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深发展董事长暗示:新桥投资或将离场
2008-08-27 08:47
|
作者:胡潇滢 发布时间:2008-08-26 14:14 来源:证券日报
“所有的PE(私募股权投资)总要离场。”
8月21日,在深发展中报新闻发布会上,深发展董事长纽曼表示,“新桥投资作为长期战略投资者,初衷就是帮助公司更好的发展。”
众多市场人士认为,纽曼的这番话暗示了,期满后新桥即将从深发展离场。
而在中报中,深发展也披露,第一股东美国新桥所持全部股份在2010年6月20日前全部解禁,而首批1.04亿股已于今年6月20日将解禁。
所有的PE总要离场
外资参股中资银行,深发展并不是第一家也不是唯一的一家。但2004年年底,当美国新桥投资最终以12.35亿元的代价获得国内首家上市银行深发展17.89%相对控股权时,仍成为资本市场的焦点。
私人权益投资者的通常模式是,收购或参股目标公司——重组企业改善账面效益——出售或者上市,其一般不会持有参股公司的股份太久。比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美欧资本大规模收购韩国资产,然后高价转售牟取暴利。
新桥控股深发展的几年中,深发展的业绩及股价均获得大幅提升,根据半年报显示,深发展总资产4,418.23亿元,净资产169.43亿元。2004年新桥以3.545元每股入股深发展,以记者截稿时深发展20.14元的股价计算,新桥初始投资增值了约5.6倍。这个收益率与新桥在韩国第一银行的股权增值幅度相同。
1999年底,新桥以5亿美元获得韩国第一银行49%的股权和100%的投票权。五年后,即在2005年,新桥最终以33亿美元将韩国第一银行转手卖给渣打银行,实现近6倍的增值。
无论新桥是否满意5.6倍的投资增长率,其高管在深发展的报酬增长率在国内上市银行董事长中是较高的。2007年高层管理人员共计4667万元的报酬中,董事长纽曼的税前报酬就高达2285万元,在2005年6月当选深发展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纽曼当年在深发展领取的薪酬为602.57万元,三年增幅达7.75倍。
对于已解禁的限售股,深发展内部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还不知新桥是否有抛售这笔股份的意图,并表示如果抛售会通过深交所大宗交易系统转让所持股份。
分析人士认为,让一家外资机构、并且还是一家外资私人股权投资机构控股一家中资上市银行,新桥控股深发展一度被认为是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标志。
因而,如果新桥离开深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银行业对外开放。
接手者会是谁?
既然要退场,那么接手人会是谁?
此前,全球消费金融巨头GE Money一度对深发展表现出兴趣。而GE和新桥属于“老朋友”,之前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有着很深的合作关系。
2005年9月,深发展与GE签署了《认购协议》。根据协议规定,GE将向深发展投入总认股金额1亿美元,占股近7%。据深发展对外称,在业务层面,深发展与GE Money的各项合作都已经在进行之中。
然而GE守望了深发展两年后,最终黯然而退。
随后,深发展迎来他第二个增发对象。2007年12月底,深发展宣布对宝钢定向发行1.2亿股,融资42.18亿元。协议之初,宝钢集团认股价格为每股35.15元,接近当时二级市场价格。但今年以来A股大幅调整,深发展股价已经缩水三分之一,如果不做调整入股,宝钢一入股就会产生每股20.14元浮亏,总计浮亏超过18亿元。
事实上,当年GE退出深发展,业内普遍认为是由于市场情况发生变化,深发展认为协议股价太低而终止。如今同样是由于价格的原因,宝钢是否愿以高价接收深发展,还不得而知。
华夏证券研究员佘闵华认为,宝钢增持深发展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价格变化很大,当初协议入股的价格比现在的市场价高太多。”而且知情人士透露,监管部门现在对非金融行业入股银行有了政策上的限制,因此宝钢入股深发展一事很可能无疾而终。
而对于一直以银行业务为发展目标的平安集团的入主,市场则普遍比较看好。
在深发展的半年报业绩发布会上,纽曼的一番表述也显示了其对中国平安的兴趣。“我们从报纸上看到,中国平安已经投资了深发展、浦发、民生、兴业等银行。深发展的态度是,有投资者我们都是非常高兴的。如果他们来投资,我们会是很好的投资对象。”
根据6月底深发展公布的第二批权证行权结果显示,平安旗下寿险公司已在二级市场增持深发展近1.1亿股,占该行总股本的4.57%,成为第二大股东。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平安欲通过旗下寿险公司并购深发展的信号。
中国平安的新闻发言人盛瑞森先生对记者表示,平安不对市场传闻做评价,并表示寿险公司参股深发展只是普通的财务投资。
已递交开设分支机构申请
在距新桥承诺五年内不转让深发展股权期满只有1年多之际,深发展董事会批准通过今年上半年分红方案,每10股送2股派0.23元,并派发用于支付税款的现金分红。这是新桥入股深发展近五年来,首次向股东分红。
中报业绩发布会上,纽曼表示:“我们很高兴的就是我们的资本充足率已经达标,因此有更多的资本。但是我们认为现在刚刚获利,并不是将资本用于现金红利的最佳时机。不过董事会已经通过这个股东分红计划。”
按照深发展的数据,截至2008年6月末,深发展的资本充足率及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达到8.53%和6.15%, 高于监管要求,这是深发展首次经审计的资本充足率达标,纽曼感到“高兴”也在情理之中。
深发展资本金主要是来源于发行次级债和认股权证到期行权。2008年3月深发展在同业间市场成功发行65亿元的次级债券,增加了附属资本65亿元;2008年6月,第二批认股权证到期并完成行权,实际行权率91.4%,为深发展补充了核心资本金18亿元。
从半年报看来,深发展的增长令人欣喜,但是48.28%的拨备覆盖率及过低的固定资产投入使得业内人士认为,深发展通过压低拨备和固定资产投入来提高利润,对此,深发展总行一管理人员告诉记者,深发展固定资产投入较低主要是由于深发展多年来都没有向外开设分行所致,“深发展长期受资本充足率的困扰,无法异地开设分支机构。”
这位管理人员向记者透露,“现在资本充足率达标后,我们已经向相关部门递交了开设分支机构的申请,一旦获批,固定资产的投入自然加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