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超2000元!“龙茅”暴跌 业内人士:生肖酒缺乏炒作动力 (2024-01-11)
  • 10天翻倍!长白山紧急提示风险 (2024-01-11)
  • 造纸行业旺季需求生变 业内预期四季度有望迎来上行拐点 (2022-09-08)
  • MSCI大动作!新纳入33只!“盲盒第一股”入场 富临精工、滴滴ADR遭剔除 (2022-05-13)
  • 厦门A股上市公司2021年“成绩单”出炉 63家上市厦企总营收破2万亿 (2022-05-05)
  • 密集释放利好!一大波公司发布回购、增持计划 (2022-05-05)
  • 沪市主板公司2021年实现净利润4.04万亿元 近1.48万亿元现金分红创历史新高 (2022-05-03)
  • 这21家公司净利增长翻倍 还有10家出现亏损 (2021-08-02)
  • 6月16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 (2020-06-17)
  • 639家公司预告年报业绩 预喜比例超半数 (2020-01-08)
  • 国务院宣布:219个国家级开发区建设主体可IPO上市!2.8万亿券商迎大利好 (2019-05-30)
  • 东方金钰拟卖盘脱困 中国蓝田接盘16年后回归A股 (2019-02-06)
  • 2018年97家中央企业及下属上市公司最全名单 (2018-11-20)
  • 区块链疫苗带火易联众 股票三涨停引监管关注 (2018-07-27)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两头受挤 汽配洗牌走向集中

    2008-04-25 09:09


    作者:孙晶晶 朱宇 发布时间:2008-04-25 09:01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近年来,随着汽车整车行业的景气繁荣,国内汽车配件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与此同时,凭借在国际市场中的比较优势,国内汽配企业也逐步进入国际汽车巨头的采购体系,步入国际市场。

      但在行业进入景气上升通道的时候,汽配企业也面临着下游整车产品价格下降,以及上游钢铁、铝、橡胶等汽配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的两头挤压。因此,在这一轮行业景气上升之中,中国汽配生产企业的龙头会显现,中小企业多的现状将得以改观,市场集中度必将提高。

      整车景气推动汽配发展

      最近几年,下游整车行业的持续繁荣以及汽车配件出口的增加,带动汽车配件行业快速增长。2007年,全国汽车销量突破了860万辆,同比增长22%,利润总额超过1000亿元,创五年来新高。与此同时,中国汽车零部件2007年实现出口145亿元。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2008年国内汽车需求为1035万辆,同比增长17%,比上年略有下降。但随着汽车保有量日益增大,能维持这一增速,对于上游配件行业来说仍是很大的利好,汽配行业有望在整车的带动下步入景气期。银河证券研究员李丹认为,在整车产销率维持在99%、汽车价格指数维持2007年水平的假设基础上,预计2008年汽配件行业在国内市场收入增速可达30%。

      据估计,201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国内产值将可能达到8000亿元左右。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以汽车零部件为主的各种产业园区在1000个左右,其中关键的集群区域或地带约100个。

      自从2005年国家出台《进口汽车零部件构成整车特征核定规则》政策,部分引进车型实现本地化,特别是2006年进口散件组装现象明显减少,占汽车产量的比例已下降至4.6%,本地化比例明显增加。随着国内制造水平的提高,进口散件组装的比例将会持续下降。这无疑为国内配件生产企业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

      同时,国外汽配企业出于利润的考虑尚未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合资品牌整车部分零部件和国产品牌整车绝大部分零部件都从国产零部件企业进行采购,这就给予了国内汽配企业足够的成长空间和时间,使其能够在短暂的时间具备一定的规模。而且,由于近年来整车市场竞争激烈造成利润下滑,国内合资企业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开始大规模采购国产零部件,这就使国内具备低成本及技术优势的汽配企业得以进入广阔的国内合资汽车企业市场。

      广发证券汽配行业分析师黎韦清向记者表示,在中国汽车行业中,汽车整车与汽车零部件的规模是1:0.66,而这一比例在国外汽车发达国家为1:1.7。中国的汽车零部件行业面临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新增整车配套将会对汽车零部件工业形成一个线性拉动关系,即零部件行业将与汽车制造行业同步增长。第二,2007年末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5697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4.3%。若不包括其中的1468万辆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则民用汽车保有量为4229万辆,增长26.7%。汽车保有量的激增带来的汽车零部件修理、更换的需求也将加速释放出来。第三,出口的带动。预计未来3年零配件行业增速将会维持在高于行业平均增速的水平。

      上下游夹击

      不容忽视的是,在行业向好的同时,由于汽配行业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再加上整车企业价格又有下降趋势,夹在两者之间的汽配行业将受到很大影响。

      配件行业所涉及的上游原材料基本可以分为金属类原材料和橡塑类原材料。钢铁在整个行业原材料中的占比接近64%,铝合金占比为8.3%,此外PU、PVC、PB等橡塑类材料也占有一定的比重。整体上看,上游原材料价格呈不断上涨趋势,将对配件企业毛利率形成持久压力。

      拿在汽车产品中占比最大的钢铁来说,其价格变动将对配件行业毛利率水平影响显著。据最新监测,3月份国内钢材平均价格为5775元/吨,较1月份上涨9.6%。李丹说:“行业毛利率受钢价变动影响较大,并且这种影响因价格传导能力的强弱有较大差异,在钢价上升时,有能力与下游企业建立价格联动机制的供应商优势得到体现,其毛利的下降水平要远低于价格传导能力弱的企业。”

      从汽车价格方面来看,2007年12月份国产汽车价格环比下降0.89%,同比下降4.86%,月均下降幅度由上年的0.14%扩大到0.41%;全年除6月份价格与上月持平外,其余月份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业内人士分析,2008年汽车市场受供给大于需求以及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价格仍将呈稳中下降趋势,全年降幅维持在4%左右。

      黎伟清告诉记者,“大多数配件企业,相对于整车没有议价能力。这样的格局对于配件行业极其不利。整车企业可以凭借其在产业链中的优势地位,将车价下降转移到上游配件生产企业,这必将压缩汽配行业毛利率。”

      兼并整合大势所趋

      因此,黎韦清认为,面对上下游的夹击,汽配行业的并购整合将不可避免。通过并购降低成本,产生大的汽配龙头企业,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将是未来汽配产业发展的趋势。

      目前,世界上已经拥有以德国博世公司为代表的十几家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美元的巨型汽车零部件跨国大企业。在世界汽车零部件100强企业中,排名前30家企业的销售收入合计占前100家企业合计的近70%。

      但是,中国上万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中,销售额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仅130余家。国内配件生产企业数目多,规模小,行业集中度较低。国内汽车配件行业平均单厂销售额仅相当于整车企业的2%-3%,行业集中度也远低于整车行业,双方力量对比悬殊。

      李丹指出,持续获得新车型的配套权将是配件企业保持较高毛利率的关键。从目前新车配套市场的情况来看,新车型的配套权基本都被细分市场的龙头企业所获取。这主要是由于主机厂对配套供应商同步研发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主机厂往往是按总成模块的方式划分寻找进行同步研发的配套企业。

      她认为,“总成、模块化供货逐渐成为汽车配件行业一大发展趋势并不可避免地加剧配件企业的分化。整车企业逐步由向多个汽车配件厂商采购转为向少数系统模块供应商采购。更多的配件企业只能位于宝塔式零部件供应链的中下端,通过向更高层次的零部件企业供货谋求生存和发展。”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1,965,481, 栏目计数: 6,145,429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