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燕京啤酒北京日销啤酒4000吨 伊利借奥运提升品牌内涵 2008-08-21 08:23
作者:王锦 发布时间:2008-08-21 00:08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燕京啤酒(000729)董事长李福成昨日在北京国际新闻中心透露,奥运期间燕京在北京地区每天啤酒销量在4000吨以上,全国其他市场还未作详细统计。 燕京上半年总销量增6% 据李福成介绍,自2005年成为北京奥运会啤酒赞助商之后,通过奥运营销,燕京啤酒的品牌价值由2005年的152亿元上升到2007年的206亿元,而中高档啤酒所占的比例也由原来的21%左右提高到33%左右。 随着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奥运商机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李福成称,上半年啤酒总销量增长超过6%,销售收入增长11%左右,利润增长在两位数以上。 与此同时,李福成坦诚,去年国际大麦价格由每吨270美元上调到400美元,公司约增加了几亿元的成本,但公司采取有效措施基本消化了成本涨价因素。燕京五年前在新疆、甘肃、内蒙、东北等地建立4个大麦基地,引进国外先进品种,去年共采购26万吨国产大麦,保证了公司大麦供应。同时,今年公司借助奥运调整市场结构,包括提高中高档啤酒比例、适当提价等措施,有效化解成本压力。 奥运后,燕京也将继续做强做大:到2010年啤酒产销量达500万吨,确保并强化世界啤酒行业前十强的位置;到2015年啤酒产销量达800万吨,力争进入世界啤酒行业前八强。 伊利借奥运升级 在同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伊利股份(600887)执行总裁张剑秋也表示,奥运已经深深烙印在伊利的品牌内涵中,奥运之后,伊利也将继续延续奥运品质和奥运标准。 张剑秋指出,伊利的奥运战略主要是指产品品质的“奥运升级”:借助奥运,公司的产品在检验标准、生产、物流、加工、对外包装等所有环节都实现了升级;同时,在品种上,伊利也为奥运不断研制牛奶新产品,借奥运加大自主创新,增加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比例。 据了解,去年以来,不少乳制品企业都面临着原料奶价格上涨、人工、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困境。有业内人士分析,对于竞争激烈的乳制品行业来说,产品提价并不具有较大空间,只有加大高端产品的比例才能有效化解成本压力,而高附加值产品也代表着未来乳制品行业的消费和发展方向。 根据伊利股份此前公告,公司的高端战略已经初见成效,为公司化解成本压力、提高持续盈利能力做出了贡献。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