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专家:大小非减持非市场下跌主因 三一重工全流通意味着A股市场真正步入全流通时代 2008-06-17 08:42
作者:周松林 发布时间:2008-06-17 07:55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沪深两市率先完成股改程序的上市公司三一重工到今日已全部度过“锁一爬二”的限售期,进入全流通状态,这意味着A股市场真正步入全流通时代。 据统计,三一重工限售流通股自2006年6月19日率先开始部分解禁以来,其大小非共减持股份数量占总股份的比例不到3%。记者日前从交易所获得的沪市公司大小非减持统计数据表明,上述现象并非个案。 就股改形成的大小非而言,沪市公司整体减持数量相当有限,每月减持股份总量占交易总量的比例算术平均值仅为0.44%。深市上市公司的大小非减持数量同样有限,截至4月,其平均每月减持股份总量占交易总量的比例为0.538%。因此,一些专家认为,不能说大小非减持是导致当前股市下跌的主要原因。 大小非减持非“洪水猛兽” 从统计资料看,大小非减持并非是想象中的“洪水猛兽”。2006年6月至2008年5月30日,沪市上市公司因股改形成的限售股份解除限售共计678.41亿股,该部分股东实际减持172.77亿股,占解除限售总额的25.47%。累计减持股份总交易金额为2908.59亿元,仅占同期沪市股票交易总金额的0.65%,占沪市总市值比例(以2008年6月计)为1.74%。深市主板解除限售股份共计193.86亿股,减持82.66亿股,占解除限售总额的42.64%。 在这24个月中,沪市解禁股份最多的月份是2007年10月,当月共解禁176.53亿股。而大小非减持股数最多的两个月份为2007年4月和5月,分别减持13.13亿股和16.09亿股。同时,这两个月大小非减持金额也颇高,分别达175.16亿元和304.60亿元。结合当时的大盘走势来看,这两个月正是上证综指涨幅最高时期。 另外,从减持股数占上海市场总成交比例来看,最高是2007年12月,占总成交量的0.91%,当月上证综指上涨8%。深市大小非减持股数最高峰在2007年4月,共计13.32亿股,而该月也是深证综指涨幅最高的一个月。 小非减持占七成以上 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大小非减持行为具有几个明显特点。 第一,从总体上看,大小非减持数量有限。大小非减持不是导致股市下跌的主要原因。第二,小非减持占主要部分,大非减持意愿并不强烈。截至2008年5月,沪市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51.36亿股,占总减持额的29.73%;持股5%以下股东减持121.41亿股,占总减持额的70.27%。在减持金额方面,大非减持股份金额总计840.91亿元,而小非减持股份金额达2067.68亿元。深市情况也与此类似。第三,大小非减持意愿有减弱迹象。统计数据显示,2月份以来,大小非每月实际减持股份数量较1月份大幅下降,且维持在一个平稳状态,月减持金额也较1月份大幅“缩水”。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