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超2000元!“龙茅”暴跌 业内人士:生肖酒缺乏炒作动力 (2024-01-11)
  • 10天翻倍!长白山紧急提示风险 (2024-01-11)
  • 造纸行业旺季需求生变 业内预期四季度有望迎来上行拐点 (2022-09-08)
  • MSCI大动作!新纳入33只!“盲盒第一股”入场 富临精工、滴滴ADR遭剔除 (2022-05-13)
  • 厦门A股上市公司2021年“成绩单”出炉 63家上市厦企总营收破2万亿 (2022-05-05)
  • 密集释放利好!一大波公司发布回购、增持计划 (2022-05-05)
  • 沪市主板公司2021年实现净利润4.04万亿元 近1.48万亿元现金分红创历史新高 (2022-05-03)
  • 这21家公司净利增长翻倍 还有10家出现亏损 (2021-08-02)
  • 6月16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 (2020-06-17)
  • 639家公司预告年报业绩 预喜比例超半数 (2020-01-08)
  • 国务院宣布:219个国家级开发区建设主体可IPO上市!2.8万亿券商迎大利好 (2019-05-30)
  • 东方金钰拟卖盘脱困 中国蓝田接盘16年后回归A股 (2019-02-06)
  • 2018年97家中央企业及下属上市公司最全名单 (2018-11-20)
  • 区块链疫苗带火易联众 股票三涨停引监管关注 (2018-07-27)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消费升级助推零售业增长

    2007-05-18 09:03




      □记者 陈健健            

      今年一季度,零售业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同比增长七成多。多名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国内消费环境继续看好,零售业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零售业上市公司整体业绩仍将上行;今年扩张与并购仍是零售业主题之一,而随着竞争的加剧,能否在规模扩张的同时保持效益的增长将成为零售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业绩增长好于预期

      华泰证券研究员董宏宇对记者表示,零售业今年上半年业绩的增长将好于预期。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4月份,我国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860亿元,同比增长15.1%,消费稳步增强态势明显。有专家表示,我国经济连续四年10%以上的增速使居民消费信心得到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健全以及工资水平提高的预期也带动消费的增长。另外,资本市场繁荣产生的财富效应也对刺激消费产生了正效应。

      国泰君安研究员徐晓芳也持有同样观点。他预计,2007年整个零售行业仍将保持较高的销售增长,零售类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也会有相应幅度的增长。

      统计显示,零售业今年第一季度的业绩增长不俗。根据Wind资讯的统计数据,零售业今年1-3月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0.0779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59.63%。

      今年一季度,零售业上市公司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23.26亿元,同比增长22.57%;实现主营业务利润70.73亿元,同比增长超过三成;完成净利润16.44亿元,同比增长75.86%;行业毛利率达到14.34%,提高了1.35个百分点。

      从2006年第一季度至今,零售业每季度的主营业务收入环比增速一直保持增长态势。其中,2007年第一季度的环比增长率为6.93%。

      董宏宇表示,从今年一季度的情况来看,零售业稳步增长的基础尚未改变,未来一段时期行业仍将良好增长。

      内生型增长值得关注

      规模扩张在零售业内一直被祭为竞争的法宝之一。不过,随着近来不少急于扩张的零售企业遭遇扩张寒流,不少业内人士表示,零售企业有必要重新考虑做大还是做强的问题,相比单纯的规模扩张,强调内生型增长更加长远和健康。

      就超市和百货业相比而言,由于超市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其经营模式也易于被复制,外资大举入侵的领域主要集中在连锁超市方面,连锁超市的竞争激烈程度因此要远高于百货业,而连锁超市的扩张势头相比百货业也更为迅猛。

      不过连锁超市的扩张势头近来遭遇不少寒流。世纪联华关闭了石家庄、沈阳和广州的一些门店;天津家世界集团在扩张的资金链出现问题后,相继出售了其家居连锁和部分超市,在今年3月份又将其家世界超市整体出售给了华润集团,退出了超市零售业……

      相比硝烟弥漫的连锁超市,百货业的竞争相对缓和很多。徐晓芳指出,未来几年,仍看好百货行业发展潜力,居民收入增长带动消费升级是促进现阶段零售轮转花落百货行业的主要原因。不过,也有专家指出,由于百货业对于资本起点、文化融合、经营管理方面有更高的要求,企业一旦扩张失败,将付出更高的成本。

      有业内研究人士指出,零售业粗放扩张弊端已经初步显现,内生性增长与稳健扩张将成为业绩支柱。在扩张之争最为激烈的家电连锁业,同为龙头的苏宁电器与国美电器都开始把竞争重点转向单店效益,而不是简单的规模扩张。

      龙头公司继续领跑

      对于强调销售渠道的零售业来说,已经占据优势的龙头企业无疑将继续在竞争中拥有更多的优势地位。

      以苏宁电器(002024)为例。经过2006年的调整,管理改进的效果于2006年四季度开始得到体现,单季的费用率与2005年同期相比出现大幅下降。另外,管理改进还提升了公司的单店效益。2007年一季报显示,公司简单加权单店销售收入达2465万元,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简单加权单位面积收入达6000多万元,同比上升15%。公司预计2007年1-6月份净利润同比增长70%-100%。

      就百货业来讲,王府井无疑为翘楚之一。徐晓芳在报告中指出,王府井成功的连锁百货发展模式促使其盈利能力不断提高,预计2007年、2008年王府井仍然会有较快的盈利增长,主要来自于已有门店的内生增长及对外扩张速度保持稳定。

      而长城证券研究员黄志刚则表示,王府井的品牌优势、全国连锁网络和奥运概念是公司被看好的理由。王府井“在全国性扩张中有明显的品牌优势”,而2008年的奥运会不仅在短期可以给王府井经营业绩带来显著影响,更是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国内百货业第一品牌的地位,发展空间广阔,预计公司业绩也将进一步增长。(中证网)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2,087,886, 栏目计数: 6,161,670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