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飞乐音响难道真的被舍弃? 2007-12-27 08:17
减持的两大股东与现在的第一大股东似有某种关联飞乐音响难道真的被舍弃? 随着力合创投、盛金创投的减持,飞乐音响(600651)股东顺序已经发生了显而易见的变化。飞乐音响减持背后,则是难以回避的有关仪电系、华鑫证券以及大摩的故事。 两大股东相继减持 8月3日,飞乐音响的原第一大股东深圳清华力合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宣布其已经开始减持飞乐音响股份。截至8月1日收盘,持有公司股份比例从6.92%下降到6.209%,持股排名变更为公司第二大股东;上海仪电控股集团重新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8月2日至8月23日,力合创投再次减持公司股份711万股,减持比例达到1.27%。力合创投持有公司股份比例下降到4.94%。截至9月30日,飞乐音响三季报显示力合创投在8至9月期间减持2150.71万股,持有比例仅有3.08%。 同时减持飞乐音响的并不仅仅只有力合创投而已。截至12月6日,飞乐音响现第二大股东深圳市盛金创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减持250万股,占公司总股份的0.45%,持股比例从三季报披露的5.03%下降到4.86%。 力合创投和盛金创投为何频频减持飞乐音响? 仪电系的影子 上海一券商研究员认为,从企业逐利的角度看,力合、盛金愿意减持套现,自然是有利可图。根据此前的媒体报道,今年7月,邯郸钢铁大股东邯钢集团已通过挂牌出让方式,将华鑫证券15%的股权转予上海仪电。形成呼应的是,飞乐音响的股价也从5·30后的低点8.88逐步回升,到9月10日创出近半年的新高14.84元。力合创投在此期间减持,显然获利丰厚。另外,盛金创投也是在公司股价回升的过程中减持,价格区间应该是在9.57-13.15元之间。 翟之中(化名)是个在华鑫证券开户的“大户”,据他推测,力合和盛金的减持应该和仪电集团董事长张林俭即将卸任有关,“需要做一个投资行为的结算”。他认为,力合、盛金以及上海仪电之间必然存在着某些关联,“要不然,力合、盛金作为注册在深圳的民营企业,如何能够取得同仪电控股差不多的流通股权,这不是匪夷所思么?”按照他的思路,尽管力合、盛金减持,但并不影响仪电系在飞乐音响的控制权。 该人士表示,尽管8月力合和盛金已经宣布不再为一致行动人,但双双减持确实很难让人不去捕风捉影的。 难以回避的大摩 谈到飞乐音响的股价,自然联想到华鑫证券和大摩。 12月4日,飞乐音响宣布受让邯郸钢铁手中华鑫证券2亿股股权转让交易事宜已获证监会批准,2亿元交易价款也已结清。飞乐音响以其24%的股权比例,成为华鑫证券第二大股东。今年以来,上海仪电系不断增持华鑫证券,至飞乐音响从邯郸钢铁受让20%股权,华鑫证券已完全回到上海仪电手中。 华鑫证券作为一家基本面一般的中小券商,就其本身而言,并没有太多亮点。但传说中的大摩介入,让其身价倍增起来。根据目前市场通行的说法,近年来在入股国内券商方面落后于高盛、瑞银的摩根士丹利,拟以40亿元人民币的代价获得华鑫证券约三分之一的股权,并且期望在董事会占据控制地位。据此计算,大摩的收购价格折合每股在12元以上,而飞乐音响的收购价格仅为1元。 “大摩愿意以如此悬殊的收购价格差距进入华鑫,使市场对于大摩进入以后所带来的品牌溢价非常期待。相应的,飞乐音响有可能从中获得丰厚的投资收益。” 翟之中说。 相关资料显示,华鑫证券是2001年对原西安证券进行增资扩股和受让原上海浦东联合信托投资有限公司13家营业部后改制而成,注册资本10亿元。目前拥有西安、上海、深圳三地21家证券营业部。其2006年底的净资产约3.57亿元,折合每股0.35元,当年净利润3416万元。 借壳孰真孰假 近一段时间以来,飞乐音响先后售出了51%力合数字的股权和所持上海盛昌天华电子有限公司全部57.5%股权,也引起了市场对于飞乐业务转型的猜测。对于市场盛传的方便未来华鑫证券借壳的传言,翟之中则认为可能性微乎其微。他分析,目前首先是大摩收购华鑫证券股份需要获得相关部门批复,如果没有拿到批复,从华鑫本身来讲,即便借壳,也不会有太多惊喜。如果获得批复,华鑫也应该是以IPO而不是借壳飞乐音响的形式来完成上市,一个是因为有了广发证券的前车之鉴,相关部门对于借壳还是比较谨慎的;另外对于华鑫的股东而言,IPO显然成本小得多。 深圳一位私募基金经理认为,虽然目前飞乐音响成为华鑫证券的第二大股东,但是对于上市公司而言,通常不会以投资作为主营业务的,除非占主营收入和利润达到相当大的比例。 (证券时报)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