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7年12月11日至今,小商品城(600415行情,股吧)足足停牌了约80天。
在这次异乎寻常的超长停牌中,义乌国际商贸城三期的资产是否注入小商品城,以及最终的注入方式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正在人们等待谜底揭晓之时,又传来一个被刻意低调处理的消息。
本报记者独家获悉,在停牌期间,包括三期在内的义乌国际商贸城建设指挥部原总指挥杨延虎因“涉嫌重大经济犯罪”,已经辞去义乌市人大常委一职。该案由金华市纪委移送金华市检察院,并内定为2008年金华纪检部门的中心工作之一。
权威信息显示,杨延虎案主要与国际商贸城建设中涉及的“权钱交易”有关。这个颇有想象空间的消息又为股价已近百元的“商业第一牛股”的注资增添了变数。
杨案始末
2008年2月2日,义乌市人大常委会发布了一则简短公告。
公告称,1月15日,义乌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同意杨延虎辞去义乌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
记者从权威部门获悉,杨延虎的辞职并非“正常辞职”。此前由金华市纪委提交义乌市人大常委会的书面意见中,简要提及杨延虎涉嫌“重大经济犯罪”,建议人大常委会同意其辞职的要求。
杨延虎的落马,距其卸任国际商贸城建设总指挥一职仅有数月。1997年,杨延虎从义乌市人武部政委的位置上转业到地方,担任义乌市委常委。2000年7月,义乌市决定建设义乌国际商贸城二期。杨延虎于2000年下半年带领一班人进场,一直干到2007年10月。
“他们指挥部权力大得很,谁拆迁能拿到多大的房子都是由指挥部说了算。”家住工人北路共和村安置房的老王说。提及分配不公,征地拆迁所及的西力村、殿山村、畈田村和共和村等村庄都发生过纷争。
老王是国际商贸城二期的拆迁户,从其目前所住的安置房可以直接看到国际商贸城,地价已经涨到3万元/平米,安置面积相差几十平米就相差几十万元。惊人的价格为权钱交易留下了空间,不少村民都怀疑这其中有一些“猫腻”的存在,“到现在还有十户居民没有得到安置,名单被那些不该有的人占了!”
2008年1月27日,义乌市检察院向市人大提交的2007年工作报告中称,义乌市检察院查办了国际商贸城建设指挥部原副总指挥张红峰以及三名中层干部受贿案等,并纠正了国际商贸城周边近1000亩土地的违法确权。
该报告表述称,“针对我市土地资源紧缺,群众反映强烈的现象,查办了在农村拆迁、确权安置、工业用地安排过程中,国家工作人员收受巨额贿赂的案件10件。”
从义乌市检察长的表述来看,巨大的土地商机与“官商合一”的制度造就了腐败的温床。而这条土地通路的顶端就是建设指挥部总指挥杨延虎。
最新进展显示,杨案已经由金华市纪委移送金华市检察院进入审查起诉阶段,该案被内定为今年金华纪委的主要工作之一。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2002年10月,<金华日报>曾在头版连续三天以整版篇幅介绍杨延虎,盛赞其是“廉不言贫”、“勤不言苦”、“以诚待人”的领导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