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旗舰起航——上菱电器更名上海电气 2003-08-18 09:08
今天,上菱电器(600835)更名为上海电气。作为上海市大型企业集团之一,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旗下有五家上市公司,上菱电器的更名意味着什么呢?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董事长王成明表示,更名等于向世人宣告,更名后的上菱电器将是上海电气集团在资本市场上的旗舰和形象的窗口。 毋庸讳言,上菱电器并不是上海电气集团的嫡亲,它是从上海轻工控股集团“过继”来的。在证券市场上,上菱电器是一只发行上市近十年的“老股”。上市之初,曾经辉煌,1994年、1995年,其净利润都在1.6亿元以上。但随着电冰箱行业竞争的加剧以及自身经营管理的问题,上菱冰箱产量从1996年开始大幅下滑,净利润也锐减至千余万元。1997年,上菱电器进行资产重组,公司原控股股东———上海轻工控股集团将其所持的64.55%的股份无偿划给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其后,上海电气集团共计受让了15.59亿元的应收账款、在建工程、长期投资等不良资产,并将三菱电梯52%的股权注入上市公司,大幅改善了公司业绩和资产质量;1999年,上菱电器成功增发1.2亿新股,募资14.68亿元。 增发新股后,在电气集团的大力支持下,上菱电器继续加大力度处置原有的与冰箱相关资产。到目前为止,冰箱业务已经完全剥离出去,公司的主营业务转变为电梯制造、冷冻空调设备制造和印刷包装机械制造等产品上。公司最主要的产品上海三菱电梯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保持在18~20%,在中国电梯市场处于领先地位,是国内最大、世界排名第二的单体电梯生产企业。上海三菱被置入上菱电器的4年中累计贡献11亿元的净利润,是公司最主要的利润来源;通用冷冻通过与开利、格拉索等跨国企业合资生产的中央空调产品、列车空调、冷藏车机组和活塞式冷水机组的各项经济指标和市场占有率在全国同行业中均名列前茅;印刷包装机械产品的产值、销售收入、出口创汇均居全国同行业首位;公司的人造板设备和板材业务随着国内人造板用量的大幅上升而发展迅速,目前人造板机械的产量居国内首位,人造板材的生产能力也在国内居于前列,且发展势头良好;另外,公司投资的永新彩管、金泰工程机械等公司也都是行业中经济规模、效益领先的企业。资产重组后,上菱电器重新成为中国证券市场上的绩优蓝筹公司。 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发电设备、大型机械设备设计、制造、销售的企业集团,其业务涵盖了中国机电设备制造的所有领域。上海电气集团已经确定了中长期发展战略:重点发展机电一体化设备、电力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和环保设备等4大核心产业;着力抓好电站、输配电、电梯、冷冻空调、轨道交通、柴油机等6大主导产品。到2005年,上海电气集团将发展成为年销售收入500亿元、利润总额30亿元的大型现代装备制造业集团。 从产业发展导向上看,上海已在“十五计划”中明确将成套设备制造业列为上海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在今后的5年中,上海将利用国家扶持发展装备类工业的产业政策,发挥合成组装、综合配套与开发营销的优势,加快成套设备制造业升级,成套设备制造业的销售收入预计年均增长10%,2005年增加值占上海GDP的比重接近5%。而“十五计划”中加快发展的数控机床及光机电一体化设备、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等新兴制造业都将是上海电气今后的发展方向。 王成明表示,作为上海电气集团在资本市场的旗舰,在今后的发展中,集团作为上市公司的母体将充当孵化器的角色,利用自身在成套设备方面强大的竞争力,培育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机电一体化设备、轨道交通及相关产品、环保设备等产品。等到产品、市场成熟,利润显现出来后,上海电气将利用自身较强的融资能力,自筹资金收购这些项目以提升上市公司的产业结构和盈利能力,以此形成上市公司和控股股东之间长期稳定发展的良性循环,从而回报广大投资者。 (记者夏雄伟/证券时报)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