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陈雪 摄
目前,东直门地下交通设施已开始调试。
| |
难以想像,历时七年,大战三百回合,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北京东直门交通枢纽及东华广场项目,至今仍未尘埃落定。
“7、8年了,这里建建停停。这不,春节前又停工了快俩月,直到3月才又开工。这罪我们哪年受到头啊?!”
站在12楼顶层走廊,为噪音和污染扰民奔走了多年的刘大妈,无可奈何地望着窗外。4月的北京桃红柳绿,而她目光所及之处的东直门工地上空却被喧嚣的烟尘笼罩。一阵微雨,雨滴斜穿过林立的起重塔与脚手架,滴落在行人的背包上,印下点点泥土。
日常生活不胜其扰的刘大妈哪里晓得,商场上又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杀已悄然展开。
2008年2月18日,海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作出了一项《关于撤销海南京灏实业有限公司变更登记的决定》(琼工商企外字[2008]1号),正是这一意外变故,很可能使国浩房地产(中国)有限公司(简称GLC)和北大青鸟集团的命运产生奇妙的逆转。
攻克“国门”
原本是北大青鸟拱手把东直门项目让给GLC的。
2007年春节前夕,诉讼缠身、资金不足的北大青鸟,通知GLC必须尽快达成城建东华股权转让的框架协议。而此时GLC面对的强大竞争对手是赫赫有名的嘉里集团。有报道称,“糖王”郭鹤年曾多次过问此谈判并亲自拍板,甚至给出了100亿元封顶的出价。然而,在尽职调查中郭鹤年发现,东直门项目所涉及的债务纠纷加上重新启动的资金,很可能将远超100亿元。糖王却步,使GLC异军突起。
GLC附属于新加坡上市公司国浩房地产,控股后者超过六成股份的是香港上市的国浩集团(0053,HK),它们都背靠马来西亚丰隆集团。在最新发布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中,丰隆集团董事局主席郭令灿排名第524位,在马来西亚排前五名。
GLC总裁李慧敏回忆当时的情况时曾对媒体说,“当时我也想早点回新加坡过春节,但是考虑到过年7天长假中,可能会产生多种变故。为怕夜长梦多,项目转落他人之手,国浩地产最终还是和北大青鸟签订了股权转让框架协议。”
2007年4月16日,国浩集团在香港交易所发布公告,宣布3天前与北大青鸟订立购股协议,以58亿元代价收购北京城建东华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90%的股权。双方交易的实际标的,正是京城地产界的一块香饽饽——被誉为“国门第一商业综合体”、亚洲第一大交通枢纽和奥运重点工程的东直门项目。从2001年9月至今,这块占地10.6万平方米的土地,已先后更换了北京城建(600266)、香港康实、北京华远、北大青鸟等四任主人。
国浩在公告中称,支付股权转让款的时间表分四步走。第一步,GLC已于4月11日支付了5亿元,用于受让由北大青鸟的关联公司北大教育和北大公学教育持有海南京灏共计100%的权益。海南京灏持有城建东华31.5%的股权。
第二步,“2.2亿元将于卖方向GLC及或其代理人转让彼等于北京城建项目公司合共为58.5%权益获得股东、董事会及其他所需的政府批准时支付。”
第三步,25亿元将于城建东华58.5%的权益转让完成并收到其资本增加所需的政府批准时注入城建东华,以及上限为20亿元将于2007年11月30日前注入城建东华。此后,此次收购视为完成。
第四步,5.8亿元将于对城建东华的有效追讨诉讼抵消后支付。
2007年4月24日,国浩集团宣布,以出售存量股份的供股方式筹资5.55亿新加坡元,以发行可换股债券方式筹资6.9亿新加坡元,两者折合计64.09亿港元,用于收购东直门项目。
2008年3月12日,国浩集团在2007财年中报中披露,GLC先于2006-2007年财年支付12亿元用于购买城建东华45%的权益,余下45%权益收购也随着再次支付20.2亿元而于2007年11月完成。至此,GLC为收购东直门项目共计支付了32.2亿元,尚有25.8亿元尚未支付。此外,GLC称还将投入42亿元用于启动项目。
2007年11月18日,GLC召开新闻发布会,高调入主东直门。由于东直门项目是首都机场快线的起发站,当时有媒体惊呼——国浩攻克“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