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超2000元!“龙茅”暴跌 业内人士:生肖酒缺乏炒作动力 (2024-01-11)
  • 10天翻倍!长白山紧急提示风险 (2024-01-11)
  • 造纸行业旺季需求生变 业内预期四季度有望迎来上行拐点 (2022-09-08)
  • MSCI大动作!新纳入33只!“盲盒第一股”入场 富临精工、滴滴ADR遭剔除 (2022-05-13)
  • 厦门A股上市公司2021年“成绩单”出炉 63家上市厦企总营收破2万亿 (2022-05-05)
  • 密集释放利好!一大波公司发布回购、增持计划 (2022-05-05)
  • 沪市主板公司2021年实现净利润4.04万亿元 近1.48万亿元现金分红创历史新高 (2022-05-03)
  • 这21家公司净利增长翻倍 还有10家出现亏损 (2021-08-02)
  • 6月16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 (2020-06-17)
  • 639家公司预告年报业绩 预喜比例超半数 (2020-01-08)
  • 国务院宣布:219个国家级开发区建设主体可IPO上市!2.8万亿券商迎大利好 (2019-05-30)
  • 东方金钰拟卖盘脱困 中国蓝田接盘16年后回归A股 (2019-02-06)
  • 2018年97家中央企业及下属上市公司最全名单 (2018-11-20)
  • 区块链疫苗带火易联众 股票三涨停引监管关注 (2018-07-27)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股价低估 高管买卖凶猛

    2008-07-30 08:28



    作者:潘明杰 发布时间:2008-07-29 14:43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短短半年多的时间,上证综指从6124点跌到2566点,投资者的心态也从峰顶跌到了谷底。

      然而,对自家情况知根知底的公司高管们又在做些什么呢?暗流涌动中,或许能管窥一二。

      据统计,6月2日至7月23日期间,深圳中小板市场中,董事、监事及其他高管累计买入金额6159万元,卖出金额2499万元;深圳主板市场中,高管买入金额1112万元,卖出金额490万元;沪市方面,高管减持金额为2132万元,增持金额达2382万元。

      东方智慧证券研究所黄硕认为,“这是出于以盈利为目的的投资行为,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博弈后的逢低买入,这意味着有一部分产业资本终于开始入市。”

      当此之际,高管集体购入公司股票被视为具有“风向标”意味。部分市场人士认为,此举反映部分高管对公司前景有信心,其公司股票估值或已至合理水平。

      深交所信息显示,宁波华翔董事长周晓峰在6月11日-13日三天合计买入公司股票461万股,增持金额超过5784万元。

      与其高管增持的同时是公司业绩的持续快速增长:公司4月28日发布的一季报已经披露,预计今年半年报净利润同比增长60%-90%。

      长城证券吕磊认为,“宁波华翔高管看好公司前景是其主动增持的主导原因之一,而其持股比例较低,更增添了其增持动力。”

      “持股比例偏低,多少会担心控制权旁落;而股权的相对集中,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公司发展。”宁波华翔公司内部人员如此解释公司高管增持原因。

      “虽然说,上市公司的高管们最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但是否将高管买入视为一种‘信号’来参与短期股价炒作,我并不认同这种做法。但从长期来看,对于市场的参考意义较大。其中,公司高管集体集中买入的市场‘风向标’意味还是比较浓的。”一位研究人士向记者表示。

      市场低迷时期,高管的“团购”行为尤其惹人眼。

      以中国中铁(601390.SH)为例,根据上交所披露的高管持股变动情况,7月9日和10日两天,包括董事长石大华、总裁李长进及董监事在内的11名高管在二级市场购入本公司股票,总计101.85万股,涉及金额约587万元。据了解,上述高管此前并未持有本公司股票,属于首次买入。

      目前,市值管理还未列入经营者考核指标,但轻易得出公司高管们不关心股价的逻辑却并不成立。

      中国中铁公司投资者关系部副主任余赞表示,“经过前一段时间的大跌,现在投资公司的股票无疑是很合算的。公司股价的大幅下跌主要是市场大势波及所致,公司基本面并没有发生变化。现在的股价和公司基本面是背离的。”

      截至6月底,中国中铁已经签署的合同价值超过1650亿元,同比增长82.8%。其2008年新签合同额和营业收入超过预期几成定局。

      中投证券分析师李凡认为,“高管购入公司股票显示出了其对公司业务长远发展的信心,这也是以其自身的实际行动向市场表明:‘公司估值已趋于合理’。”

      但也有一些私募人士表达了不同观点:“虽然中国中铁高管在二级市场增持了100多万股,但和公司46亿流通盘相比杯水车薪,作秀成分偏大,增持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质内容。”

      “A股和H股价格倒挂或许也是公司高管增持A股的原因。”该人士同时猜测。7月25日,中国中铁H股收盘为6.33港元/股,较当日A股5.96元/股仍有逾6%的溢价。

      A股和H股价格倒挂渐多的同时,A股和B股之间的资本“套利”亦开始浮现。

      自丽珠集团回购B股后,B股市场功能的重塑和价值发现被市场重新重视,高管们亦不甘寂寞。“B股更便宜,也会作为公司高管增持的选择。”上海一家同时有A股和B股的公司董秘向记者坦言。

      同一上市公司,在同股同权不同价下,高管亦开始尝鲜B股增持。在B股仍较A股折价30%-40%的现状下,增持B股可能成本更低。

      统计发现,年初以来,沪深B股市场高管持股行为变动渐趋活跃,但总量较小。

      沪市发生的高管股份变动均为增持B股,其中以海立B股和宝信B股为代表。而深圳市场则有增有减,年初至今的7个多月,不管从成交数量,还是所涉公司家数而言,增持都要比减持多。增持B股名单中以优质企业居多,其中包括晨鸣B、瓦轴B、粤电力B、鲁泰B、粤照明B等公司。

      股价高估 高管减持亦生猛

      6月以来的数据虽然表明高管开始买入价值被低估的自家股票,但假如公司股价高估,高管们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卖出?

      根据深交所网站中小企业板诚信档案栏目所记录,自2008年1月2日至2008年7月23日,共有108家中小板公司的董事、监事、其他高管及相关人员发生至少454次二级市场买卖(竞价交易)行为,买卖总金额约7.37亿元。

      这其中,总卖出量要明显高于总买入量,卖出金额高达6.28亿元。虽然6月份高管买卖资金净流入(减持额小于增持额),但3月、4月和5月,高管门累计减持总额高达其累计增持总额的43倍。

      来自上交所网站统计信息也显示,2008年1月2日至2008年7月18日,共有101家公司的董、监事、高管及相关人员发生了至少367次二级市场买卖行为,买卖总金额近2.31亿元。这其中减持金额约1.94亿元。

      其中,高管减持数额较大的两家公司恒生电子(600570.SH)和中创信测(600485.SH)的公司证券部人员均表示,“高管在二级市场减持纯粹属于个人行为,目前公司经营情况正常。”

      亦有市场人士分析,“减持可能是公司高管自身的一种资金融通调度行为,限售股解禁也带来了减持机会,大宗交易市场也为他们提供了平台。”

      据统计,高管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已有先例。青岛软控(002073.SZ)的高管在6月底7月初分三次共减持自家公司股票378万股、恒宝股份(002104.SZ)的高管亦有减持680万股的动作。

      “如果公司股价高估了,高管们就选择抛出;如果公司股价低估了,高管们就增持。从维持公司股价的稳定性看,高管们的行动确实值得提倡,也值得投资者借鉴。”该市场人士表示。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1,960,752, 栏目计数: 6,143,169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