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八面来风
转载网络文章:寻找A股市场中的“台积电” 2003-07-11 08:38
寻找A股市场中的“台积电” 自被QFII相中之后,台积电在台湾股市中10年之间的成长率已超过了明星科技公司英特尔和康柏,近年来更是一直保持着10%以上的增长率。其2000年的投资总额达47亿美元,距Intel公司的50亿美元只有一步之遥。 台湾省券商金鼎综合在内地的首席代表林贤斌认为,QFII带给台湾股市的变化之一就是使大盘股的投资价值得到了承认,这其中的代表就是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的崛起。 内地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在A股市场上被疯炒的所谓QFII概念股更多的不过是昙花一现,由于QFII制度尚处在起步阶段以及目前A股市场上依然存在的各种问题,真正可以吸引QFII大规模投资的上市公司可能尚未出现。 看重基本面长期持有———台积电受益于QFII投资理念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于1987年,1994年在台湾上市,目前总股本为200多亿股,每股市价高达56元(台币)。据林贤斌介绍,台湾股市在推行QFII之前,投机风气盛行,像台积电这样的高成长公司反而由于股本规模偏大遭到市场冷遇。1996年以后,由于境外资金的大规模进入,台积电作为绩优股受到追捧,股价从1996年底的49元(台币)一路飙升涨到了1997年10月的173元(台币)(由于实施10送5分配方案,复权后相当于台币260多元),目前台积电约有50%的股份依然被境外机构所持有。 通过对以台积电为首的一批高成长股的价值挖掘,外资机构不仅大获其利,而且也确立了市场主导者的地位。“境外机构的投资情况会及时公布,常常引来跟风,因此成为中小投资者的风向标。”林贤斌分析说。据统计,截至2002年8月,外资持股市值已超过台湾股市总市值的18%。而台湾本土投信(基金管理公司)持股只占总市值的2%左右。外资机构的投资行为对市场的示范效应日益突出。 海通证券研究所的唐祝益认为,QFII的投资理念主要表现为以低市盈率作为投资品种选择的一个重要前提;用确定的财务收益率来抵御市场波动的风险;通过适当集中投资来获取高投资收益。 以富达台湾为例,在其前十名持仓中除了联电市盈率高达131倍之外,其余组合的市盈率只有19.45倍,与台湾整体市场48.46倍的市盈率形成鲜明的对比。而投资于韩国市场的富达韩国和霸菱韩国其投资组合前十名的市盈率水平更是不到20倍。 今年2月底,当美国已经决定对伊拉克进行武力打击并导致以纽约证券交易所为代表的金融市场持续低迷时,国外机构投资者的股票资产无一例外地都高达90%以上的持仓比例,唐祝益认为这说明他们更注重对公司价值的把握,而不特别在意市场短时间的波动。 此外,通过对五只投资于新兴市场的QFII基金的持仓分析表明,其前十位持股比例基本达到了总市值的50%左右,而且,有四家基金第一重仓股的持仓比例基本在10%左右。而国内证券投资基金则分别只有30%和5%。这恰好回答了QFII为何更偏重像台积电这样流通市值巨大的上市公司。 QFII概念场内热炒境外投资者仍存疑虑 在台积电的示范效应下,5月27日首批获得QFII资格的境外投资者一经披露,科技股板块即被再度激活。有业内人士就此认为这是在QFII背景下,市场对科技股价值再发现的体现。 “现阶段关于QFII的讨论更多的不过是新闻热点而已,这和台湾当时的情景很相似。”在经历了台湾十几年QFII的历史之后,林贤斌的看法显然冷静得多。 与之相比,境外机构的看法显然更为现实。高盛(亚洲)公司董事胡祖六博士认为,在QFII引入初期,外资不会蜂拥而至,主要存在四点忧虑:一、市盈率太高,比起香港12倍的市盈率,A股市场40倍左右的市盈率明显偏高;二、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不透明令“洋大户”担心投资行为缺乏保障;三、目前公司质量不尽如人意,拥有良好回报的公司依然凤毛麟角;四、国有股法人股流通问题仍然令人困惑。 而在今年初东方证券的一项调查中,信息披露不完善就被诸多境外机构认为是阻碍他们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首要问题。 海通证券的唐祝益则认为,同国有股流通问题相比,“一股独大”带来的公司治理结构问题更是阻碍境外机构大规模进入A股市场的障碍。他说:“境外机构即使持有上市公司大量股份,通常也并不参与上市公司的管理和决策,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他们不关心公司治理问题,一旦他们觉得公司管理存在问题,他们通常的做法就是‘用脚投票’———卖出他们认为有问题的公司的股票。” 的确,继2000年中国股市大规模扒粪运动开始后,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案仍不断上演,在某种程度上,这的确成为外资进入的某种障碍。 备战未来的“台积电”大战 正是中国经济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令境外机构对A股市场趋之若鹜,东方证券的相关调查表明,在受访的境外机构中有75%认为这是吸引他们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主要原因。 而据林贤斌分析,大多数希望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境外机构看重的正是中国资本市场未来的发展潜力。“无论是市盈率问题、公司治理问题还是信息披露问题,其实早在他们(指境外投资者)的预料之中,(对这些问题)他们应该更清楚,之所以看重这个市场,还 是着眼于未来。” 至于说到A股市场中有没有像台积电那样保持高速增长并最终成为业界翘楚的企业,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许多业内人士都表现出充分的信心,他们认为目前A股的市场规模是台湾的300倍,国内的机构投资者发展速度也很快,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肯定会出现跻身世界的上市公司。但是目前像国有股这样的问题的确也对境外投资者大举进入构成了障碍。 而当记者问及他们如何看待未来可能上市的外资企业时,有业内人士认为在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外资企业很有可能更受QFII的欢迎。因为一般认为外资企业的透明度更高,公司治理结构更好。海通证券的唐祝益则进一步举例说,在印度市场上,宝洁印度就很受QFII的追捧。 林贤斌更是半开玩笑地说:“如果康师傅能在A股上市肯定会受到QFII的欢迎。” 台湾早在1991年就实施了QFII制度,而外资的大规模进入则始于1996年,以台湾实施QFII的历程来看,内地A股市场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也许真正的QFII概念股,A股市场上的“台积电”目前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