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超2000元!“龙茅”暴跌 业内人士:生肖酒缺乏炒作动力 (2024-01-11)
  • 10天翻倍!长白山紧急提示风险 (2024-01-11)
  • 造纸行业旺季需求生变 业内预期四季度有望迎来上行拐点 (2022-09-08)
  • MSCI大动作!新纳入33只!“盲盒第一股”入场 富临精工、滴滴ADR遭剔除 (2022-05-13)
  • 厦门A股上市公司2021年“成绩单”出炉 63家上市厦企总营收破2万亿 (2022-05-05)
  • 密集释放利好!一大波公司发布回购、增持计划 (2022-05-05)
  • 沪市主板公司2021年实现净利润4.04万亿元 近1.48万亿元现金分红创历史新高 (2022-05-03)
  • 这21家公司净利增长翻倍 还有10家出现亏损 (2021-08-02)
  • 6月16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 (2020-06-17)
  • 639家公司预告年报业绩 预喜比例超半数 (2020-01-08)
  • 国务院宣布:219个国家级开发区建设主体可IPO上市!2.8万亿券商迎大利好 (2019-05-30)
  • 东方金钰拟卖盘脱困 中国蓝田接盘16年后回归A股 (2019-02-06)
  • 2018年97家中央企业及下属上市公司最全名单 (2018-11-20)
  • 区块链疫苗带火易联众 股票三涨停引监管关注 (2018-07-27)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高顺差“压低”四成商品退税率

    2007-06-20 08:37


     

     

    专家指出:我国经济增长思路大调整来临


     

      □本报记者 周明

      

      市场虽闻我国将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但却未料到此次退税率调整范围达空前的2831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37%。此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后,出口退税率结构由原17%、13%、11%、8%和5%五档调整为17%、13%、11%、9%和5%五档。

      而做出如此重大调整的原因,财政部有关负责人直截了当地表达为:“这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以缓解外贸顺差过大为主要政策目标”。

      业内专家认为,除了解决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外部失衡外,调整出口退税率更深刻的意味在于,我国经济增长思路的转变,以此为契机我国将采取切实的措施转变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模式。

      降退税直指高顺差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但当前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外贸顺差过大、投资增速继续在高位运行、流动性过剩等问题依然突出。外贸顺差增长过快,不仅加剧贸易摩擦,而且加大了国内流动性过剩和人民币升值压力。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称,为了缓解贸易顺差过大,促进外贸平衡,政府需要利用多种政策工具,出台一揽子政策措施,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他说,这次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作为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抑制外贸出口的过快增长,缓解我国外贸顺差过大带来的突出矛盾。

      同时,这项措施也将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进出口贸易的平衡,减少贸易摩擦,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说,外贸顺差步步登高已对我国宏观经济产生较大压力,另外,外贸出口中出现的资源型产品大量出口,以及通过出口空转等形式骗取退税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此次大规模调整商品出口退税,既是对出口退税政策的总体调整,也考虑到改善我国商品出口结构等问题。

      据海关统计,今年1-5月进出口总额为8013亿美元,同比增长23.7%。其中:出口总额4435亿美元,同比增长27.8%,进口总额3578亿美元,同比增长19.1%,出口增幅高于进口增幅8.7个百分点,累计顺差857亿美元,同比增长83.1%。

      取消过渡期防提前出口

      此前,市场人士曾推测5月份出口大增与出口退税调整预期有关。此次调整中,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做出取消过渡期安排的决定,这使出口企业通过提前出口“规避”不利政策的时间大大缩短。

      财政部有关人士表示,去年9月,财政部曾对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作了调整。当时考虑到政策调整的品种较多,涉及面较大,一些已经签订的出口合同在价格上难以更改,为减少企业损失,保证政策的平稳过渡,特别规定了三个月的过渡期,即对调整出口退税率的商品只要符合一定条件并在一定期限内办理出口合同备案的,可以按原出口退税率执行。

      他指出,在上述规定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虚假合同,影响了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效果,也造成了企业之间的不公平竞争。鉴于这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以缓解外贸顺差过大为主要政策目标,考虑到去年出口退税政策调整设置过渡期出现的问题,这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没有设置过渡期。

      他说,为了让企业有提前准备的时间,这次将调整的政策内容提前一定时间对社会公布。同时,考虑到一些造船合同和对外工程承包合同一般期限较长,价格难以调整,因此,规定对此前已经签订的船舶出口合同和工程中标或已经签订的价格上不能更改的长期对外承包工程合同涉及的出口设备和建材,于2007年7月20日前在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登记备案的,准予仍按原出口退税率执行完毕。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取消过渡期安排使得企业猝不及防,而仅提前十余天的公布退税政策企业也很难通过更改合同,调整企业的出口策略,预留利润空间等方式降低政策影响。当然,此前也有钢材贸易商开始采取延缓合同签订、增加附加条款、进驻保税区、提价等四大措施规避风险。

      短期阵痛长期利好

      刘尚希认为,大规模调整出口退税率将给相关企业带来切实的影响,但长期看这种提高出口商品成本的做法一方面将促使外向型企业调整经营思路,立足国内市场,同时,还将加快一些仅靠出口退税盈利企业的退出,从而改善优质优势企业的外贸环境。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说,取消和降低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我国相关出口商品的成本将会增加,从而会对外贸出口的过快增长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但由于这次在政策设计时采取了“有保有压”的区别政策,释放了国家产业结构、出口商品结构调整的明确信号,有利于引导企业减少“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减少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的出口,加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出口,从而引导企业调整投资方向,避免盲目投资和产能过剩。

      因此,从长远看,将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符合国家和全民的长远利益。总体上看,这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力度适中,并且重点在于结构调整,不会对正常外贸出口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财政部此次出口退税率调整范围达空前的2831项商品。 本报资料图片(中证网)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0,945,260, 栏目计数: 6,009,353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