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近期未股改公司股票走势活跃 未股改公司三大看点 2006-04-16 22:42
股改正大刀阔斧地推进,截至目前,全面股改已推进到第29批公司,沪深两市共有806家公司已经成为G股或准G股,占到A股总数的六成,未股改公司只剩下了四成,且正在以较快的速度减少,未股改公司股票成了股市的“稀缺资源”。观察近几天的盘面可以发现,居于涨幅榜前列的,大多数是那些未经股改的公司股票,未股改股票的连续上涨,正成为当前市场中的“看点”。 【看点之一】 九成公司预约上半年股改 根据上证所、深交所的要求,上市公司在发布2005年年报时,必须拿出启动股改的日程安排。据WIND资讯的统计显示,目前已经发布的800余家上市公司的年报里,明确发布股改预约时间的公司共有74家(扣除年报披露后已启动股改的公司),其中,有32家公司表示将在本月底前启动股改,有21家公司预约在5月份实施股改,还有18家公司的股改日期定在6月份,可以说,这些公司里96%有望在今年上半年进入“准G股”行列,仅有三家公司股改预约时间较晚———*ST烟发预约股改日期为今年7月份,巢东股份为今年9月份,而ST万鸿则预计将在明年1月份进入股改。 此前,管理层为股改设下了“一年左右基本完成”的时限,如果从去年5月起的试点算起,一年期限马上就要到了。记者获悉,近日,上证所已对未股改公司发出催促通知,要求在6月30日前尽可能完成股改任务,这或许就是绝大多数未股改公司公司都抢在6月前搭上股改末班车的原因,否则,就可能被边缘化。 【看点之二】 股改疑难杂症仍未除根 不过,换一个角度考虑,有公司之所以拖到时限将尽才股改,必然有不少难处。据记者了解,这些股改中的疑难杂症主要有以下几类情况: 首先是非流通股股东缺乏股改积极性。原因有多种,可能是上市公司业绩优良,非流通股股东舍不得支付对价;也可能是公司业绩太差,又没有重组方青睐,股改没有意义,如一些ST类股票;还可能是大股东入主时成本较高,股改支付对价将造成其投资亏损。 其次是股权分散。由于非流通股股东比较分散又疏于联络,或意见难以统一,公司难以召集多数非流通股股东提出股改动议。 第三是公司股权结构复杂。由于股权结构复杂,沟通过程和报批手续繁复,迟迟未有进展。 第四是非流通股份被大量质押。股份被质押,导致对价股份无法支付。 第五是公司股票二级市场有强庄驻扎。非流通股股东与庄家难以取得一致,而庄家以其持股比例大往往可以否决公司的股改提案。 而即便是已经提出股改时间表的公司,由于上述种种问题没有根除,能否按时股改也要打上问号。如科学城日前公告,公司曾于2月23日向相关部门提交了股改方案,但经与有关各方充分沟通后,该方案仍存在不能完全符合现行操作细则之处,公司需要重新修订方案,并与有关各方作进一步协商,股改推迟到6月30日前进行。同样,力合股份也未能在其承诺的3月份进入股改程序,非流通股股东的确权问题是阻碍其股改的难题,为此,公司第一、二大股东把启动股改日期延迟到4月30日前。 【看点之三】 二级市场机遇可寻 最近,不少人注意到,未股改公司中,有两成公司二级市场的表现超越了大盘。为此,一些市场人士认为,未股改公司中也存在着投资机会。这主要是因为随着股改的推进,G股和准G股含权多少已经明确,而未股改公司却仍存在含权题材,且数量又越来越少,可以作为一个炒作题材。 不过,市场人士也提醒投资者,投资未股改公司首先要选择基本面较好、大股东实力相对较强的公司,这类公司既具备一定投资价值,其支付对价的能力也相对较强。其次,要投资估值相对较低,未经过大涨的公司,这类公司未来股价蕴涵着较大上升潜力,可谓风险小收益大。而对于基本面极差的公司则应该回避,这类公司很可能因为迟迟不能股改而被市场淘汰。 (记者 华笑丛)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