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超2000元!“龙茅”暴跌 业内人士:生肖酒缺乏炒作动力 (2024-01-11)
  • 10天翻倍!长白山紧急提示风险 (2024-01-11)
  • 造纸行业旺季需求生变 业内预期四季度有望迎来上行拐点 (2022-09-08)
  • MSCI大动作!新纳入33只!“盲盒第一股”入场 富临精工、滴滴ADR遭剔除 (2022-05-13)
  • 厦门A股上市公司2021年“成绩单”出炉 63家上市厦企总营收破2万亿 (2022-05-05)
  • 密集释放利好!一大波公司发布回购、增持计划 (2022-05-05)
  • 沪市主板公司2021年实现净利润4.04万亿元 近1.48万亿元现金分红创历史新高 (2022-05-03)
  • 这21家公司净利增长翻倍 还有10家出现亏损 (2021-08-02)
  • 6月16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 (2020-06-17)
  • 639家公司预告年报业绩 预喜比例超半数 (2020-01-08)
  • 国务院宣布:219个国家级开发区建设主体可IPO上市!2.8万亿券商迎大利好 (2019-05-30)
  • 东方金钰拟卖盘脱困 中国蓝田接盘16年后回归A股 (2019-02-06)
  • 2018年97家中央企业及下属上市公司最全名单 (2018-11-20)
  • 区块链疫苗带火易联众 股票三涨停引监管关注 (2018-07-27)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保卫股价 增持回购双箭齐发
    产业资本“吃套”入市共渡时艰
    2008-12-17 09:26


    作者:陆洲 发布时间:2008-12-17 07:57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1996-2008年A股公司股东增持

      

      

      2008年1月-11月A股公司股东增持

     

      与往年相比,增持与回购是今年证券市场的两大亮点。据本报信息数据中心统计,从年初至今,沪深两市累计有199家A股公司发布股东增持公告658次,增持股份参考市值310.76亿元。统计显示,8月、9月是公司股东增持的多发期,完成增持金额161.02亿元,占全部参考市值的51.81%。与此同时,累计有54家公司股东发布了延期减持公告。 

      回购方面,丽珠B在今年12月5日首次回购1.8万股B股,天音控股也于今年12月12日首次回购20000股,分别打响了A、B股市场回购的第一枪。海马股份、长安B等公司也蓄势待“购”。 

      业内人士认为,延期减持、增持和回购这三种行为表明了上市公司股东对公司的信心和实业资本对上市公司长期产业价值的判断。尤其是从增持行为推进的过程分析,其累积效应正在逐步显现,并有望成为引导新估值体系形成的标杆。 

      立体式增持格局显现 

      今年8月27日,中国证监会颁布《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修改决定,将自由增持的豁免申请由“事前申请”改为“事后申请”,鼓励上市公司股东增持本公司股票。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这将有利于上市公司推进市场化的市值管理,给予控股股东增持行为更大的灵活性,将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公信力。 

      金枫酒业的大股东成为新规颁布后第一个“尝鲜者”。9月3日,虽然大盘创出调整以来的新低,但并没有影响到金枫酒业控股股东上海市糖业烟酒(集团)有限公司的增持决定。9月4日的公告显示,9月3日上海糖烟集团在二级市场买入约278万股。而当天该股的总成交量仅为423万股,大股东当天买入量占到了总成交量的66%。紧接着,又先后有新兴铸管、有研硅股、海信电器、通宝能源、吉林森工等5家公司发布了类似的增持公告。这6家公司成为下半年A股市场轰轰烈烈的增持运动的“先遣队”。 

      在这场大规模的增持运动中,大型央企占比不小。今年9月18日,国务院国资委公开支持中央企业增持或回购上市公司股份。随后,中国石油集团率先增持上市公司6000万股,动用资金超过7亿元。紧接着,汇金公司又对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各增持200万股,并表态将在未来一年内继续增持。果然,自2008年9月23日首次增持至今年11月28日止,汇金公司已增持建行A股至70800983股。包括中煤能源、中钢天源、中化国际等随之掀起了一波“中”字头央企的增持潮。地方国有企业、非国有资本也积极跟进,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国有企业到民营企业的立体增持格局。 

      进入10月份,随着三季报披露收尾,增持“窗口期”的结束,上市公司股东又掀起新一轮增持高潮。不仅大股东增持的广度加深,力度加大,而且其对增持重要意义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化,市场对增持行为的理解更加深刻。统计显示,有58家公司大股东增持股份比例均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其中,明天科技、商业城、梅花伞、渤海物流、西水股份、国通管业、旭光股份、羚锐股份等9家公司大股东以及战略投资者的增持比例超过5%。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发轫于央企的增持行为随后在各地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中全面铺开,各地上市公司在认识到增持的重要意义后,纷纷行动起来,以真金白银的付出换得公司低估的股权,大股东增持行为逐渐形成“羊群效应”。 

      回购凸显投资价值 

      与增持不同,回购是上市公司自己拿钱买股票,并且将买来的股票注销。回购将导致公司总股本缩小,每股盈利会得到提升。显然,回购将提升股票的内在价值,对提振股价、稳定市场的作用更大。 

      正当市场抱怨“只见增持潮,不闻回购声”时,天音控股10月30日晚间的公告,揭开了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回购A股股份的序幕。其公告称,拟以不低于3.50元/股的价格回购不超过2000万股公司股份。回购比例为目前总股本的2.11%,占实际流通股本的2.21%。天音控股也成为证监会10月9日正式发布《关于上市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的补充规定》以来,第一家公布股份回购计划的上市公司。今年12月12日,天音控股首次回购20000股。 

      继天音控股之后,海马股份也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自有资金不超过1亿元,通过深交所回购公司社会公众股不超过3000万股。受此消息刺激,公司股价连续两天涨停。 

      B股市场上,丽珠集团于12月5日首次回购丽珠B1.8万股B股,支付总金额港币16.13万元,夺得B股回购第一单。在此带动下,长安B也在酝酿回购事宜。 

      华泰证券认为,上市公司回购的积极意义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大股东大规模增持及上市公司回购,很大程度代表实业资本对上市公司长期产业价值的判断;二是这种行为的普及,很可能导致市场对限售股减持行为预期的改变,从而成为稳定和导致市场进入新平衡的关键,更重要的是可能会成为引导新估值体系形成的标杆。 

      产业资本赢得话语权 

      宏源证券唐永刚表示,尽管现有上市公司增持的股票已经出现整体浮亏,但面对市场的持续杀跌,大股东增持的热情却并未消减。这无疑给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 

      从表面上看,大股东增持与上市公司回购很难阻止市场下跌的步伐,甚至可能使自己“吃亏买套”。但分析人士认为,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增持一般都是长期持有的,更多是一种价值投资和信心投资。 

      事实上,从资本市场的历史发展来看,在弱市中进行增持,一般都有丰厚的回报。1974年,李嘉诚以每股作价3.4港元,全盘接下长江实业发行的2000万新股;1987年10月,美国华尔街股市狂泻,造成恒指随之暴跌,李嘉诚动用十多亿港元吸纳长实系四公司的市面散股;今年金融风暴以来港股持续下跌,李嘉诚共动用4.955亿港元分6次入市,共增持421.4万股长江实业。 

      李嘉诚前两次增持,不仅减小了股价的剧烈波动,增强了投资者信心,也为身为大股东的自己获得了投资机会。这次增持暂时出现浮亏,但谁也不敢断言他这次会不会再次成为大赢家。 

      再拿A股来说。宝钢集团2005年按股改承诺增持了9.38亿股,其增持价格低于4.53元,与宝钢股份后来的最高股价22.12元相差了几倍。也就是说,宝钢集团当初用于增持的40亿元,若以高峰期股价计算,可获得500%的回报。 

      这样来看,大股东增持与回购恰恰说明了上市公司的价值得到了产业资本的认同,非理性下跌吸引产业资本开始入市。从公告看,上市公司大股东增持部分的股权一般都明确表示将“锁仓两年”,并没有急于抛售套现的欲望,更多的是一种价值投资和信心投资。尽管近期可能“被套”,但从长期来看,上市公司的股权价值必将显现出来。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1,970,554, 栏目计数: 6,147,897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