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超2000元!“龙茅”暴跌 业内人士:生肖酒缺乏炒作动力 (2024-01-11)
  • 10天翻倍!长白山紧急提示风险 (2024-01-11)
  • 造纸行业旺季需求生变 业内预期四季度有望迎来上行拐点 (2022-09-08)
  • MSCI大动作!新纳入33只!“盲盒第一股”入场 富临精工、滴滴ADR遭剔除 (2022-05-13)
  • 厦门A股上市公司2021年“成绩单”出炉 63家上市厦企总营收破2万亿 (2022-05-05)
  • 密集释放利好!一大波公司发布回购、增持计划 (2022-05-05)
  • 沪市主板公司2021年实现净利润4.04万亿元 近1.48万亿元现金分红创历史新高 (2022-05-03)
  • 这21家公司净利增长翻倍 还有10家出现亏损 (2021-08-02)
  • 6月16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 (2020-06-17)
  • 639家公司预告年报业绩 预喜比例超半数 (2020-01-08)
  • 国务院宣布:219个国家级开发区建设主体可IPO上市!2.8万亿券商迎大利好 (2019-05-30)
  • 东方金钰拟卖盘脱困 中国蓝田接盘16年后回归A股 (2019-02-06)
  • 2018年97家中央企业及下属上市公司最全名单 (2018-11-20)
  • 区块链疫苗带火易联众 股票三涨停引监管关注 (2018-07-27)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拥硅为王 川投、天威、乐电分羹新光硅业

    2007-12-04 09:00


     
      应尤佳摄 张大伟 制图
      初冬的巴蜀阴晴不定,被浓雾笼罩,迷雾之下,一场关于多晶硅的争夺鏖战正酣。

      此前,2007年11月20日,四川新光硅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会议厅召开了一次股东大会,与会诸人不曾料想,正是这次股东大会引起了资本市场的轩然大波,川投能源、天威保变、乐山电力、岷江水电等诸多上市公司均卷入其中。川投能源因之成为市场的宠儿,股价逆市狂飙;天威保变、乐山电力、岷江水电为此紧急停牌;而乐山电力更因这场股东大会引起的股价异动招来外界诸多猜测,至今仍不得脱身。

      我们不禁好奇,这场震动资本市场的会议究竟是怎么回事?在这场多晶硅争夺战中,谁是赢家?而新光硅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公司,她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让这么多家上市公司为她竞折腰?

     

      毋庸置疑,这是一场艰难的会议,是几家上市公司之间的对决,它围绕着新光硅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敏感的控股权问题展开。经过争锋相对的斗争和迫于无奈的妥协,最终,新光硅业的资产被硬生生划分为三个部分,新光硅业的控股权依旧归属川投集团,川投集团则将这份资产注入了川投能源,而天威保变和乐山电力则将分别控股新光硅业的两个二期工程,这两个项目单独运作,新光硅业的股权结构维持不变。至此,川投能源的控股股东川投集团、天威保变背后的兵装集团以及坐拥乐山电力和岷江水电两家上市公司的四川电力集团在新光硅业争夺中三足鼎立、均分天下。

      川投能源坐收渔利

      川投能源此番将取代川投集团成为新光硅业的控股股东。在新光硅业的利润逐步显现出来之后,川投能源无疑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川投能源去年股改时,市场对公司大股东将这部分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的呼声很高,当时甚至有股民宣称“无硅即否”。但是川投集团思虑再三,感到时机还不成熟,最终没有注入。其时,川投集团承诺:“将在条件成熟时,以适当的方式按法定程序向川投能源注入优质资产。”因此,此番注入其实就是集团公司如约履行股改承诺的结果。

      为一探究竟,记者走访了川投能源。公司方面告诉记者,一年前新光硅业还在建设期,完全没有经济效益。而且新光硅业从事的事业在国内还没有成功的先例,因此新光硅业究竟能做出什么样的东西来,谁心里也没有底。虽然外界对新光硅业的预期很高,但公司觉得将这样高风险的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是不负责任的做法,不很恰当。

      但现在不同了,目前新光硅业已经投产,成品摆在面前,虽然生产线还远没有达产,但是公司已逐步开始盈利,目前产品还供不应求,公司未来的前景越来越清晰,此时将这笔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应该是比较稳妥的了。

      不过,虽然如此,通过定向增发获得这部分资产依然困难,因为定向增发这种方式,对资产的盈利状况、控股权要求比较高,因此公司转而以现金出资加资产置换的手段来购买这部分资产,交易总金额在3—4亿元,而当初川投集团在入主新光硅业时,代价是1.2亿元,几年之间溢价了不少。

      川投能源2006年实现利润总额7136.7万元,净利润5422.8万元,均属千万数量级。此次公司控股新光硅业,股权占比38.9%,新光硅业一旦明年达产,产生的投资收益可能会对公司业绩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此,市场反应也相当强烈,虽然收购这份资产将部分使用现金收购,但是消息公布之后,公司股票依然逆市大涨,股价连创新高。市场人士认为,这是市场对川投能源注入新光硅业股权预期良好的表现。

      川投能源从此开始跨入新能源行业,新光硅业是一块和川投能源的主营业务没有关系的资产,由于之前新光硅业和川投能源只是兄弟企业而没有业务来往,公司之前也没有相关行业经验,因此川投能源涉足新能源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前景如何尚无法知晓。

      天威保变如饥似渴

      天威保变也是这场“圆桌会议”重要的角色。新光硅业对天威保变有着复杂的意义。据业内人士介绍,当时天威保变之所以进入新光硅业,一部分原因是为了给参股公司天威英利寻找稳定的上游供应商。

      今年9月,保定市国资委将天威保变的股权划转给兵装集团,兵装集团正式入主天威保变。当时双方达成协议,兵装集团将投资300亿将保定打造成“中国电谷”,而控股天威保变就是其中战略性的一步。

      一方面,天威保变宣称“市政府负责落实并确保天威集团在保定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地位,并在2007年12月初完成各项必要的报批手续。”据悉,保定市已为此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天威保变此前为天威英利海外上市让行,失去了对天威英利的控股权,但是当时保定市政府曾承诺将在上市之后恢复天威保变的母公司天威集团对天威英利的控股权。兵装集团的强势入主,为这项艰巨的使命添上了日程表。

      而另一方面,兵装集团在四川也布下了自己的光伏产业基地,目前该项目已经立项,预计2、3年之后可以投产。这被业内人士认为是收不回天威英利的后手。但无论如何,兵装集团对于太阳能产业的投入都势不可挡。

      作为原材料制造商,新光硅业自然是“兵家必争之地”。对于天威保变来说,天威英利每年上千万吨的多晶硅原料需求大多依靠进口才能完成,而兵装集团已经上马的光伏项目也进一步加大了今后的原料需求预期。据介绍,目前新光硅业的千吨产能即使全部达产,也难以满足天威英利的全部需要。两个3000吨项目的上马,才有可能从根本上逐步缓解天威保变下游产业的需求。

      正是这种强烈的欲求,使得天威保变成为新光硅业二期工程中投入资金最多的一家。天威保变此次参与了全部两个项目的建设,两项投资合计将超过24亿元,这与当初以1.1亿元出资参股新光硅业的成本已不可同日而语。

      目前新光硅业60%-70%的多晶硅供应给天威英利,由于供货还不稳定,因此价格是按照短期供货市价而定。这两个新建项目也是一样。

      新光硅业目前的股权比例

                    

             

                            

    序号 股东名称投资额(万元) 比例%
    1 四川省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2,000 38.90
    2 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11,000 35.66
    3 四川启明星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7,200 23.34
    4 四川嘉能佳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00 1.30
    5 乐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2500.80
    合计 -30,850 100

      应尤佳整理

      乐山电力“焦头烂额”

      会议中的另一个重要角色乐山电力最近正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日子最是难过。11月19日、20日、21日,即新光硅业召开股东大会前后,乐山电力股票与泯江水电、天威保变等一样出现股价“异动”,21日,公司股票与泯江水电、天威保变等一起停牌,直至今日尚未复牌。期间,公司曾于28日发布公告,宣布了公司关于新光硅业的投资意向。那么,这个意向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乐山电力目前又在做些什么?

      记者实地走访了乐山电力,希望一探究竟。

      公司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乐山电力在签署投资意向前,对多晶硅项目没有做过特别深入的研究,公司董事会和经营班子也没有开会研究过多晶硅项目的投资问题,更没有形成过任何有关投资多晶硅项目的决议。当天,在新光硅业股东会上,乐山3000吨/年多晶硅项目投资意向的形成也是几个股东单位协调彼此关系时临时形成的结果,该意向还需董事会、股东大会的批准。

      这位人士指出,乐山电力本来就是新光硅业的股东单位,乐山电力是能源企业,对新能源一直关注,加之新光硅业坐落在乐山,乐山电力又是新光硅业在乐山的股东单位;这些因素让乐山电力参与乐山3000吨/年多晶硅项目有了可能。

      据介绍,新光硅业股东会后,乐山电力一方面组织专人抓紧深入研究多晶硅市场和本项目的机会与风险,另一方面积极筹备董事会,审议决策乐山3000吨/年多晶硅项目的投资意向书。

      乐山电力有关人士强调,乐山3000吨/年多晶硅项目对乐山电力来说,是机会,也是挑战。它挑战乐山电力的人才储备、挑战乐山电力的管理能力,还挑战乐山电力新能源市场风险的控制能力。

      截至2007年9月30日,乐山电力总资产是12.2亿元左右,而新建乐山3000吨/年多晶硅项目的预计总投资大概在22亿元左右,而乐山电力占其注册资本的51%。对于乐山电力来说,参与这个项目是一个相当昂贵的博弈。

      新光硅业“拥硅为王”

      这次会议真正的焦点是新光硅业。其实,由新光硅业引起上市公司的股价波动,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天威保变、航天机电和新光硅业的几次纠葛都曾带来资本市场不小的反响,天威保变因之股价倍增不说,就连最终没能和新光硅业扯上关联的航天机电,股价也大涨了一阵儿。事实上,几乎只要能和新光硅业沾上点边,就能引来市场的热烈反响。

      究竟是什么赋予新光硅业这么大的市场影响力,怀着强烈的好奇心,记者独家探访了新光硅业的多晶硅项目基地,撩开了这家公司神秘的面纱。

      新光硅业主营的多晶硅是半导体行业和光伏行业的原材料,处于硅产业链的上游,随着光伏行业近年来的急剧增长,多晶硅的需求量猛增。

      2004年,每公斤多晶硅的售价大致在30-40美元上下,但在短短两年不到时间内,多晶硅价格就迅速飙升至现在的人民币2000-2500元/公斤,并且上涨势头依然不减。按照老行家的说法:“多晶硅几十年来从没像现在这样红火过。”

      目前,我国多晶硅产量仍不足千吨,而全国每年多晶硅需求缺口却高达3000吨左右,因此有句行话,叫“拥硅为王”。而要生产多晶硅,又有一句行话,叫“技术为王”。多年来,多晶硅的冶炼技术一直掌握在国外,数十年来我国欲购无门,直到后来我国引进俄罗斯稀有院和成达化学工程公司共同承担涉及新光硅业的项目设计,这才有了新光硅业的诞生。

      新光硅业曾是“四川省一号工程”,但成立之初的4年,由于种种原因,新光硅业项目进展缓慢。2005年川投集团决定为新光硅业招商引资,引进新股东。据说当时新光硅业向无锡尚德、天威保变等不少下游厂商抛去橄榄枝。

      其时,天威保变显示出相当的魄力,它是唯一一个在短短两周内就决定下大手笔注资的企业,而且当时的条件还颇为苛刻:天威保变的股权占比不能超过川投,川投集团仍需保持控股地位。

      经过了此番股权变更,新光硅业的发展开始加速。在公司面貌改观之后,航天机电看到公司开始明朗化的未来,也曾希望进来,但是已经晚了。

      据新光硅业的人员介绍,由于公司的资产优质,时常有投行找上门来要帮助公司国内上市甚至海外上市,公司也曾一度心动,不过现在公司被几家上市公司控股的事宜尘埃落定,上市之路变得遥遥无期。

     

     

     

    多晶硅还能火多久?
     
      应尤佳摄

      

      由于光伏产业对多晶硅的需求猛增,但对多晶硅品级的要求相对较低,技术门槛相对宽松,因此近年来已有多家公司上马多晶硅项目,而且吨位惊人。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大大小小30多家公司宣称在建多晶硅项目,这些产能如果全部投产,将足以应付目前形势下的需求量,与此同时,国外的多晶硅产能也在积极扩建之中。

      据专家预测,2008年多晶硅将迎来更大的缺口,但其后,随着全球产业的产能释放,多晶硅缺口将逐步缓解。虽然各方预计的拐点时间不尽相同,但业内对于多晶硅未来价格下降的大趋势已基本达成了共识。

      对于国内那些雨后春笋般的上马项目,不少人质疑,当拥有国内最正统多晶硅技术的新光硅业都还在摸着石子试产1000吨/年时,国内其它厂家哪来的技术去支持成千上万吨的多晶硅生产线?而一旦多晶硅的冬天真的来到时,这些一窝蜂的企业又有几家能够幸存?

      通威集团是所有这些企业中最豪气冲天的,他们宣布建设10000吨/年的多晶硅项目,这在一些行家听来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通威集团做鱼饲料起家,旗下上市公司通威股份就是一家农产品类的上市公司。几年前,通威集团联合另一家饲料公司巨星集团在乐山市五通桥地区建立了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主营化工生产,其中就包括多晶硅的主要原料三氯氢硅,其后,公司又步入了太阳能行业。有了多晶硅上下游的布点,公司于今年年初投入多晶硅项目的调研,不久就正式动工。

      为此,记者实地调研了通威集团的永祥多晶硅项目基地。目前公司的一期工程1000吨项目正在建设,其中试验线200吨项目基建已颇具雏形,相关设备也于近日运抵,另外一条800吨的主建设线也已经开工。不过关于10000吨的生产线,目前公司还没有具体日程表。

      一批技术人员和工人正驻扎在第一线,日夜兼程,希望赶在明年3月1日开通试验线。如果达成,这将是一个惊人的速度。新光硅业在4年多的培训、钻研积累之后,用1年9个月才完成了工期,而这里的预算工期才1年半。

      在这一轮多晶硅牛市之初,多晶硅的价格才2、3百元/公斤,但限于技术水平和多晶硅的高能耗,目前国内每公斤多晶硅的制作成本就需要好几百元。因此,记者曾问过新光硅业,假如一窝蜂的产能扩张真的导致了多晶硅价格下降,新光硅业将如何应对?新光硅业的回答很有底气,他们认为对于新光硅业来说,行业的冬天也许并不是坏事,因为新光硅业具有技术优势,而且四川电力公司和天威保变的参股为公司的上游主要能耗——电力和下游主要产业——光伏提供了供需保障。

      但并不是每一个企业都有新光硅业这样的优势。相对新光硅业,永祥多晶硅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哪怕按照最乐观的工程进度,多晶硅项目的投产也要等到明年开春,而要论生产的调试磨合、产能的释放达产,最早也要到2009年,因此公司将有可能赶不上多晶硅的黄金需求期,将面临行业内产能大量释放带来的供需风险。事实上,不仅是永祥多晶硅,国内不少在建工程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当这个问题摆在通威集团面前的时候,通威集团认为他们走的是和新光硅业不同的道路,公司称公司依赖的是通过打通整条产业链来降低成本,他们的野心是建设一整套光伏产业。如果可以建成,他们相信,当多晶硅的价格跌破新光硅业成本价的时候,他们依然可以有足够的盈利空间。

      目前,诸多在建项目中,只有新光硅业一家已经投产运营,而其余那些厂家都还需要接受时间和市场的考验,能否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将由产品来验证。

     

     

    上下游设局 新光硅业结出诱人果实
     
      新光硅业坐落在乐山高新区,占地并不大,人员也不多。多晶硅,这是一个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行业。在新光硅业的中央控制室里可以看到,墙上是可以切割分块的巨型跟踪画面,桌面上是显示数据的一张张液晶屏幕,整个中央控制室里仅仅10来人,却控制了整条生产线的一举一动。在高技术支持下,目前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可以生产电子级多晶硅的厂商。

      新光硅业的董秘李红带着记者到厂区参观时,指着一间大大的厂房对记者说:“这就是我们的库存厂房,不过现在里面一件货物也没有,所有产品都直接被客户运走了。”由于产品太紧俏,客户必须100%预付之后,公司才会让他们开始排队等货。

      新光硅业的业务和许多上市公司非常紧密,股东天威保变参股的天威英利就是公司的一位大客户。据介绍,公司目前60%-70%的货物是输送给天威英利的,与外界猜测不同,目前双方签的都是短期供货合同,价格很高。

      有研硅股是公司的另一合作伙伴,而此前,有研硅股的此类货源一直依赖进口。据介绍,新光硅业和有研硅股的合作不仅仅出于利益的考虑,由于有研硅股在单晶硅的提炼等方面很有研究,因此可以在半导体级产品上进行指标对接,反馈给公司后将有助于改进公司改进产品技术。

      不仅是找合作伙伴,新光硅业找股东也出于类似的考虑。据介绍,当初引资天威保变,一个重要的考虑就是可以让公司“捆住”下游一大客户,而另一大股东四川电力公司又能成为公司电力供应的坚强后盾。电力需求是多晶硅生产成本中最重要的一块,大约能占到成本支出的30%,由于这样的股本结构,新光硅业的上游和下游都有了着落。

      目前,公司达产量还很小,而且目前产品还没有经历过评估,产品成本、合格率等重要指标都远没有落实,生产线还处于试行阶段。如果明年新光硅业1260吨可以全部达产,公司将获得极其丰厚的利润。这笔利润无论是对哪家股东来说都将是一笔非常诱人的收益。(应尤佳/上海证券报)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0,945,177, 栏目计数: 6,009,276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