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黑色系期货集体“开挂” 背后究竟啥原因? (2019-06-12)
  • 三大央企联手进入共享出行市场 资源整合、合作发展将成发展趋势 (2018-07-24)
  • 比特币期货首秀:暴涨逾3000美元 两次触发熔断! (2017-12-11)
  • 广西已有40家糖厂开榨 新糖价格6400-6500元/吨 (2017-12-08)
  • 统计局:粮食播种面积减少 玉米播种面积减少较多 (2017-12-08)
  • 纺织企业苦乐不均 明年种植情况尚需考虑 (2017-12-07)
  • 油价六连阳创近9个月来新高 (2012-02-21)
  • 棉花 资金促“花开” 供需压“花期” (2011-09-09)
  • 纽约金价25日连续第四个交易日上扬 (2011-05-26)
  • 国际油价25日继续上涨 (2011-05-26)
  • 美元走势疲软 国际油价创两年半新高 (2011-04-07)
  • 国际油价31日创两年半新高 (2011-04-01)
  • 铅期货今日上市交易 (2011-03-24)
  • 利比亚战火烘热大宗商品 蝴蝶效应扩散全球 (2011-03-22)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商品及期货 >> 商品期货 >> 动态信息

    中国弱势需求主导铜价走势

    2008-07-07 09:09




    作者:金士星 发布时间:2008-07-07 04:15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上周五伦敦金属交易所(LME)3个月期铜再度大幅下滑。由秘鲁铜矿罢工带来的供应忧虑曾一度促使投机资金将铜价推升至历史新高。但随着这一事件渐入尾声,中国在夏季期间的弱势需求将再度主导市场。

      上周五,LME3个月期铜收报8470美元/吨,下跌185美元。上周三,因市场担心秘鲁的两大铜矿罢工将使铜精矿供应受阻,铜价曾触及8940美元的纪录新高。

      但此后,随着秘鲁两大铜矿工人决定复工,投机资金对于供应中断消息的炒作逐渐收敛。且夏季全球主要铜消费国——中国铜需求处于总体疲弱状态。LME铜价在上周最后两个交易日中连续下跌。有分析师表示,高价可能使当下本处于需求淡季的中国买家进一步削弱购买意愿。

      巴克莱资本的金属分析师Gayle Berry说,今年上半年实货买盘颇为疲弱,主要因为消费商在消化库存。夏季结束后,这种消费者库存将变得非常低,届时可能有一波大升势。

      铜价在上周五下挫更是带动了其他有色金属品种价格走低。LME3月期铅同日自1610美元下挫至1565美元/吨,盘中曾一度下跌4.9%,报1531美元/吨,是2007年2月8日来最低。

      从库存角度看,铜是各类有色金属品种中供需基本面最利多的品种,但市场对于未来交易所库存动向的预期依然偏空。上周末,上期所铜库存上升3774吨,达到36175吨。

      有贸易商周四表示,中国进口商正在寻求取消一部分计划于7月和8月运抵的铜船货,这可能导致更多铜流入LME仓库或已持有大量库存的全球冶炼厂。同时中国进口商也将部分7-8月运抵的铜船货延迟至9月装运,因国内需求疲软,但延迟装船的数量仍不清楚。

      而事实上,除了铜和铝受短期供应中断威胁或电力价格上涨支持外,其余有色金属均在供应过剩压制下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疲弱。

      除了因为交易所库存在今年翻倍而创出近一年半以来新低的铅价外,锌价也在过剩的市场供给压制下反弹乏力。同时,尽管铝价在近期表现较强,但来自世界金属统计局(WBMS)的数据显示,今年1—3月期间全球铝市供应过剩381000吨,高于去年同期的116000吨。分析师认为,与电价成本相比,宽松的供求状况将更容易主导铝价的弱势。

      即便是供需相对偏紧的铜市场,未来供应的增长形势也较为乐观。国际铜研究组织(ICSG)预计在2008年到2012年,全球铜产量每年将增长5.2%,到2012年总产量为2300万吨。而麦格理证券对2012年的铜产量为2240万吨。

      通货膨胀日益加剧背景下,流动资金倾向于选择商品实现保值。但倍特期货副总经理黄学庆认为,尽管大环境利于商品投资,不过与库存处于低位的能源产品甚至是农产品相比,供需面普遍宽松的有色金属品种吸引力显然不足,其投资价值也自然偏弱。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0,420,867, 栏目计数: 789,152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