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超2000元!“龙茅”暴跌 业内人士:生肖酒缺乏炒作动力 (2024-01-11)
  • 10天翻倍!长白山紧急提示风险 (2024-01-11)
  • 造纸行业旺季需求生变 业内预期四季度有望迎来上行拐点 (2022-09-08)
  • MSCI大动作!新纳入33只!“盲盒第一股”入场 富临精工、滴滴ADR遭剔除 (2022-05-13)
  • 厦门A股上市公司2021年“成绩单”出炉 63家上市厦企总营收破2万亿 (2022-05-05)
  • 密集释放利好!一大波公司发布回购、增持计划 (2022-05-05)
  • 沪市主板公司2021年实现净利润4.04万亿元 近1.48万亿元现金分红创历史新高 (2022-05-03)
  • 这21家公司净利增长翻倍 还有10家出现亏损 (2021-08-02)
  • 6月16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 (2020-06-17)
  • 639家公司预告年报业绩 预喜比例超半数 (2020-01-08)
  • 国务院宣布:219个国家级开发区建设主体可IPO上市!2.8万亿券商迎大利好 (2019-05-30)
  • 东方金钰拟卖盘脱困 中国蓝田接盘16年后回归A股 (2019-02-06)
  • 2018年97家中央企业及下属上市公司最全名单 (2018-11-20)
  • 区块链疫苗带火易联众 股票三涨停引监管关注 (2018-07-27)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世茂股份 跻身一流商业地产商

    2007-07-11 09:13





      增发完成后,世茂股份在世茂集团内的定位更加明确,持续发展的空间大大拓宽。
      IC图片


      □记者 李良 上海报道        
      也许是承继许荣茂的风格,世茂股份(600823)总是喜欢给投资者带来意外的惊喜。

      2007年6月7日,就在众多投资者为世茂股份长期未新增土地储备而感到困惑的时候,世茂股份一则公告把投资者的迷惘一扫而空。公告称,世茂股份将非公开发行不超过7亿股A股股票,发行价格为10.68元/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收购关联方位于北京、上海(佘山)、江苏、浙江、辽宁、安徽等省市的约12个商业地产项目,预计总建筑面积约407万平方米。

      分析师指出,如果此次定向增发能够顺利实施,世茂股份的定位将会非常清晰,无论是从规模还是开发能力上,世茂股份都将会跻身国内一流的商业地产开发企业之列。

      定位更清晰

      世茂股份的这则公告,迅速点燃了二级市场的投资激情,汹涌的买盘迅速拉升股价。

      但在披露这份公告之前,摆在世茂股份面前的,却是一个颇为尴尬的局面。随着世茂集团旗下世茂房地产在香港上市,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平台多了起来,世茂股份将如何定位?这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而偏偏在去年一年内,被誉为“地产龙头”的世茂股份却并没有新增任何土地,甚至夸张一点说,除了在建项目及筹备中的上海万象商都项目外,已无真正意义上的储备土地。

      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对于地产商而言,土地就是粮食,无米如何下锅?而就在世茂股份停步的时候,万科、金地、复地等国内一线上市地产商几乎都在不同程度上进行着大规模的“跑马圈地”,这些公司新增的土地储备少则足够开发两三年,多的甚至可以满足未来六七年开发需要。

      尽管世茂股份目前在建的项目足以支撑公司当前的盈利水平,但宏观调控背景下房地产市场的激烈竞争让投资者多少为世茂股份有些担忧。因此,在世茂集团旗下香港上市公司世茂国际面临私有化时,也一度传出了世茂集团意欲将世茂股份卖壳或私有化的传闻。

      事实粉碎了一切传闻,也再度证明了世茂股份在世茂集团战略规划中的重要地位。根据世茂股份披露的信息,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的对象为世茂房地产控股有限公司(0813.HK)全资附属公司Peak Gain International Limited(以下简称“世茂BVI(商业)”)、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北京世茂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公司第一大股东上海世茂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其中,世茂BVI(商业)以其拥有的商业地产项目作价入股认购不超过5.58亿股;北京世茂以其拥有的北京华平大厦资产认购不超过0.72亿股;世茂企业以现金认购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0.7亿股,现金来源为世茂房地产向世茂企业增资不超过7.5亿元人民币的增资现金,上述增资完成后世茂企业将成为世茂房地产的控股子公司。

      公告同时显示,此次定向增发世茂BVI(商业)注入的资产包括位于上海(佘山)、江苏、浙江、辽宁、安徽、北京等省市的约11个商业地产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约400万平方米;北京世茂注入的资产为其拥有的北京华平大厦资产,建筑面积约72149平方米。值得投资者关注的是,按照增发价格计算,这些注入的商业地产均价约为1500元/平方米,而在当前商业地产火热的情况下,这些商业地产仍有较大的升值潜力。

      而在此次定向增发方案公布后,人们对世茂股份的定位又有了新的认识。联合证券分析师鱼晋华指出,通过这次资产重构,世茂股份与世茂房地产的业务也将重新区分和定位。世茂股份将专业从事位于中国内地的商业地产(不包括酒店,以及住宅、酒店附带的商业配套),包括购物中心、大卖场、商业街、Shoppingmall、主题商场、专业市场、批发市场、折扣店、工厂直销店、娱乐类商业地产、写字楼等商业地产的开发经营、销售、租赁,并将逐步淡出住宅业务,逐渐发展成拥有显著市场地位的商业地产企业。

      世茂房地产则将专业从事住宅业务和酒店业务。至此,世茂股份将摆脱在集团内较为尴尬的定位,持续发展的空间大大拓宽。而凭借本次注入的400多万平米的商业地产项目,公司将一跃为国内一线的商业地产开发企业。

      世茂股份自己也在公告中明确表示,本次发行完成后,公司的每股净资产将大幅度增加。根据公司的预测,若本次发行能在2007年底前完成,相较未实施本次发行,2007年公司的每股净资产将从2.044元增加至约5.514元。同时,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也将从住宅销售收入转变为商业地产销售和租金收入,因此会比以前更加稳定。

      另类白马股

      其实,自从世茂集团成功借壳上海万象集团之后,带给投资者巨大的惊喜并非只有这一次。只是,每一次都显得那么出其不意。

      2004年1月16日,借壳后已实现业绩艰难扭亏的世茂股份发布了一则2003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增幅度是让市场人士瞠目结舌的2500%,净利润惊人地从上年的465万元跃增至1.32亿元。此后,世茂股份的业绩一直保持稳步发展,不仅被市场人士视为一只“白马股”,也在今年的“中证百强”评比中荣获成长性排行榜第一名。

      事实上,世茂股份的白马形象主要得益于控股股东的鼎力支持。自借壳重组成功以来,世茂股份控股股东相继为上市公司引进了包括上海世茂湖滨花园项目、福州世茂外滩花园项目及南京世茂滨江新城项目等帮助世茂股份实现产业转型,同时还通过剥离世茂股份重组前存在的不良资产和约9.8亿元的债务等方式,提高世茂股份的资产质量。

      在控股股东的支持下,世茂股份已经成功开发了上海世茂湖滨花园,在住宅开发领域站稳了脚跟,福州世茂外滩花园、南京世茂滨江新城的开发也正在顺利进行中,而世茂股份首次开发的拥有100%权益的大型商业地产项目——昆山世茂华东商城也已开工建设。这使得分析师在公司没有新增土地储备的情况下,依然对公司业绩保持乐观。

      光大证券分析师赵强指出,以目前世茂股份手上正在分期开发中的几个主要项目来说,沿袭了世茂产品中高端的定位,未来两年的销售成绩应该不会差,至少在上市公司的业绩数据上,维持几年问题不大。

      而据了解,南京滨江新城总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可销售面积127万平方米,仍将是今后几年主要开发项目,2006年才是开始进入结算的第一年。而昆山世茂华东商城为近7万平方米的商业地产项目、位于上海南京路上的“上海国际大都会”项目,也一直是投资者长期看好世茂股份的关键因素。

      世茂股份总经理管红艳曾表示,面对国家房地产新政及国内房地产市场发展新态势,世茂股份将进一步加大力度调整项目结构、拓展项目布局,增加对商业地产项目的投入和拓展国内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并通过项目策划定位、规划方案、户型设计、功能诸方面不断完善与创新,打造“世茂特色”地产项目,以进一步确保公司开发项目在不断变化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可以预见,上述战略调整的实施将有效的增强世茂股份抵御风险的能力,并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企业的发展后劲。

      不过,对于世茂股份的未来而言,扮演好新的角色似乎更为重要。如果此次定向增发成功实施,世茂股份将由品牌住宅开发商转型为大型商业地产开发商,转型跨度较大,运营模式和管理模式也有所差别,对于世茂股份而言,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分析师指出,尽管通过定向增发,世茂股份在拥有的商业地产规模上,已经处在优势地位,但有规模是一回事,能否管理好又是另外一回事。对于世茂股份而言,迅速调整经营思路,储备相应的人才,是眼前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而世茂股份能否成为投资者心里永远的白马,这次的转型十分关键。(中证网)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1,970,675, 栏目计数: 6,147,990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