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健健
新准则下的首份年报披露今日落幕。受益于主业稳定增长、成本费用总体控制良好及牛市投资收益增长较快等多重“利好”,上市公司2007年业绩依然保持强劲增长态势。
截至今日披露2007年年报的1573家公司,共实现净利润9497亿元,同比增长49.86%,加权平均每股收益0.42元,创下多年来新高。
放眼2008年中报,报喜者占据绝大多数。不过,专家提示,在CPI高企的背景下,不少行业都面临着成本压力,加上股市今年调整幅度较大所带来的投资风险,2008年投资者应更多关注主营“内功”深厚且具有较强议价能力的公司。
净利增长近五成
作为新会计准则实施后的上市公司首份年度成绩单,2007年报格外引人注目。截至4月29日,两市共有1496家公司披露2007年报。
据本报信息数据中心统计,以1496家公司为样本,这些公司2007年共实现营业总收入93227.47亿元,同比增加25.02%;实现利润总额13606.05亿元,同比增长46.77%;实现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的部分)9460.33亿元,同比增长47.94%。
近1500家公司中,中石油分量尤殊。公司2007实现营业总收入8350.37亿元、净利润1345.74亿元,分别约占样本公司整体营业总收入、净利润的9%和14%。
银行类公司表现也相当抢眼。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净利润分别为812.56亿元、690.53亿元、562.29亿元,紧随中国石油其后,各自占据净利润排行第二到第四名。
1496家公司中,盈利的公司有1401家,盈利面为94%;业绩同比增长的有1186家,占比约为八成。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盈利的公司有1235家,占比为83%。
每股收益创新高
2007年报,样本公司加权平均每股收益0.43元,创下上市公司多年来的新历史记录。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每股收益0.39元,同样远高于近年水平;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4.91%,大大高于去年同期10%的水平。
据统计,有410家公司每股收益高于0.5元。每股收益排列前五位(且审计意见为标准)的公司为,中国船舶每股5.53元,ST浪莎每股5.21元、中信证券4.01元、吉恩镍业3.70元、吉林敖东3.47元。
这5家公司恰好代表了2007年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几类典型:通过定向增发收购集团资产,中国船舶大大提升了资产与盈利能力;ST浪莎则通过债务重组的非经常性损益途径业绩翻身;作为券商龙头股,中信证券在牛市中自然赚得盆满钵溢;吉恩镍业的业绩则得利于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而迅猛增长;至于吉林敖东,业绩耀眼的首要法宝当属投资收益。
仔细分析可以发现,上市公司2007年加权平均每股收益创新高主要有两方面原因:若以2006年底是否上市为分界线,一方面,存量公司即2006年底前已上市公司,业绩稳定增长;另一方面,增量公司即2007以后新上市公司,当年整体业绩不俗。
统计显示,若扣除掉07年以后新上市的145家公司,存量公司的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0.37元,扣除后为0.17元;增量公司整体的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0.55元,扣除后为0.51元。可见,诸多蓝筹公司的加盟直接推高了上市公司整体的业绩水平。
整体盈利水平提高,派现分红的公司相比往年明显增多。有近五成公司提出派现方案,计划派现总额2747亿元,占到所有上市公司总体净利润的近三成。
主营增长感知成本压力
新会计准则下,利润表中的“营业总收入”中既包括主营业务收入,也包括其他业务收入。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占绝大部分。
统计显示,样本公司共实现营业总收入93227.47亿元,同比增长25%,上市公司主营收入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这些公司营业总成本(含三项费用)为81028.32亿元,同比增长23.07%。其中,上市公司费用仍然延续去年至今较好的控制水平,合计发生三项费用约10263.67亿元,同比增长约22.50%,增速低于营业总收入2.5个百分点。
不过,CPI上涨给上市公司经营带来不小的成本压力。统计显示,非金融类公司2007年的销售毛利率为20.95%,而2006年这一比率为21.19%。
投资收益“头高尾低”
得益于2007年牛市行情,从2007年中报至今,投资收益一直占据颇为重要的地位。样板公司合计实现投资收益高达2793.32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40%,相当可观。
扣除掉金融类公司以后,非金融类公司2007年投资收益合计约938亿元,同比增长121%,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的比例为11.14%。可以看出,虽然投资收益整体增速较快,但相比2007中报中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14%的比例,投资收益比重已有较为明显的下降。
投资收益所占比重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属股市的调整。由于股市自2007年第四季度逐步调整,不少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出现缩水状况。2008年一季度市场继续较大幅度地调整,投资收益缩水乃至亏损的情况不断出现。
资源类公司业绩喜人
主营方面,建筑业总收入增长最为可观,增幅达到387.19%;其次为采掘业,营业总收入同比翻一番;第三名为金融保险业,同比增长约九成。
每股收益方面,最高的是采掘业,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0.69元,其次是金属非金属业,为0.63元,批发零售业列第三位,为0.453元。可以看出,资源类企业在2007年成本压力加大的情况下,盈利能力表现较好。
值得关注的是,上市公司业绩含金量略有提升。样本公司(扣除金融类企业后)加权平均每股经营性现金流为0.69元,去年同期则为0.68元。即便如此,多个行业的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出现同比下降,房地产行业更是成为唯一的每股经营性现金流为负数的行业。
根据统计,房地产业2007年每股经营性现金流为-0.74元,大大低于去年同期的-0.26元。此外的21个行业中有10个行业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同比下降,其中降幅比较大的综合类同比下降48%,机械设备仪表业下降38%,造纸印刷业下降32%,批发零售业下降30%。
各行业中,29家金融类公司组成的金融阵团表现突出,2007年实现净利润3581.33亿元,占到样本公司总体净利润的38%。2007年所得税费用为1514.26亿元,由于金融类2007年所得税实际税负水平较高,可以估计从2008年起新所得税法实施后,金融类企业所得税费用将大幅减少,由此增厚上市公司整体业绩。
2007年上市公司因主营稳健、成本费用控制良好、投资收益增长、新股大蓝筹推动等多重“利好”共振,使净利润和每股收益都创下多年来的新高。漫画/张骊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