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周边市场 >> 汇金·国债·基金·港台 >> 公开信息
博时怎样获取了最高净值增长——访博时基金管理公司副总裁李全 2003-08-18 09:16
中国正处于经济起飞的阶段,大行业、大公司、大市值的股票能更好地分享宏观经济的成长,博时选择股票时,大部分是能分享中国经济发展收益的大中盘蓝筹股。初步建仓完成后,博时价值增长基金的股票仓位始终保持50%到70%之间,没有太大的变化 7月底,博时基金管理公司发布消息,称博时价值增长每10份基金单位将分红0.53元。加上今年5月21日的首次分红,该基金每10份基金单位派现红利累计达到了0.91元,创下国内开放式基金累计分红的新高。 截止到今年8月4日,博时价值增长的单位基金资产净值为1.214元,累计1.252元,取得了高达25%的累计净值增长,在国内开放式基金中稳居第一。 8月初,该公司副总裁李全接受《证券市场周刊》专访,详细解析取得最多累计分红和最高净值增长的博时价值增长基金的运作理念,并介绍了正在发售中的博时裕富指数基金的有关情况。 战略核心并非“时机选择” 《周刊》:许多投资者都想知道,博时价值增长何以运作不到一年,就取得了这么好的业绩? 李:当初设立基金时,我们做了很多基础性的工作如深入的调研和个股筛选,这是一个价值发现的过程,为以后的基金运作取得良好的业绩打下了非常重要的基础。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这么好的业绩,也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比如汽车行业,这是我们在去年第三季度和今年上半年连续推荐的行业,当时我们的判断是,该行业肯定长期看好,但短期内不见得表现十分出色。然而,偶发的“非典”因素客观上给汽车销售带来了此前没有预料到的正面推动力,使得该行业的整体增长完全超出了预期,尤其是许多机构投资者对汽车行业的看好十分一致,也使得我们在该类个股的投资中能取得非常好的收益。 《周刊》:博时在汽车行业中获利如此之高,你们有什么特别的操作理念吗? 李:确实还有别的原因。比如市盈率,这是个很有意思的指标,它很重要,但又不能完全迷信它,在分析个股的投资价值方面,博时依据的是自己的“相对价值理论”。具体来讲,评价一个上市公司,博时会从占不同权重的比较价值、质量价值和增长价值三个方面来考察。我们认为中国正处于经济起飞的阶段,大行业、大公司、大市值的股票能更好地分享宏观经济的成长,因此在选择股票时,我们着力避开小行业、小公司、小股票,在我们选择的个股中,大部分是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能分享更多收益的大中盘蓝筹股。 可以说,在具体的个股选择上,博时价值增长和境内其他开放式基金有相同的地方,但博时有不同的操作理念。 2002年,市场上许多机构都认为应该采用“时机选择、仓位调整”的方式来实施操作。所谓“仓位调整”,主要是指资产配置结构而言。当时,有的基金根据市场起伏大幅调整其资产结构,其中股票仓位比例变化幅度在0—80%之间,债券仓位比例变化幅度在20%—80%之间。而博时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尤其是2003年以来,在完成初步建仓之后,博时价值增长基金的股票仓位始终保持50%到70%之间,没有太大的变化。 博时价值增长基金的战略核心不是“时机选择”,而是“行业和个股选择”。尽管有其他的机构看好类似的行业和个股,但并没有取得和博时同样好的业绩,甚至亏了钱,区别恰恰在于,博时对持有的个股有深入而长期的研究,所以当股价稍微低或高一些的时候,我们有信心继续持有,能够尽可能多地分享这些公司成长带来的收益。 《周刊》:这个过程中,你们怎么处理好行业选择和个股选择的关系? 李:这个涉及博时在分散投资和集中投资方面的理念问题。总结起来讲,是“行业相对集中,股票相对分散”。比如,汽车行业,我们投了6只股票,但单只股票资金使用量控制在一定的比例内,依据产品设计中的“价值增长线”每日进行调控,既控制了风险,又保持了良好的流动性。 但为博时价值增长的良好业绩做出了贡献的并不仅仅是汽车行业。其他比如,港口运输行业的外运发展、上港集箱,食品行业的伊利股份、光明乳业,对我们的收益贡献也非常大,甚至有的属于我们对其行业不十分看好的,但看好其中的个别股票,也给我们提供了收益贡献,比如歌华有线等,所以,当大盘股和汽车股出现调整时,我们持有的其他股票表现相对较好。因此,净值总体表现比较平稳,并未出现大幅波动。 博时价值增长在操作上比较成功之处还在于,基金经理在建仓时把握的节奏比较平稳,个股布局比较好。 “我们不怕被复制” 《周刊》:你刚才提到“价值增长线”,这一底线在具体操作中是否切实起到了预期的作用? 李:为了实现风险控制和收益创造的统一,博时价值增长基金设计出一条价值增长线,这确实是一条控制基金单位净值下跌的底线,基金经理的目标是保持基金单位净值在这条底线之上,同时赚取更大的收益。如果基金单位净值跌到底线以下,我们承诺在此期间不收取管理费。 我们最初把这条底线设置为0.90元,是建立在广泛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不是随便想出来的,我们调研发现,70%以上的投资者心理上能够承担的风险就是10%; 10%还有点“神奇数字”的味道,比如交易所的涨跌幅限制也是10%。 这里要强调的是,我们认为博时价值增长基金运作的单位净值保持在价值增长线以上的概率是99.7%,而不是100%,这一设置是给公司自己加的压力,也显示了公司的信心。 在实际的操作中,这条底线的作用非常大,而且,为了安全起见,公司内部又把底线向上提到了0.95元,基金经理为了更安全,则在实际的操作中坚持了0.96元的底线,每天根据这个标准来调整仓位。后来,随着基金净值不断增加,基金经理的操作空间也越来越大。 《周刊》:有人认为,博时价值增长基金作为一个金融产品,许多信息过于透明,所以很容易被复制,这是否会削弱该基金将来对于投资者的吸引力? 李:恰恰相反,我们没有这种担心,你看世界上有那么多卖面包的,但卖得最好的只有麦当劳。全球的指数基金公司非常多,但能称得上做得好的就那么几家,要做出高品质的东西,最重要的是确立团队的信仰,形式可以复制,但团队成员心里的东西只有在那个特定团队的氛围中才能显出其价值。 这就好比操作理念,最简单的就是低买高卖,但具体操作中就会演绎出无数种变化。就博时价值增长的基金经理来讲,他们自己的理念也是基金产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一个完整的基金产品恰恰也是基金经理个人风格和公司风格结合的产物。当然,后者是更主要的。 《周刊》:博时价值增长是讲求主动投资和低风险操作的,这两者在实施中是否会存在矛盾? 李:一般意义上讲,确实会存在矛盾,但在实际操作中,又往往不是这样。我们发现,在风险非常低的时候,投资者会更害怕,不敢主动投资。但博时价值增长的操作是很理性的,尤其是在作好“功课”的前提下,我们能够发现和介入许多低风险、高收益的个股。 博时裕富能否再续战绩 《周刊》:博时价值增长基金成立以来是否遭遇过大规模的赎回? 李:我们这个基金的被赎回程度在境内开放式基金中属于中下水平,应该说没有受到过大规模的赎回。只是在今年6月,有些机构投资者,因为制度上绩效考核的原因,需要中期业绩,所以有一些赎回的情况,这也是我们预料之中的。 在刚刚过去的整个7月份,对于博时价值增长基金来讲是个“净申购月”。超乎预料的是,本来我们这个月主要是推介博时裕富,但投资者对博时价值增长有了更多的了解,所以客观上也促进了博时价值增长的申购。 当然,博时价值增长的申购量增加不会影响到裕富,实际上,目前裕富的销售也非常好,预期可以达到30亿元的规模。 《周刊》:很多投资者很关心博时裕富将来能否取得和博时价值增长同样好的业绩。 李:有这种想法是很自然的,但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基金产品,博时价值增长属于主动性投资,相对于博时裕富,具有不同的风险收益结构。 具体来讲,博时裕富指数基金选择新华富时中国A200复合指数为跟踪标的。作为首只覆盖沪深市场的指数基金,博时裕富基金通过买入并持有沪深证券市场200家大型企业为长期投资策略,使基金持有人借此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成果。所以,就裕富来讲,完全不考虑个股风险,只考虑市场风险。 至于收益预期,目前不好明确预测,但保守地讲,全球范围内的统计数据显示,指数基金在收益率上战胜50%的主动式基金是没有问题的。更进一步讲。根据我们掌握的有关资料,从1977年到1999年全球指数基金的表现好于70%以上的基金经理。从海外情况来看,跟传统主动型管理的基金相比,指数基金的表现较平稳,风险控制较佳,投资成本低廉,可以分享国民经济的成长。从长期看,指数基金的表现强于大部分主动式基金。 《周刊》:博时裕富为什么选择选择新华富时中国200复合指数作为跟踪标的? 李:这源于许多考虑。首先是想选择一个涵盖沪深两市的全部市场指数,而新华富时A200复合指数能满足这一要求。而且,该指数样本股的流通市值占到全市场流通市值的45%。同时,我们对比发现,就2002年数据来讲,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平均每股收益为0.08元,上证180指数涵盖的上市公司的平均每股收益0.21元,都远远低于新华富时A200所涵盖的上市公司的0.36元的平均每股收益水平。 此外,我们发现,今年以来新华富时A200的市场表现也很好,从今年初到5月30日,国内A股全市场仅299家股票累计涨幅超越上证综指,占到全市场的24%;上证180有54家股票累计涨幅超越上证综指,占到该指数样本股总数的30%,而新华富时A200中则有96只股票超越上证综指,占到新华富时A200样本数量的48%。 还要补充一点,就是我们把QFII当做目标客户。 《周刊》:那QFII对博时裕富持什么样的态度? 李:他们对博时裕富有兴趣,我们已经和QFII有了接触,在谈一些事情。QFII对博时裕富感兴趣,原因之一是,指数基金在国外是比较受推崇的品种,而新华富时指数系列又是境外的机构投资者比较熟悉的指数品种,原因之二是,博时裕富是新发行的基金品种,比较受关注。 因为QFII刚刚进入中国内地市场不久,许多投资还是试探性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大规模地进行主动性投资,付出的成本会比较高,再说整体上讲,中国内地基金公司的国际知名度还比较低,在这种情况下,QFII对被动投资型品种有兴趣在情理之中。更何况,QFII普遍对中国经济发展有良好的预期,这和博时裕富的投资理念完全契合。 《周刊》:想听听博时对未来市场大势的看法。 李:今年仍然是播种的一年,是经历了前两年大调整后的稳固期,还不到真正收获的时候。 但是,基于价值性投资的理念,对于与市场走势越来越正相关的中国宏观经济走势,我们对市场未来的前景是十分看好的,高盛、世界银行对中国未来10到20年之内的年均增长有7%的预期。中国经济已经出现拐点,今年尽管受到“非典”影响,但经济增长的强劲势头仍然不减。 《周刊》:还有一个问题,关于博时公司的业绩,以及前期操作的规范性,市场上“说法”比较多,或褒或贬,态度不一,对此,不知你有什么评价? 李:到今年7月13日,博时基金管理公司已经成立5周年了,风风雨雨走过来,博时经历的评说确实很多。 对于各类说法,博时只想说一句话:博时将通过更加规范、更加透明的运作,用时间和事实去赢得广大投资者认可,证明博时确实是一家值得投资者信赖的基金管理公司。 李全简介 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研究生部硕士。1988年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工作,同年进入中国农村信托投资公司。1991年进入正大国际财务有限公司,历任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资金部总经理、公司总经理助理。1998年5月加盟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监察部经理。2000年至2001年,在梅隆信托的伦敦总部及其下属牛顿基金管理公司工作。2001年4月,回到博时任副总裁,主管公司投资业务。他同时担任新华富时指数委员会委员。 (记者 孙绍林/证券市场周刊)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