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超2000元!“龙茅”暴跌 业内人士:生肖酒缺乏炒作动力 (2024-01-11)
  • 10天翻倍!长白山紧急提示风险 (2024-01-11)
  • 造纸行业旺季需求生变 业内预期四季度有望迎来上行拐点 (2022-09-08)
  • MSCI大动作!新纳入33只!“盲盒第一股”入场 富临精工、滴滴ADR遭剔除 (2022-05-13)
  • 厦门A股上市公司2021年“成绩单”出炉 63家上市厦企总营收破2万亿 (2022-05-05)
  • 密集释放利好!一大波公司发布回购、增持计划 (2022-05-05)
  • 沪市主板公司2021年实现净利润4.04万亿元 近1.48万亿元现金分红创历史新高 (2022-05-03)
  • 这21家公司净利增长翻倍 还有10家出现亏损 (2021-08-02)
  • 6月16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 (2020-06-17)
  • 639家公司预告年报业绩 预喜比例超半数 (2020-01-08)
  • 国务院宣布:219个国家级开发区建设主体可IPO上市!2.8万亿券商迎大利好 (2019-05-30)
  • 东方金钰拟卖盘脱困 中国蓝田接盘16年后回归A股 (2019-02-06)
  • 2018年97家中央企业及下属上市公司最全名单 (2018-11-20)
  • 区块链疫苗带火易联众 股票三涨停引监管关注 (2018-07-27)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嫦娥奔月”带动我国航天事业大步向前

    2007-10-17 08:47


      

      “我国的‘绕月’工程是和平利用空间的工程,可以极大地带动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对利用空间资源进行探索。当然,我们是个发展中的大国,也应该在对月球的探索上作出我们的努力。”张庆伟说。

      而这个“嫦娥一号”绕月工程,将带动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大步向前,特别是卫星等相关产业化步伐将加快。记者注意到,我国有关卫星应用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正在拟定之中,卫星应用产业多元化的发展时代即将到来。

      

      卫星发射鼓点渐密

      今年以来,我国卫星发射的频率开始增加。“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的成功发射与交付,为我国航天事业进一步赢得了国际市场;6月“鑫诺三号”通信卫星发射升空;9月末,由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二颗海洋水色系列卫星———海洋一号B卫星实现在轨交付运行。

      在卫星发射鼓点渐密的同时,张庆伟表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建立由60至70颗卫星组成的空间信息系统,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马兴瑞也表示,“十一五”期间,中国将研制近100颗空间飞行器,包括通信广播卫星、地球资源卫星、返回式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和科学试验卫星六大系列。

      而在刚刚结束的深圳高交会上,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再次表示,在“十一五”期间我国陆续启动并实施一批航天重大科技工程,这些工程将大大提高航天产业能力,这些已经列入国务院审议的《航天“十一五”发展规划》。

      同时,“我国还将着力推进航天技术在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应用,包括遥感卫星的应用,通信卫星的应用,导航定位卫星的应用。”孙来燕说。

      他特别表示,统计数字显示,2006年全球航天产业中卫星运营服务业收入占到总收入的59%。在这方面我国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国要把卫星应用及运营服务业作为重点推进产业化。

      

      军工业或将借力“嫦娥奔月”

      随着“嫦娥一号”发射、海南航天基地的建设、大飞机项目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启动对整个军工板块的极大推动。有分析师表示,伴随未来中国国防科技工业的改革的不断深入,股份制改造是中国军工的发展必然之路,由此也会受到市场关注。

      “从整个军工航空、航天两个产业板块来看,我国航天相对竞争力更强。”中信建投分析师高晓春向上海证券报表示,我国整个军工企业的股份制改革步伐正在加快,由此将促进整个航空航天产业发展。

      记者也注意到,去年以来,国防科工委召开了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工作会议、民品工作会议、人才工作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会议。

      并且,国防科工委相继制定和颁布了《关于推进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投资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正是上述政策措施,促使目前国防科技工业初步形成了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其他优势产业共同发展的格局。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相关企业的经济效益还有赖于目前产品。”高晓春说。(于祥明/上海证券报)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2,086,747, 栏目计数: 6,161,344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