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今日评论
最不令人满意的电信业改革 2008-05-26 09:58 鲁晓云
曾几何时,电信业改革被人们寄予厚望。 但是,时至今日,电信业改革不仅步伐缓慢,甚至是各项改革之中步伐最慢的,而且越改思路越混乱,并且越来越离市场各方预期或要求相去甚远了。 改革没有打破垄断,却加剧了垄断;相关各方利益没有理顺,相反却是越理越乱;电信高资费没有下降,却是继续原地踏步,甚至水涨船高。 这是人们期待的改革吗? 答案是否。 客观地讲,电信业改革最初打破垄断的出发点是好的,如果顺着这个思路改下去,电信业改革的前景是乐观的,老百姓的实惠也将由此增加。但是越往后,利益难取舍、权责难划分,所以,改革的路越走越慢,渐进地也就开始关起门来相互扯皮,不了了之了。 着眼于“打破垄断”的使命,1994年中国联通成立。由此,原邮电部独家垄断国内电信市场的局面开始改变。中国联通进入移动通信市场后,邮电部门大幅降低了入网费和资费。人们由此信心十足对待电信业改革! 虽然“双寡头”竞争使基本电信服务市场效率得到改进,如1998年开始实现政企分开、邮电分设,重组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成立中国移动,原先庞大的“中国电信”被切开。 2001年至2002年,以打破固定电信领域的垄断为重点,已经被剥离了移动等业务的“中国电信”又被实施南北分拆,2002年5月新的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挂牌。华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和河南、山东共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电信公司归属中国电信北方部分;其余归属中国电信南方部分。 北方部分和中国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吉通通信有限责任公司重组为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南方部分保留“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名称,继续拥有“中国电信”的名称和无形资产。逐渐形成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卫通、中国铁通六家基础电信企业竞争格局。 可惜电信市场有效竞争并未形成。 电信和移动的霸主地位难以撼动。注定了改革越走路越艰难。 目前电信业第四次改革序幕拉开。似乎是重组方案搞平衡。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改委、财政部24日联合发布通知,电信业第四次重组“路线图”正式确定。这是一次“6合3”的方案。 根据三部门的通知,基于电信行业现状,鼓励中国电信收购中国联通CDMA网(包括资产和用户),中国联通与中国网通合并,中国卫通的基础电信业务并入中国电信,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经过重组,所有几家电信运营商都将是全业务服务运营商。 重组后的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能否与中国移动形成鼎足之势还须观察,原来作为竞争方的其他几个主体地位就此被削弱。 行业均势不协调,百姓寄予期望的所谓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改进,以及电信资费的下调就可能是空中楼阁。 比如,去年中国移动(0941.HK)以870.62亿的净利润,居行业首位,让联通、电信和网通等根本没法与之相比;而中国移动2007年的收入是其他三大运营商的总和,利润更是三大运营商利润总和的2倍;中国移动目前的总资产超过7000亿元! 瑞银证券报告指出,中国移动的优势在重组后还将保持至少3年。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后,对中国移动的固话业务的推动相当有限,与电信和网通相比,铁通的固话用户微乎其微,相反,其人员、债务的负担倒是不少。尽管在重组后,国家将实施非对称管制,以促进弱势电信运营商的发展壮大。但相关方面的强势地位,仍能使其至少继续保持3-5年的领先地位。 百姓期待竞争格局之下资费调整无疑于幻想! 当然,重组、回归、3G牌照发放是一连串的程序,电信业重组步伐稍稍加快可能是后两者步伐加快的先兆;这就是目前电信概念及相关热点重燃或升温的原因。但电信业改革总体是雷声大雨点小或者是换汤不换药,既然不是以打破垄断作为前提,而是加剧垄断地位,难以建立充分竞争基础上的均衡优势,那么无法惠及民生的结果就是必然的,历史已经反复证明,任何改革如果将民生利益放到次要位置,或者根本忽略民生利益,这样的改革是难以成功的,或者也是前景难以乐观的。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