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
相关文章
  • 超2000元!“龙茅”暴跌 业内人士:生肖酒缺乏炒作动力 (2024-01-11)
  • 10天翻倍!长白山紧急提示风险 (2024-01-11)
  • 造纸行业旺季需求生变 业内预期四季度有望迎来上行拐点 (2022-09-08)
  • MSCI大动作!新纳入33只!“盲盒第一股”入场 富临精工、滴滴ADR遭剔除 (2022-05-13)
  • 厦门A股上市公司2021年“成绩单”出炉 63家上市厦企总营收破2万亿 (2022-05-05)
  • 密集释放利好!一大波公司发布回购、增持计划 (2022-05-05)
  • 沪市主板公司2021年实现净利润4.04万亿元 近1.48万亿元现金分红创历史新高 (2022-05-03)
  • 这21家公司净利增长翻倍 还有10家出现亏损 (2021-08-02)
  • 6月16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 (2020-06-17)
  • 639家公司预告年报业绩 预喜比例超半数 (2020-01-08)
  • 国务院宣布:219个国家级开发区建设主体可IPO上市!2.8万亿券商迎大利好 (2019-05-30)
  • 东方金钰拟卖盘脱困 中国蓝田接盘16年后回归A股 (2019-02-06)
  • 2018年97家中央企业及下属上市公司最全名单 (2018-11-20)
  • 区块链疫苗带火易联众 股票三涨停引监管关注 (2018-07-27)
  •  


    当前位置:晓云财经 >> 公司评估 >> 行业动态

    八大券商剖析中石化系整合 全现金收购无悬念

    2006-02-10 08:07




      动因

      国泰君安侯继雄:近期石化股的疲软为中国石化私有化下属公司提供了短暂的机会。
      海通证券邓勇:中国石化在上市时即承诺要逐步完成对下属公司整合,此次整合是在兑现诺言。
      申银万国黄美龙:国内股改政策的出台,改变了原有整合策略(成熟一家、整合一家)的节奏和步伐。由于子公司几乎不可能进行股改,因此A股子公司的整合就成为必然的选择,而股改是有时间限制的。因此,中国石化整合子公司的时间性非常紧迫,特别是A股上市公司。
      东方证券王晶:中石化在港交所上市之初,曾经承诺对旗下众多上市控股子公司实行私有化整合,以解决同业竞争等系列问题。

      上海石化为什么没入选?

      国泰君安侯继雄:上海石化过高的价格上涨会使其完全私有化的成本过高。
      平安证券杨建标:最可能的原因是中国石化与上海石化H股股东尚未谈妥。
      申银万国黄美龙:上海石化的A股与H股的收购花费应该也在130亿元左右,与此次收购4家公司付出成本相当。他估计,此次没有包括上海石化是担心一次收购规模太大、耗费资金太多,且上海石化股权结构比较复杂所至。
      国信证券陈爱华、邱伟:如果收购上海石化虽然贡献较大,但存在H股,操作难度大,贡献率滞后;而且考虑到现金可用度,同时全部收购可能性较小;而且换股操作较复杂,实行难度大。
      东方证券王晶:所需资金较多且操作相对复杂,另外近阶段上海石化A股,尤其是H股涨幅较大,中石化需要选择合适时机进行操作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收购方式猜想及资金测算

      中信建投杨伟:中石化将采取现金收购而非换股的方式,可能给出的溢价水平在15%左右,收购总计135亿元。
      国泰君安侯继雄:预期扬子、齐鲁的收购价较现价溢价15%,约13元和9.5元;中原油气和石油大明溢价率低,约为11.5和9.5元。
      平安证券杨建标:在收盘价基础上溢价10-15%。
      申银万国黄美龙:现金收购,收购资金在130亿元左右。
      国信证券陈爱华、邱伟:现金收购,收购价格可能在三个月均价的25%和年均价的35%的溢价幅度左右。

      整合的影响

      中信建投杨伟:此次整合较为突然,整合对中石化的影响是中性的。
      国泰君安侯继雄:对四家公司的私有化对中国石化的业绩摊薄作用极其微弱,基本不会影响对中国石化的EPS的判断。同时,现金收购也意味着市场补充了上100亿的资金,改善了市场的资金面,构成利好。
      海通证券邓勇:对四家公司的整合将增厚中国石化的盈利。四家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312.5亿元,其中少数股东收益为10.43亿元,而在中国石化对其整合后,中国石化将享有全部的收益,即获得此前由少数股东享有的部分收益,同时进一步增强石化一体化的产业链。
      申银万国黄美龙:收购4家公司当期估值水平均比较低,不会摊薄中国石化当期盈利。
      国信证券陈爱华、邱伟:进一步收购4家上市公司,约能提高中石化2006年每股收益0.016元。
      东方证券王晶:影响体现在正负两面。按照国内会计准则,收购溢价作为商誉需要摊销,另外,资金压力增加可能增加中国石化的财务费用,这两方面构成负面影响。从流通股股东手中购入权益对业绩形成正面影响。据测算,中石化全部采取现金回购需要摊销的商誉在100亿左右,如果按10年进行,每年的影响较小。综合考虑,影响较为中性偏正面。
      国金证券蔡目荣、刘波:现金溢价收购可能会成为流通股无风险套利的投资机会。(袁立波 李为学/证券时报)  
      

    首页|实战基金|科学测市|公司评估|特别视点|西点股校|八面来风|周边市场|经济动态|商品及期货|本站声明
    相关链接: 和讯个人门户|搜狐博客|中金博客|博客之星


    点击验照

    全站计数: 41,963,731, 栏目计数: 6,144,445
    ©2001-2024,沪ICP备05009247号-1, 沪ICP备05009247号