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超2000元!“龙茅”暴跌 业内人士:生肖酒缺乏炒作动力 (2024-01-11)
  • 10天翻倍!长白山紧急提示风险 (2024-01-11)
  • 造纸行业旺季需求生变 业内预期四季度有望迎来上行拐点 (2022-09-08)
  • MSCI大动作!新纳入33只!“盲盒第一股”入场 富临精工、滴滴ADR遭剔除 (2022-05-13)
  • 厦门A股上市公司2021年“成绩单”出炉 63家上市厦企总营收破2万亿 (2022-05-05)
  • 密集释放利好!一大波公司发布回购、增持计划 (2022-05-05)
  • 沪市主板公司2021年实现净利润4.04万亿元 近1.48万亿元现金分红创历史新高 (2022-05-03)
  • 这21家公司净利增长翻倍 还有10家出现亏损 (2021-08-02)
  • 6月16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 (2020-06-17)
  • 639家公司预告年报业绩 预喜比例超半数 (2020-01-08)
  • 国务院宣布:219个国家级开发区建设主体可IPO上市!2.8万亿券商迎大利好 (2019-05-30)
  • 东方金钰拟卖盘脱困 中国蓝田接盘16年后回归A股 (2019-02-06)
  • 2018年97家中央企业及下属上市公司最全名单 (2018-11-20)
  • 区块链疫苗带火易联众 股票三涨停引监管关注 (2018-07-27)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电子元器件 持续关注核心竞争优势

    2007-07-11 09:06




      □长城证券研究所 何奇峰

     

      产业升级与产能扩张将是中长期推动电子元器件行业成长的主要动力。一方面,IT产品特别是消费电子需求的日益提升,对电子整机产品及元器件材料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另一方面,在市场导向和成本导向的“双轮驱动”下,电子产品与元器件产业的国际转移仍将持续。

      我们维持对电子元器件行业“谨慎推荐”的投资评级。在电子元器件行业产业升级与产能扩张的背景下,应关注企业在产品技术、产出规模、生产运营方面的进步与提升,因为发掘核心竞争优势突出的企业,才能持续分享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持续成长与壮大带来的长期收益。

      下半年景气有望走强

      尽管一季度全行业总体状况不够理想,但进入二季度后,电子元器件行业需求有望持续走高。

      首先,行业仍处于景气周期。尽管今年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势头不如去年迅猛,但iSuppli等多家国际权威机构预测,2007年全球电子信息产品市场增速仍将达4%以上,特别是3G手机、平板电视、多核计算机等都将保持两位数增长。

      其次,国内重大项目投资将带动产业新的增长。2007年是奥运建设的关键一年,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建设即将启动,数字电视转播也将逐步推广,这都将给产业带来新的发展动力。同时,从2006年至今,各地引进的大型元器件项目相继投产,也将带动产业规模出现新一轮扩张。

      第三,中小企业和农村的信息化发展将为产业提供新的动力。一方面,国家日益重视和谐社会的建设,这将为农村信息化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并在增强低收入人口购买力上提供更多的支持,因此中小城市和乡镇农村的市场前景看好。另一方面,随着网络应用不断普及,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商务逐步成为主流,这导致中小企业发展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综上所述,一季度行业出现增长放缓、效益下滑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竞争加剧的结果。随着重大项目投资的相继启动和新市场的开拓,电子元器件行业下半年将出现恢复性增长。

      国际转移带来机遇

      IT市场全球化的发展、新兴消费市场的崛起,以及成本驱动的生产制造模式,是推动电子产业全球转移的主要力量。中国凭借广阔的消费市场空间、低廉的劳动力和生产要素成本,一直以来都是国际电子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地。目前,中国生产的主要家用电器(CRT彩电、冰箱、空调等)以及消费电子产品(手机、PC、MP3、数码相机等)的产量居全球第一,并有望在未来一段时期继续保持全球电子产品制造中心的地位。

      对于国内电子元器件行业而言,电子产业的国际转移,既是挑战更是机遇。一方面,随着国际整机厂商的到来,上游的国际元器件厂商也逐渐将其配套生产线向国内转移,国内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空前加大;另一方面,大量下游国际整机厂商的大量迁入,为电子元器件企业参与产业配套、提升产品技术水平提供了难得的市场机遇。

      两大途径获取竞争优势

      在终端产品消费需求不断提升、产业转移持续深入的行业背景下,中国元器件企业只有不断加强研发投入、提高产品层次,才能提升自身在全球电子产业链中的竞争地位。

      实现产品升级与技术提升是元器件企业增强竞争实力的前提。在上市公司方面,生益科技开发挠性板和无铅化PCB,有效提高了产品出口能力和毛利率水平;莱宝高科通过自主研发,顺利开发出中小尺寸TFT-LCD彩色滤光片及空盒产品,提升了产品应用层次与盈利空间;横店东磁通过技术创新,开发出应用于汽车电机、通讯和平板电视产品的铁氧永磁材料,扩大了自身产品的应用市场和未来发展空间。

      此外,扩大高端应用产品产能是增强元器件企业竞争地位的重要保障。在产品升级与技术创新取得一定进展的情况下,电子元器件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的资金纽带,能迅速实现高端产品的产业化能力,进而增强在全球电子产业链配套中的竞争地位,巩固自身的话语权。在这方面,电子元器件企业可以通过增发、IPO的方式,迅速获得产能扩张所需的资金,用以壮大公司自身的产出规模。

      关注三大核心竞争力

      下半年是消费电子产品传统的需求旺季,进入三季度后,随着终端电子产品年底销售订单的增加,终端产品厂商的开工率和出货量将逐月增长。在下游产品需求增长拉动下,电子元器件企业的需求订单也将随之增加,这将使行业基本面景气度逐步回升。然而行业景气的回升可能仅仅意味着市场需求的增长,并不一定意味着电子元器件企业销售收入的显著提升,以及企业盈利能力的明显改善。  实际上,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存在大幅波动的可能,元器件在需求上升的同时价格依然可能出现下滑。也就是说,在行业景气回升的情况下,依然有许多元器件企业的盈利状况得不到有效改善。

      历史数据表明,在下半年传统行业需求旺季,通常只有那些拥有产品与技术优势、产能规模居于领先地位、成本控制与生产运营能力优秀的企业,才能享受行业景气回升带来的盈利增长。

      产品定位较高、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能够获得较高的销售毛利率,在市场需求变化的情况下,能够及时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保证企业享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盈利能力;产能规模居于领先地位的企业,通常具备较强的与上、下游企业议价的能力,能够有效传递上下游价格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保障企业自身的盈利水平;成本控制与生产运营能力优秀的企业,在面临行业系统性风险(如降低某类元器件产品出口退税率)之时,能通过企业内部有效的成本控制和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压缩内部生产运营成本,保障企业整体盈利能力不出现大幅下降。因此,关注企业上述三方面竞争能力的变化,应当是投资者对电子元器件上市公司进行投资决策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我们认为,与其关注企业的短期业绩提升与盈利增长,不如长期持续关注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是否得以提升。在全电子元器件行业产业升级与产能扩张的背景下,只有关注企业在产品技术、产出规模、生产运营方面的进步与提升,发掘核心竞争优势突出的企业,才能持续分享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持续成长与壮大带来的长期收益。在个股方面我们重点推荐生益科技、莱宝高科、法拉电子;并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长电科技、晶源电子、航天电器、天通股份等个股。(中证网)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1,964,221, 栏目计数: 6,144,822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