展业务的优势到底在哪里? 

      中国中冶高层表示,公司的海外市场开发将以冶金工程技术服务为主。公司开展海外业务主要有五大优势:一是技术优势,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冶金工程承包商,拥有大量冶金工艺核心技术;二是产业链优势,公司拥有规划、勘察、设计、施工、检修等完整的工程承包产业链;三是价格优势及工期优势;四是营销网络优势;五是品牌优势,公司从事国际工程承包业务历史悠久,在海外完成了大量具有影响力的项目,建立了良好的口碑,“MCC”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已经越来越高。

      近年来,中国中冶在海外的钢铁工程承包业务全部采用同欧美接轨的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为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已经奠定了一定基础。综合以上因素,中国中冶在海外业务方面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而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566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了39.4%;新签合同额1046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了34.8%。截至2008年底,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累计完成营业额达到了2630亿美元,签订合同额累计达到4341亿美元。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1,966,828, 栏目计数: 6,146,466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